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
——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

2017-12-20 09:21邵云飞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共性螺旋

刘 宇,康 健,邵云飞

(1.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
——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

刘 宇1,2,康 健1,邵云飞2

(1.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地剖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和动力将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为框架,解构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分析了三螺旋各阶段的动力因素,探讨了三螺旋不同阶段各协同主体的协作规律及资源利用状况,绘制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分析,以期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

三螺旋模型;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生物医药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Gregory Tassey认为,可以将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三大类。其中,共性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和基础技术平台之上,具有潜在市场应用价值的一类阶段性技术或产品。共性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后可广泛应用于诸多产业领域,能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技术结构中起着桥梁作用的共性技术创新对于拓展区域创新能力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探究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有效结构和动力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知识经济和创新管理的理论见解和定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三螺旋模型因其新颖的见解和计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动力学和管理创新研究之中,发展成为能够有效测量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方法[2-5],并产出了大量在创新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自从Gregory Tassey率先提出“共性技术”这一概念[6],关于它的研究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学者们揭示了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吴建南、李怀祖指出,政府对技术的支持应主要针对产业的共性技术[7]。共性技术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投入来完成[8],李纪珍等也持类似观点[9-11]。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设方面,周素芬主张建立非营利性组织平台,实现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盟组织优化[12];石忠国探讨了基于接力创新特性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运行模式[13];樊霞认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14];周国林认为政府应当做好规划和引导,促进各经济主体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有效需求[15];徐涵蕾认为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适当干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16]。

创新管理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以协同创新为主流的研究趋势,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协同创新动力方面,张力认为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关键动力[17];饶燕婷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来鼓励和推动协同创新[18];周正等认为协同创新动力是内外因素共同的作用[19];原毅军等认为协同创新中的各方信任、合理分配等内部变量是保持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动力要素[20];林伟连强调合作管理对于协同创新的动力作用[21];夏红云认为目前协同创新的主要支撑动力是政策、技术和资金[22]。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关于三螺旋模型、产业共性技术和协同创新的研究产出了大量有益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三螺旋模型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与协同创新理论的结合更成为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趋势,但是三螺旋模型与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合还鲜有报道;②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路径,更没有揭示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创新路径中各要素集合的空间结构特征;③学者们虽然对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将动力要素与协同创新空间结构相结合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空间和动力两个视角切入,系统性地探索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机制。

2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结构分析

2.1 理论依据——三螺旋模型

为了弥补上述文献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方面的缺陷,本文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结构。Henry Etzkowitz 和Loet Leydesdorff提出的三螺旋模型[23]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通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和制度设计等,以加强三者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实现科技资源运用效率与效能的提高[24]。在三螺旋模型中,大学是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基地,产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并成为创新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产业是产业活动的场所,主要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政府则主要通过立法和政策供给等手段调节和维护创新市场上协同创新关系契约,从而保证三螺旋模型稳定的相互作用和对等交换关系。三螺旋模型是一种动态研究环境下的非稳态系统,它涵盖了要素相互作用体系下的三种实体或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能够很好地体现协同创新,为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工具。

2.2 结构要素分析

产业共性技术是关乎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或通用技术,其研发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单凭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一般难以完成共性技术(尤其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25],同时,共性技术的特征,特别是外部性强的特点也决定着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与一般协同创新具有区别。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需要更强更有效的协同制度安排,需要更有效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机制。因此,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与一般协同创新也具有差别。为了揭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根据任太增提出的分类[26],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从协同主体、内部支撑平台和外部资源对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进行结构要素分析。

(1)协同主体。三螺旋模型强调,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三者在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的地位趋于等同。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构成的主体在整个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通过直接的创新行为影响整体创新水平。本研究探讨的三螺旋结构是政府、产业中的企业(下文称企业)、科研院校(本研究将科研院所和大学合并称为科研院校)三者的协同。

