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和阶梯式培养模式的作用

2017-12-20 09:33:24田宏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阶梯式心血管重症

田宏芳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和阶梯式培养模式的作用

田宏芳

目的:总结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和阶梯式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并对其实施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结合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特点将护理岗位职责分为教学、保障、临床3类;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分为N0~N3 4个等级,为不同层级的护士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实施阶梯式培养模式。结果:护理岗位的设置使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条理更加清晰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护理岗位设置和阶梯式培养模式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护理岗位设置;阶梯式培养模式;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3.050

岗位管理也就是将岗位作为管理的对象,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分析、描述、监控、评估[1]。岗位管理工作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与核心,是一个组织管理培训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也逐渐渗透了岗位管理的理念,《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护士管理方式的改革有必要以岗位管理作为切入点[2]。为了更好地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实践护理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在2012年印发了《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3],为医院护理改革工作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但具体的改革方法和举措并没有予以详细的说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护理风险较高、对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地科室,2017年1月我院尝试借鉴先进的护士岗位管理经验[4-5],在该科室建立岗位职责制度,对不同岗位和能力的护理人员实施阶梯式培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7.5±10.4)岁,大专学历12名,本科及以上8名。初级职称17名,中级2名,高级1名。N0级2名,N3级6名,N2级4名,N1级8名。

1.2 方法

1.2.1 岗位设置 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岗位按照工作内容分为3种类型:临床岗位、保障岗位、教学范围。临床岗位进一步划分为3个级别,即主责护士(责任组长)、副责护士、辅助护士;保障岗位分为两种类型,即保障护士、办公室护士;教学岗位需要选拔1名护理人员作为教学组的组长。设置护士等级:N3(责任组长),护师两年以上技术职称,专科护士,护理本科以上学历,专科护理知识扎实,专科技能熟练,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能力。N2: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护理专业以上大专学历。N1:获得护士执照,岗位考核合格,具有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N0(助理护工),具有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未拿执照或岗位考核不合格。岗位设置见图1。

图1 岗位设置情况

1.2.2 岗位职责 对不同级别的护士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安排,白天和夜间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 白天为责任护理:护士和患者全部护理工作的配比为1∶3;重症患者由主责护士负责照看,比例为1∶2;重症但是病情稳定的患者由副责护士负责护理,比例为1∶3;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由辅助护士负责护理,比例为1∶4。夜间为小组护理:小组成员包括主责护士、副责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2名。其中,辅助护士的工作主要是为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服务;副责护士的工作主要是进行病房巡视,遵从医嘱完成护理服务;主责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严密监测并详细记录各项指标体征。教学组长负责带领科室新进的进修护士、轮转护士、实习护士等进行护理培训;办公室护士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传达医嘱、管理病床;保障护士:药品和相关器械的请领与管理。

1.2.3 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实施阶梯式培训(表1) 培训的内容:N0级别的护士,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使其充分明确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流程和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N1级别的护理人员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技巧、重症疾病的判断和护理进行培训;N2级护理人员主要针对特殊的护理服务案例进行讲解,使护理服务人员能够掌握优质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N3级护理人员的培养内容,主要针对各种心血管内科的疑难病症护理及科研方法进行培训。

培训形式:N0主要是在岗位中了解相关知识,安排学习讲座;N1通过教学查房、技能培训的方法获得知识;N2主要接受专科培训;N3需要参加学术活动,参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科研工作。不同级别的护士均需要通过跟班检查和任务牵引的方式接受机能考核,所有考核结果均确保真实。

表1 阶梯式培养内容及模式

2 结 果

2.1 专科护士岗位体系 科室20名护士的分级情况:N0共2名,平均工作年限(1.9±0.4)年;N1共8名,平均工作年限为(4.2±0.3)年;N2共4名,平均工作年限(6.2±0.6)年;N3共6名,平均工作年限(10.5±1.4)年。

2.2 专业素质 在阶梯式培养的模式下,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与之前比较,护士考核平均成绩提高了10%~15%左右,平均分均超过90分,2017年6月考核合格率为100%,2016年6月考核合格率为80%。自2017年1月开展阶梯式培训以来,科室护理人员的荣誉职称人数增加。

2.3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 岗位设置下,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晰。通过分析护理结果可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由于变化较快,主要由N3级别的护理人员负责。进入稳定期的患者,护理工作主要由N2级别的护理人员负责。这种岗位安排有效保证了职责安排的科学性,保证了科室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在这种护理模式之下,心血管内科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8%。

3 讨 论

3.1 岗位管理是促进护理管理的重要举措 当前,护理服务改革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未来阶段内我国护理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医疗卫生单位纷纷尝试开展了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改革,其中有部分经验表明,设置岗位职责有助于确保优质的护理服务。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并没有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能力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分工,有时工作内容与护理人员的实际薪酬并不匹配,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的流失,并且对护理人员缺乏严格的考核,晋升的条件也并不合理。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因此,想要改进护理服务,就要加强对相关因素的重视,建立明确的护理岗位管理机制[1]。我院结合心血管重症科室的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划分为N0~N3 4个级别,并按照岗位职能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临床、保障、教学3种不同的岗位。

3.2 阶梯式培养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以前,科室的岗位职责并不明确,很多护士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分不清晰,甚至对自己的护士执业生涯缺乏考量和规划,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水平的提升与进步。通过阶梯式培养,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护士能够得到专业的护理培训,并且每一个阶段的培训都是循序渐进的,与护理人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相关,培训的深度和模式也随之变化和改进。这使得每个级别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扎实的学会自己所必须的护理技能,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

3.3 阶梯式培养使护士绩效管理更加科学 在护士管理中,绩效管理是否科学决定着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程度、负责程度,也影响着整个团队的核心凝聚力。根据绩效的结果为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认可和奖励,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良好肯定[6]。岗位管理能够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的流程,强化护理工作质量的考评,从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有助于团队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7]。在岗位管理的模式下为科室护理人员展开阶梯式培养,能够为不同能力的护士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指导,促使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综上所述,心血管重症科室进行岗位设置并实施阶梯式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促使科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和提升,未来阶段内若加以科学化、精细化的改进,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 赵迎新,周玉杰,许晓晗,等.阶梯式培养方法在心血管疾病介入医师培训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2012,7(10):1326-1327.

[2] 高文汇,王若琦,张晓丹,等.4P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7):1040-1041.

[3] 于 萍,杨春花,李芝璇,等.浅谈临床心血管护理与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J].特别健康,2017(15):184.

[4] 徐淑梅.护理人员岗位设置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172.

[5] 李 娜,郭俊艳.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及阶梯式培养模式的建立[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2):59-61.

[6] 刘力戈,郑志红,潘丽恩,等.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标准化培养的探讨与实践[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156-158.

[7] 吴秀花.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6):70-71.

416000 吉首市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血管二科

田宏芳: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7-08-03)

(本文编辑 陈景景)

猜你喜欢
阶梯式心血管重症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44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