曾育堂
摘 要:组织中的人员流动是现代企业一种非常普遍存在的情况,随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的流失意味着企业浪费了高昂的人力培养成本,并使得企业在持续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施工行业来说尤其明显。论文以身边实际发生的人才流失案例说起,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一、不同类型的辞职情形
钟某,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公司,被安排到新疆独山子项目实习。实习两个星期后提出辞职。理由为离开家乡太远,常年工作在外,流动性大,对新疆当地的恶劣生活条件不能适应,与原来设想的能在桂林工作的愿景不符,同时家人也不想让他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工作,决定辞职。
王某,参加工作三年后,成为项目部部门负责人。女朋友无固定工作,跟随到项目部,在项目部临时聘用为社会化用工人员,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王某开始考虑个人婚姻问题,了解到在中西部城市的同样岗位新酬标准较公司要高,且相对稳定,不需东奔西跑,不用顾虑两地分居问题,遂提出辞职。
谢某,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为惠州项目专业技术骨干。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驻留时间比较长,能接触外界的各种机遇和信息。同时对公司连续上班工作制,无休息时间,加班工资不能体现的新酬制度不满,决定辞职,现在深圳与人合伙开公司,自己当老板。
陈某,项目经理,在多个重点项目担任过关键职务。为谋求个人更好发展,跳槽到一家上游设计单位,收入水平和个人职业空间都有提升。
廖某,技术工人,参加工作两年后公司安排到国外项目工作,回国后經济条件改善,心眼变高,也开始有想法,家人在外面有自己的关系和门道,可以自己去做生意。最后以其他的理由(公司不能安排到管理岗位)辞职。
邹某,技术工人,参加工作时间较长,技术稳定。因常年在外,不能照顾家属和小孩,家庭矛盾严重,妻子闹离婚,经常为家庭的烦心事影响工作情绪,心里不能承受,为顾及家庭,提出辞职。
二、从员工的离职原因归纳分析
1、施工企业的特殊工作性质,成为员工辞职的主要诱因
所在为石油化工施工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为项目部施工模式,周期短,流动性大,工作地点不固定,大多的工作地点生活条件恶劣,周边环境差;在施工高峰期,往往因为赶工期进度原因,需要连续上班,甚至连续加点,工作强度较大,一个月内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让一些员工不能适应,如果碰到更舒适的岗位,宁可牺牲点收入,也要辞职跳槽。
2、薪酬制度不合理,不能体现职工的实际付出
薪酬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大部分员工的离职也是因为薪酬,实际上,公司职工的收入水平在同行业中也属中等,但相比以前公司职工的收入水平,公司的薪酬优势其实一直在降低。随着物价上涨压力和生活成本增加,现代人的经济压力逐年增大。工作条件艰苦,时间长等额外付出,其实都能通过增加的收入来补偿,以稳定员工心理,但是当前处于建设施工行业的微利时代,公司也无法更大范围的调整加班费、加点工资等薪酬制度,这个是公司体制层次的原因,短期内无法改观。
3、成长和升迁的机会空间,个人的期望
当代年轻人有些带有浮躁性,对工作有更高的期望。一些有职业规划和理想的员工,也更看中工作的发展机会和自身的价值体现,而不是工资和工作环境。另外,一些特殊事件,有容易引发员工的辞职。
4、家庭原因,包括亲属的要求和期望
公司的特殊工作性质,要求职工家属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和亲情代价,包括夫妻两地分居,小孩培养的亲情缺失,和对年老父母的赡养失责等。如果家属在这方面不能充分理解,就容易“后院起火”,让职工不能兼顾,严重影响上班情绪。
5、个人的其他因素
包括各种个人想法,和各种偶然因素等。在这些离职原因里面,可能有的原因会重复交叉,数量越多,越增加个人辞职的概率。在前文列举的例子里,有些职工就是因为数项原因纠结一起,最终促使提出辞职的。
三、正确认识人才流失现象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员工的离职并不可怕,保持公司必要的流动是正常的,合适的离职率也可以使公司持续更换新鲜的血液,不断进步,只要不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在留用成本和企业效益博弈之间,公司也是赢家。在公司里,需要担心的是想留的员工没有留住,不想留的员工赖着不走,比如有些员工,个性执着,注定是留不住的,公司再努力也无法提供他们广阔的平台,这样的情况不如顺利放走,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公司今后的脉路和声望也有好处;而有些职工,在班组组合里排名垫底,在实际使用过程也口碑很差,谁也不想任用,却因为人情或关系、面子等因素一直耗在公司,进而影响到公司制度的严肃性和职工不满意度。
四、针对公司员工辞职的原因分析及归纳,公司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1、人员录用前和离职时的面谈很重要。在对员工进行招录前,应该详细告知公司的性质、企业文化、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公司的管理模式等,提前了解公司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条件是否与个人的预期相符合,同时详细了解员工的素质、动机期望、价值观和家庭环境等,以此进行员工甄别,并让员工在进入公司前有充分的理解和心理准备,避免进入公司后才发现不适应而出现巨大心理落差,导致辞职。
离职前也应该进行面谈,看有无挽回和说服的可能性(对于适合公司的人员),另外也可以了解其辞职原因,作为今后的应对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做出可能的改善。
2、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的认同,塑造共同价值观和立场的理念;这点难度比较大,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文化的树立也不是一朝一昔的事,并存在体制上的阻碍,比如公司现行三种用工形式的差别,就轻而易举的让不同性质的用工人员产生认同差异,很难糅合成一个有统一立场和价值观的整体。
3、在薪酬因素上,现行工资体系不能满足员工对于加班加点工资的心理落差,公司的休假制度和待命制度,也让职工觉得遥远,不贴切职工实际需求。其实从人性化的角度,虽然项目部无法安排固定休息,但要求一个月内全部上满勤,并不切实,也不可能。
4、项目部在施工高峰期,都有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要求加班加点连续作业,其实班组对于加点工作已比较麻木,效率出不来,主要是耗时间,当听到要加班后,有的反应是,手头明明有活,原来能赶出来的,就放一放,留着在加点工作时间来做,付出的额外劳动时间和工作成绩并不对等,也容易造成职工的疲态和反感。建议在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时,换成另外的形式,比如以工作项目为主,以干完某一项工作为要求,干完就可以休息,甚至提前下班也行,需要限时完成的,连续作业也要服从,但事后能够得到补偿休息。从考虑职工身体承受和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安排工作,这也是今后劳动管理的一个方向。
5、在公司创造更多的职位升迁和晋级机会,提供发展空间,体现个人差异,多创造破格或超常规员工任用晋级的机会,让有个人价值实现要求的员工看到更多的动力和希望。
6、增加项目部福利,多开展旅游、联谊、生日庆典等活动,开展性质多样的业余活动,如职工书屋,体育训练等,丰富一线职工生活,从职工的身心恢复、调养情绪等方面考虑,利用一线工地在全国各地施工的地缘优势,开展旅游活动,增强对公司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培养集体意识。
7、照顾家庭的亲情要求,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也可灵活处理休假制度。
8、对于年轻职工的家属或个人问题,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放开社会化用工在项目部的使用,在项目部有用人需求时,照顾性的为其创造工作机会,解决职工的两地分居和个人情感问题。
留住公司适合员工,避免人才流失的工作,需要所有人事劳资人员用心去努力钻研,保留有效的沟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马炜,才其花. 浅析新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2017,(18):154-155.
[2]张康,卢新宇. 黑龙江省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5):480-4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