政府是重要的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主体,政府的职能在于宏观感知和调控、搭建基础设施、实现政策法规供给、营造协同环境以及设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项,等等。

企业是一个导向性创新主体,它对协同创新系统提出需求,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向导者,系统里的一切创新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企业技术发展需要。企业也参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成果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发挥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地位的优势。

科研院校是产业共性技术重要的创新源,对协同创新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科研院校通过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与区域建立紧密联系,突破行业和地域限制,融入区域的产业发展中,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为协同创新提供创新人才,发挥科技成果的生产功能和产业化功能。一方面,高等院校培养的大量创新人才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众多的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转化直接作用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2)内部支撑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内部支撑平台由五个子平台组成,即硬件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服务平台。硬件共享平台主要通过科研条件市场和开放型公共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科学仪器研发和升级改造、科学仪器技术咨询、分析测试人员培训等,增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性,克服日益盛行的技术壁垒。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提供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文献资源服务,建立高速数据交换中心和科技资源管理平台,形成科技数据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科技文献信息在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有效共享。技术标准平台通过建立优势特色产业、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有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确保产业共性技术能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开展创新和流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又包含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孵化-转化-产业化”整个环节形成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法制化的有序链条。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则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内部和产业间转移和推广提供渠道,促进全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

(3)外部资源。政策法规、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创新经费、物质资源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外部资源。其中,政策法规和创新文化共同构成该协同创新的外部软环境。就政策法规而言,由于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的突破能加快一个甚至多个产业的技术升级步伐,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上,通过专项计划、资助协作研究组织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协同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增加创新供给,纠正市场失灵。就创新文化而言,不同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会按照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进行生产活动,相互之间产生一定的关联,并形成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间接影响协同创新内的各创新主体、人员的创新热情以及相互信任、协作关系。就人力资源而言,高层次专业人才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之根本,包括政府部门的协调引导人才、科研院校和企业中现有的技术人才以及在协同创新中接受培育的输出人才,他们是协同创新的直接参与者。就创新经费而言,它包括政府经费和金融资本两大部分,政府设置的专项项目经费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诱导资本,体现了政府引导、激励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职能。金融资本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财力资源保证,是基于市场愿景的金融投资。物资资源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结构的物质载体和场所,包括政府主导营造的基础设施、科研院校的学研用合作部门和隶属企业、企业的R&D部门和研发工程部门等。

2.3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立体空间结构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空间结构,由产业共性技术需求为始,产业共性技术产出为终,并由协同主体、内部支撑平台和外部资源三大要素组成。以内部支撑平台为核心和顶端,协同主体为基座,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形成金字塔式的立体空间结构,来自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各种资源在这里汇聚、整合,是金字塔立体空间结构的有机组成,各类资源通过内部支撑平台实现有效配置。其中,协同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处于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内部的是支撑平台,由硬件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共同构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外部资源则包括政策法规、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创新经费和物质资源。协同主体、内部支撑平台和外部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动态影响、螺旋演进,其立体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立体空间结构

为了实现系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出目标,各层级都有其确定的位置,并相互支撑。拥有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的企业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源。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以项目运作的方式进行技术研发,与企业一道组成立体空间结构,并汇集各方力量共同完成创新活动。内部支撑平台层和创新主体层通过技术市场进行技术需求的挖掘和技术成果的扩散,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支撑与协助的关系。政策法规、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创新经费、物质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等共同构成外部资源,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外部保障。

3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动力分析

3.1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螺旋演进

与传统线性创新演进不同,三螺旋模型视角下,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是一个螺旋演进的路径。通过一定的创新主体间的结构安排和制度体系设计,三者之间的创新资源和信息实现分享沟通,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立体空间结构中,可以明显看出协同创新螺旋演进呈现出三大阶段: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的产生和表达是三螺旋演进的诞生,协同主体之间的动态交迭是三螺旋演进的推进,产业共性技术的产出是一次三螺旋演进的结束,也可以延续成新一轮螺旋演进。

