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

2017-12-20 09:34:50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全责同室母乳喂养

郭 梅

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

郭 梅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1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哺育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技能、病房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哺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母婴同室病房护理质量,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缩短母乳建立时间,促进母乳喂养率与护理满意度提升。

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3.029

母婴同室指的是婴儿与母亲24 h处于同一病房中,母亲及其家属在护士指导下照顾婴儿。婴儿实施医疗或其他操作时与母亲每天分离时间小于1 h。母婴同室有利于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增强婴儿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且对婴儿哺育具有积极影响[1]。但母婴同室实施常规护理易发生窒息、烫伤等危险事件,对婴儿及产妇生命构成威胁。层级权责护理管理模式即组织结构与工作内容由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组成,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全责护士的核心作用。相关研究指出,层级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基础质量与患者满意度[2]。临床有关母婴同室病房中应用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较少,我院母婴同室病房采用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1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1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29.15±1.54)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38例,剖宫产74例;婴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9.41±0.39)分。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8.64±1.38)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41例,剖宫产75例;婴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9.35±0.42)分。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足月。(2)婴儿体重>3500 g。(3)身体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4)家属均知晓本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早产儿。(2)产妇为异位妊娠。(3)产妇合并传染病或妊娠高危病。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即保持母婴同室病房干净、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播放轻缓音乐缓解产妇情绪;与产妇沟通交流,缓解负性情绪;指导产妇进食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可溶性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指导产妇遵循医嘱用药,教会产妇喂奶方法等。观察组产妇采用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建立层级全责护理管理小组 病区按照1∶0.2床护比配备护士,每组有3名护士,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与助理护士。

1.2.2 选取原则与职责划分。全责护士需具备护士注册证书,具备大专及以下学历的还需具备护士职称或护龄超过5年,具备本科学历的护龄至少3年;同时,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考核评分需超过90分,考核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具体为基础护理操作熟练程度、专科护理技能、常用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及制定护理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主要负责母婴整体护理,检查护理质量,依据护理缺陷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培训本组成员护理及专科知识;初级责任护士需为注册护士,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在80分岁以上,1年以上护龄;主要负责婴儿沐浴、游泳,筛查有潜在疾病的婴儿,抚触婴儿;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其活动;与产妇加强沟通,以防产后抑郁;指导助理护士,查看病房情况;助理护士需为正规院校护理专业毕业尚未取得护士注册证书,主要负责协助全责护士与初级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如清洁病房卫生,指导产妇保持营养均衡,协助产妇如厕等。

1.2.3 排班制度与考核制度 分3个班次,早班为8∶00~16∶00,中班为16∶00~24∶00,晚班为次日0∶00~8∶00,全责护士全面负责,助理护士实行24 h负责制;制定操作规范,每个月举行1次层级护士会议,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定期对层级护士进行培训,并根据岗位职责与分工定期考核。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母婴同时病房护理质量评定量表”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技能、病房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优。(2)采用我院自制的“哺乳知识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产妇哺乳知识掌握程度,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哺乳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观察两组婴儿母乳喂养建立时间,即婴儿出生后第一次自主吸取乳汁所用时间;记录母乳喂养成功率。(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依据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2.2 两组产妇哺育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哺育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比较

注:1)为t’值,2)为χ2值

2.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表3)

表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母婴同室为家属参与式开放性护理,改变以往母婴分离、封闭集中的护理模式,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但参与护理的婴儿家属多数缺少抚育知识,婴儿呼吸道窄细,喂奶喂水时极易导致婴儿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相关研究表明[3],中午与夜间产妇及其家属通常处于疲劳状态,此期间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最大。另有研究指出[4],母婴同室护理仍然存在母乳喂养率下降、婴儿窒息及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问题。此外,母乳喂养作为衡量产妇及新生儿保健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愈加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避免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士职称、学历、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按照综合能力确定层次考核程序公正、结果公平、竞争有序,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5]。这与王艳君[6]研究将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使产妇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一致。

相关研究表明[7],医院护士缺编问题严重,护士主要忙于大量治疗操作,与患者交流较少,导致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交由实习生或家属完成,使得护理风险上升,护理质量下降。因此,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依据护士综合能力分为全责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与助理护士,全责护士主要负责母婴整体护理,检查护理质量,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新生儿基础护理,产妇产后护理等,助理护士则主要协助上级护理进行基础护理工作,3个层级护士之间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分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提高病房管理能力[8]。层级全责护理中实施3个班次倒换值班制度,有利于减轻护士压力,从而改善其服务态度。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技能与沟通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技能、病房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层级权责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病房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相关研究对产妇及其家属做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产妇及其家属有关哺育知识掌握较少,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角色适应能力低,需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知识宣教。但临床有关母婴专项护理较少,健康教育时间较短,护理服务并不能满足产妇及其家属需要[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哺乳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建立时间短,而母乳喂养率高。探究其原因在于,层级全责护理关注母乳喂养护理,并对产妇进行专门母乳喂养指导,有利于提高产妇哺育知识掌握水平。产妇及其家属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大部分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泌乳,缩短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10]。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使护士岗位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护士发挥自身才能,使母婴享受优质个性化服务。不同层级护士对同一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全面了解母婴生理、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母婴同室产妇对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母婴同室病房护理质量,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并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吴芳芳,余 瑛,蒋 燕.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43-145.

[2] 朱 娜,马 洪,詹旭蕾.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71-72.

[3] Suresh S,Sharma KK,Saksena M,et al.Predictors of breastfeeding problems in the first postnatal week and its effect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at six months:experience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Northern India[J].Indian J Public Health,2014,58(4):270-273.

[4] 陈红玲,许丽华,刘 芳.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049-6050.

[5] 吴娅琴,吴 琴,杨 芳.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6,44(1):133-136.

[6] 王艳君.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5):123-124.

[7] 喻诚华,薛小红.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9):140-142.

[8] 李信群,黄 群,杨名洁,等.护士3个层次结构管理对产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70-73.

[9] 吴 瑕,袁 玲,李凌虹.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3):210-212.

[10] 李 璟,马 骥,郑妮娜,等.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3):5954-5956.

[11] 安桂玲,徐 艳,任 波,等.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939-942.

[12] Ekwochi U,Ndu IK,Nwokoye IC,et al.Patter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newborns admitted into the sick and special care baby unit of Enugu Stat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Enugu state[J].Niger J Clin Pract,2014,17(3):346-351.

Applicationoffullresponsibilitygradationnursingmanagementpatternindirectrooming-in

GUOMei

(X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Xuzhou 22100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ull responsibility grad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pattern in direct rooming-in. Methods: A total of 212 lying-in wom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A total of 216 lying-in wom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full responsibility grad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patter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stery degree of nursing knowledge, building time of breast-feeding, breast-feeding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four ite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nursing skills, ward management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s towards lying-in women(P<0.05); the score of mastery degree of breast-feeding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uilding time of breast-f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reast-feeding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full responsibility grad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patter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of direct rooming-in, and enhance cognitive level of breastfeeding, shorten building time of breast-feeding and promote upgrading of breast-feeding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Full responsibility grad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pattern; Direct rooming-in ; Breast-feeding rate; Nursing satisfaction

221009 徐州市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郭梅: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2017-08-23)

(本文编辑 刘学英)

猜你喜欢
全责同室母乳喂养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错锯患者腿 医院担全责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48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3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4
不当“大爷”
特别文摘(2016年10期)2016-05-26 18:59:43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59
The Looney Bin疯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