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语料库“终于”的偏误分析

2017-12-20 21:13李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偏误

摘 要:“终于”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使用频率很高。在实际运用中,留学生使用“终于”一词出现了较多的偏误。尽管目前关于“终于”的本体研究较多,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终于”的研究不充分。本文基于HSK动态语料库,对“终于”这一语气副词进行分析,讨论出现偏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偏误的方法,希望能对“终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终于 HSK 偏误

一、引言

语气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很多。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终于”是乙级词汇,在《汉语水平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终于”也是乙级词。在最新的HSK大纲中,“终于”是三级词汇。也就是说在各个分类标准中,“终于”属于比较基础的词汇,在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HSK三级要求考生能够利用汉语完成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基本交际任务,因此教学“终于”这个时间副词的途经之一便是通过对“终于”的偏误分析,探寻比较有效的策略。

通过检索语料库研究偏误,是目前研究偏误的常用手段。HSK动态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写作部分的答卷语料库,收集了1992~2005年的部分外国考生的作文答卷。语料库1.1版,语料总数达到11569篇,共计425万字。在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检索到“终于”所有的用例392例,偏误用例55例。本文对这些偏误用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希望留学生能更加准确的掌握“终于”的用法。

二、副词“终于”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副词“终于”的意义和用法分为两大类进行过讨论,如吕叔湘(1999),王奎泉(1999),邹邵华(2008),王美华、叶壬华(2008),尹银珠(2013),皇甫素飞、郭筱旭(2014)。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终于”的用法做进一步的梳理。

(一)“终于”的语言本体研究

“终于”一词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在现代汉语中,学者对“终于”一词做了深入的本体研究。

关于“终于”的句法搭配研究。王美华、叶壬华(2008)考察多个文件资料推断“‘终于在魏晋时期开始作时间副词,唐宋元明时期其时间副词用法逐渐成熟;进入清代后,“终于”除了用作时间副词外,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吕叔湘(1999)认为:“终于”在现代汉语语法上的格式为(1)终于+动。“终于”后至少有两个音节。如,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几经周折,终于真相大白。(2)终于+形。限于表示状态变化的形容词,例如,天色终于暗下来了。王奎泉(1999)认为“终于”是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表修饰、强调作用。本文在考察留学生的偏误之后认为,“终于”后不能接未然的事情,只能修饰已经发生的事情。

关于“终于”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终于”解释为:“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为:“[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王奎泉(1999)认为“终于”说明事物经过一定发展过程而出现的结果,有“到尽头”“最终”的意思。

邹韶华(1999)考察大量语料后认为“终于”的感情色彩原本是中性的,现代汉语中基本上用于积极意义。王奎泉(1999)认为“终于”一般用于书面语,“到底”多用于口语,用在词句里表示深究,用在非疑问句中表示强调或肯定,相当于“毕竟”。易正中、王立杰认为“终于”的语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或等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来之不易。2.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或等待仍然以失败告终,未得到想要的结果,例如“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我这希望终于成了泡影。”3.表示事情的最后结局,例如:他那单薄的身影,渐渐地远去,终于被一团浓黑的树荫所吞没。”笔者认为,“终于”表示长时间出现了某种令人期待的结果,表示积极意义。关于易正中、王立杰的观点,本文认为,这种情况在“终于”用于文学作品中相对多一些。

“终于”的本体研究,在语义和句法方面研究较为充分,这些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终于”在第二语言领域的研究

对于“终于”这个词,目前在第二语言领域专门的研究尚不充分。尹银珠(2013)简要地阐释了留学生对“终于”的语义偏误,认为“终于”这个语气副词的意义是“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表示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最终发生了,表现自己的一种主观结论。

皇甫素飞、郭筱旭(2014)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的语料进行分析后,考察了留学生在使用表过去类时间副词“曾经”“终于”“从来”“向来”和“一向”等所产生的偏误。经过统计,将它们的偏误归纳为误用、乱序、赘余以及遗漏四类针对性地提出对比分析、练习的教学措施。

三、“终于”偏误的分类

根据HSK动态语料库中关于“终于”55例偏误。本文将“终于”偏误分成遗漏、误加,替代,错序。

(一)遗漏

(1)以往我常会为自己选择不当、选择错误而伤心、失望,但在母亲的影响下我终于{CC2终}从深渊中勇敢爬起,重振希望。

(2)不过经过了数月的相处,我们终于团结了。

这类偏误比较少,只存在两例,一个是只用了“终”,一个是改用终于没有使用。吕叔湘认为“终于”义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例(1)中,我期待能够从失败中走出来,经历了母亲的影响让我从困难中走出来,所以需要用终于,“终”后面不能跟句子。例(2)也是需要加上“终于”表示期盼的团结这一结果经历长时间实现了。