本研究认为,需要理清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演进的动力因素,有效引导协同主体间形成稳固的协同关系,进而推动三螺旋发展和演进,并形成新的三螺旋演进,如图2所示。

图2 三螺旋演进结构

首先,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诞生阶段核心动力为产业共性技术合作意图,它决定了三螺旋协同体系的诞生,而协同主体拥有协作意图则是协同关系的起点。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决定合作意图,长期性需求包括协同的发展战略转型、对重大创新机遇的把握以及战略性创新资源的获取等,短期性需求主要是协同主体为了缩短共性技术创新所需时间、分担创新费用和风险等而产生的需求。其次,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推进阶段的核心动力是协同主体的信任与沟通。协同体系的良性螺旋得益于协同主体间的关系磨合以及协同关系的深化。一方面,协同主体通过评估螺旋过程中产业共性技术对自我发展、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影响,由此产生相互试探和摸底,并形成一定的信任模式,使协同体系趋于稳固;另一方面,协同主体间逐步形成的信任模式有助于成员的协同、共同攻坚,特别是对于产业共性技术这一特殊创新对象而言,更加需要产业内不同企业间的协同攻坚,从而促进协同关系的深化和协同效率的提升。最后,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束或延续阶段的关键动力是创新目标的达成和关系维护。协同创新进入到最后阶段,各主体将根据谈判契约所规定的成果目标是否达成,从而决定协同关系的结束或延续。在这一阶段,协同主体一方面要对产出的共性技术进行鉴定,从而判断项目是否达到完结的程度,另一方面,协同主体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后续成效的评估来判断协作关系是否具有继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共性技术三螺旋协同创新关系的延续将减少再创新成本,需要政府引导和协调,形成稳固的一次螺旋,促成再螺旋。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协同主体的协作意图、信任与沟通以及创新目标的达成是协同创新关系形成的基础,是推动螺旋演进的关键动力因素,是三螺旋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

3.2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模型

基于前文分析,本研究将已绘制出的立体空间结构与三螺旋动力要素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模型(见图3)。本文构建的动力模型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螺旋演进的路径、动力因素和立体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揭示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要素、要因、路径方向,同时,该动力模型还反映了螺旋演进各阶段外部资源的作用规律。

4 成都、德阳和绵阳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比较

成德绵(成都、德阳和绵阳)经济圈地处中国西南,主要是指成都—德阳—绵阳一带的一个产业经济发展高峰地带。生物医药是该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三个城市之间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有广泛的交流。最新数据显示,成都、德阳和绵阳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了600亿元、90亿元和100亿元。 总体来讲,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专项政策为载体的政企研互动频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较为健全。德阳和绵阳两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本研究将成德绵三个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情况进行对比,一方面有利于检验本文所构建的协同创新体系在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水平较为成熟和新兴发展地区的应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成德绵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有利于总结成都的成功经验,从而为蓬勃发展的德阳和绵阳提供经验借鉴。因此,本研究选取成德绵三市为分析对象,结合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的立体空间结构,深入分析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协同创新主体、内部支撑平台和外部资源维度的发展情况,通过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现状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同时为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图3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动力模型

表1反映了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情况。整体而言,成都比德阳和绵阳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创新结构。具体表现为成都的生物医药在产业规模、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全方位领先于两市,同时,德阳和绵阳的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程度相近,两市的产值近乎相等也印证了这一点。协同主体方面,成都市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多方位参与、各司其职的协同主体层,而德阳和绵阳两市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的协同度低,没有公开资料显示两市企业参与了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而科研院校本身实力不足,导致两市协同主体层薄弱。内部支撑平台方面,成都市形成了大型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包括硬件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推广等服务子平台;德阳和绵阳两市在支撑平台方面只建立起了科技文献网络平台,绵阳市建立了小规模的硬件共享实验室,平台支撑乏力。外部资源方面,成都市出台了大量的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集聚了丰厚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创新经费资源;德阳和绵阳两市外部资源的突出点只是借助外部平台吸引人才,在政策引导上虽然付出了很大的政治资本,但是在创新文化营造、资源集聚等协同要素的构建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对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现状的梳理和比较发现,德阳和绵阳两市需要在协同主体、内部支撑平台和外部资源等方面加以改进。

表1 成都和拉萨两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和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科技部门、园区管委会网站数据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统计资料整理。

5 结论

本研究结合三螺旋模型,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和动力因素,并以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和产出为主轴,以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为协同主体,整合内部支撑平台,同时引入政策、文化等协同创新外部资源,绘制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金字塔型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构建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模型。

为了验证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本研究所绘制和构建的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清晰展现了成都市在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的经验和方法,为德阳和绵阳两市相关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理论价值方面,本研究描绘和构建的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揭示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不同阶段协同主体及资源的整合规律,创新性地将协同创新体系的静态维度和动态维度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把握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各要素的协作规律,以及静动态维度的相互作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TASSY G.Infra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growth[M]//TEUBAL M,et al.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policy.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

[2]孟卫东,佟林杰.三螺旋视阈下外部资金对高校学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3):30-36.

[3]陈强,刘笑.城市三螺旋创新体系测度——基于上海和东京的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9):17-23.

[4]劳埃特·雷德斯多夫,马丁·迈耶尔,周春彦.三螺旋模式与知识经济[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1-18.

[5]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70-174.

[6]TASSEY G.The economics of R&D policy[M].QuorumBooks,1997.

[7]吴建南,李怀祖.政府在发展基础设施的技术——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中的作用[J].科技导报,1998(12):28-31.

[8]乔治·泰奇,苏竣,柏杰.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清华公共管理译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J].技术经济,2005(9):19-22.

[10]马名杰.发挥政府在共性技术研究中的关键作用[J].国防科技工业,2006(6):46-48.

[11]张晓艳.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6):38-41.

[12]周素芬,周国林,况姗芸.论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的优化与对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91-94.

[13]石忠国,李天柱,银路.生物制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基于生物制药接力创新特性[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3):85-92.

[14]樊霞,陈双丽.产学研合作更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吗——对USPTO中国专利数据的实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

[15]周国林.产业共性技术形成的需求机理与产业共性技术政策[J].云南社会科学,2010(2):102-106.

[16]徐涵蕾,梁植军,边缘.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0).

[17]张力.协同创新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05-06(016).

[18]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19]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27(7):52-56.

[20]原毅军,田宇,孙佳.产学研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4):3-9.

[21]林伟连.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内涵特征与构建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47-51.

[22]夏红云.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6):21-24.

[23]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0,29(2):243-255.

[24]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2):315-320.

[25]薛捷,张振刚.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2):109-112.

[26]任太增.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功能及运行机理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5(2):72-76.

TripleHelixEvolutionandMotiveForceofIndustryGenericTechnologyCollaborativeInnovation——AnExampleofComparingBio-medicalIndustryamongChengdu,DeyangandMianyang

Liu Yu1,2,Kang Jian1,Shao Yunfei2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China)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industries’ rapid development.I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at the structure and motivation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borate innovation is beneficial for promoting industries’ innovation efficiency.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ramework of triple helix pattern,and studies the structure elements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It analyzes the dynamic factors in each stage of triple helix model.It also discusses the cooperation patter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each stage of triple helix.It draws the triple helix model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dynamic factors of industry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borate innovation and puts it into practice by comparing the bio-medical industries amony Chengdu,Deyang and Mianyang.

Triple helix model;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Bio-medical industr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逻辑与联盟认知融合视角下创业企业‘联盟组合’影响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17BGL045)。

2017-03-10

刘宇(1982-),男,四川乐山人,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等。

F260

A

(责任编辑 沈蓉)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共性螺旋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共性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