(二)误加

(3)考不上大學,我{CD终于}{CJ-sy感到}失意和{CC而}挫折了

(4)可是,{CD终于}我也有{CC得}了一些麻烦。endprint

这类偏误有四例,也就是不该用“终于”的时候用了“终于”。例(3)失意与挫折并不是自己期盼的结果,不能用“终于”。例(4)同例(3)的情况一样。

(三)替代

“替代”是最多的一类偏误,替代共48例,占全部错误用例的87%。表现为“终于”和一些近义词的混用,最多的两个词语是“终于”和“最终”的替代,其次是“最后”。这些替代用例显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没有掌握“终于”的语义语用。

(5)亲戚们很羡慕,最终{CC终于}[F于]引来一名亲戚对父亲布下{CC进[F进]行}陷阱行骗[F骗]。

(6)这看来很难实现,但是他们相信,如果认真{CD和}努力做,他们最终{CC终于}会实现这个计划。

“终于”与“最终”混用。“最终”表示预料期望或肯定要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或者表示事情的末尾。例(5)中,“行骗”不是作者期盼发生的,表示事情最后的结果,可以改成“最终”。例(6)表示对实现计划这件事情有把握必定会发生,且“终于”不能用于未发生的事情,所以需要改成“最终”。还有多个例句不一一赘述。

(7)最后{CC终于}不听第一个和尚的话。

(8)找{CC去}了半天,最后{CC终于}找到的招待所是没有厕所,没有淋浴间的旧宾馆。

“终于”和“最后”混用。例(7)中的“终于”与“最后”混用了。“最后”“终于”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强调最后的结果;不同之处在于“终于”强调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希望得到的结果,“最后”强调动作的先后性,其后的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例(7)结果是中性的,用“最后”;例(8)中的“终于”首先不能作定语,其次“终于”后面的结果“找到的招待所是没有厕所,淋浴间的旧宾馆”也不是想要的。

(四)错序

(9){CC终于}父亲叫醒我说“跟我出去吧”我有点不甘心,但是也没法反抗。

在55例偏误中,只有一例在语料库中处理为错词。不过将“终于”调换顺序变成“父亲终于叫醒我说”也同样成立,本文将其归为错序。

四、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教学建议

(一)偏误产生的原因

语义理解错误造成的偏误是指由于语义理解不清造成的偏误。包括了几种情况:因词义理解有误而用错词;类同的近义词语义混淆出现的错词现象。“终于”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目的。留学生经常因为没有理解这个语义造成了如本文第二部分所列举的偏误。近义词之间语义关系不清楚是语义理解不清造成的偏误原因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如“最终”“最后”“结果”的混用。

句法特征没有掌握,“终于”后面接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至少要有两个音节;“终于”后面的形容词性结构仅限于表示状态变化的形容词性结构。“终于”后接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终于”构成句式“P1终于P2”时,前一分句往往表达经过较长的过程,付出大量的精力的意思,这个长时间的过程在前面已有说明,且在这个时间里有一个期待,只是还未实现。“终于”作为语气副词不能作定语。

没有掌握好语用中的褒贬义。检索《人民日报》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的文章,“终于”的用例共351个,基本上是积极意义(有347个)。因此“终于”后多接表达积极意义的句子词语。在语气上,“终于”通常是强调经过一个过程,某种期望或愿望得以实现,且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但“终于”后面接的结果并不是期待的结局。

(二)教学建议

针对上文分析,对留学生使用“终于”出现的偏误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例如,通过“终于”与“最终、结果、最后、最终”的对比,找出两种语言在翻译句法上的异同。相同部分一般是习得的易点,相异部分一般是习得的难点。如“终于,最终,最后,结果”的英语翻译分别是“finally,finally,end,as result”,“终于”和“最终”的英语翻译是一样的。通过相同相异对比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二是目的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对比,针对HSK动态语料库可以看出由于近义词掌握不清楚引起的偏误数量很大。通过近义词的对比我们可以对“终于”和“终于”的近义词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够区分各个近义词之间的异同。

通过语境教学并加强练习。语境教学既包括前后句语境,也包括句内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情景,在情景中讲练,使二语习得者完成交际任务。要做到在句法搭配、语义功能同步输入和练习。在教学环境下真实的语境往往很有限,教师可采用虚拟语境,并配合重读词语使学生掌握“终于”一词的用法,也可以通过填空、造句、作文等形式多方面考察学生。

五、结语

本文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终于”偏误进行了分类,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重视教学语境,通过语言对比来减少偏误的观点。由于本文基于HSK作文语料库收集的偏误来分析,并未接觸到留学生的言语交际,结果可能不够完善,有待以后进一步的探讨。

附注本文标记情况:

{CC}:错词标记,用于标示错误的词和成语。

{CQ}:缺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应有而没有的词。在缺词之处加此标记,并在{CQ}中CQ的后面填写所缺的词

{CD}:多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不应有而有的词。把多余的词移至{CD}中CD的后面。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尹银珠.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皇甫素飞,郭筱旭.过去类时间副词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4]吴民京.汉语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5]王美华、叶壬华.词“终于”的形成和发展[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李兰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45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偏误
项目制、专家直觉与审计判断偏误纠正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基于HSK语料库韩国留学生副词“才”的偏误分析
不作为偏误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偏误分析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英语国家学生使用汉语副词“也”的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留学生对动宾式离合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