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荷芳,曾 华,彭效华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刘荷芳,曾 华,彭效华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大理部分县区的200名白族群众作为调查对象,对大理白族霸王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众对白族霸王鞭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传承目的不明确,多数是锻炼身体和消遣娱乐;白族霸王鞭的项目繁多,虽然都在大理,但不同地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传承场所多在家庭、学校、节会地点;传承人数少、性别差异大,女性多于男性,且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
白族;霸王鞭;传承
霸王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在大理的白族中较为盛行,但是千百年来其一直作为当地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收入,无法改变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以至于出现了传承上的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纷纷到沿海发达城市创业、就业,家中只剩下老年人与儿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既要照顾儿童,又要为生活奔波,根本没有闲暇时间从事霸王鞭活动,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更是没有从事霸王鞭活动的氛围,久而久之,霸王鞭活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够被人们想起,致使霸王鞭活动不但失去了传承、发展的机会,而且出现了消亡的趋势。为了能使霸王鞭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不至于消失,并能够发扬光大,对大理白族霸王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认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感觉,通过认知人们可以对该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决定其对该事物的兴趣爱好,在对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意识的调查中得知,认为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很重要的有57人,占调查人数的30%;认为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重要的有61人,占调查人数的32%;认为一般的有55人,占调查人数的29%;认为不重要的有17人,占调查人数的9%。可见,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大理白族霸王鞭的重要性,很多人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民众的传承意识还有待提高。
通过对参与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动力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人中,选择传承技艺的有47人,占总人数的25%,选择锻炼身体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25%,选择消遣娱乐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38%,选择打发时间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12%,因为调查时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年轻人偏多一点,对传承技艺的理解稍微欠缺。总体说来,大家的动力是有的,但都在锻炼身体和消遣娱乐上,对传承技艺的动力还很缺乏,不明确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髓。
态度决定一切,在对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态度的调查中了解到,多数人的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在调查的这190人中,持赞成态度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34%;持理解态度的有59人,占总人数的31%,持相信态度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29%,持怀疑态度的只有10人,占总人数的5%,没有持反对和厌恶态度的。
由于大理白族大多集中在大理自治州,其他地方相对比较分散,且相互之间的交流较少,所以各地白族人民所开展的霸王鞭活动也不尽相同,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它们许多都有着共同或相近之处。
与汉族地区相比,大理白族人民群众喜爱霸王鞭的表演的程度与汉族喜欢体育运动有着很大的差异。由表1可知,白族男性喜爱霸王鞭的数目较多,比例较高,其中对霸王鞭怀有崇拜之情的占到了45.79%,其次是白族女性,对霸王鞭怀有崇拜之情的占到了38.95%。通过比较发现,其他民族人民喜爱霸王鞭的比例较少,崇拜霸王鞭的其他民族男性只占13.16%,其他民族女性仅占9.47%。由此可见,霸王鞭还没有走出本民族发展的小圈子,还没有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由于受当地环境、经济状况及参与霸王鞭的意识等各方面影响,人们参与传承霸王鞭的频率也不一样,每年参加20次以上的只占3.2%,参加11~20次的占12.1%,参加5次以下的占9.5%,大多数人参加的次数为5~10次,占到了总人数的75.3%,由此可见,民族群众参与霸王鞭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霸王鞭不仅可以弘扬白族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并有健身功能,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定期参与霸王鞭可以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水平。通过表2可以看出,人们参与霸王鞭传承的目的各有不同,霸王鞭参与者中以健身加强体格为目的的占45%,加强人际沟通、缓解工作压力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的目的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比例相对较小。由此可见,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大家也意识到,没有身体根本就谈不上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文化。
表1 白族人民群众与其他民族人民群众喜爱霸王鞭的程度调查 百分比/%
传承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从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学校组织、白族内部自发组织4个方面进行调查。选择政府组织的有63人,占总人数的33%;选择民间组织的有57人;占总人数的30%,选择学校组织的有49人,占总人数的26%;选择白族内部自发组织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11%。传承方式主要从师徒、学校、家庭和自学传承4个方面进行,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师徒传承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34%;选择学校传承的有61人,占总人数的32%;选择家庭传承的有42人,占总人数的22%;选择自学传承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12%。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选择家庭传承的有66人,占总人数的35%;选择学校传承的有63人,占总人数的33%;选择节会地点传承的有40人,占总人数的21%;选择民族文化活动室传承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11%,因为民族文化活动室较少,所以选择该项的人数也较少。
表2 参与霸王鞭传承的主要目的 n=190
在被调查的190人中,有60人选择了有专门传承人,130人选择了没有专门传承人,看来传承人还没有全面普及,有些地区还缺少。从传承人性别上来看,选择男性传承人的有57人,选择女性传承人的有133人。由此可见,男女传承人的比例差异较大,女性传承人是男性的2倍多。传承人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小学文化程度,很少有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参与者,据了解凡是文化程度稍高一些的年轻人都常年到东部沿海地区打工,在家里的时间非常少,根本就没有时间接触霸王鞭。并且现在还在传承霸王鞭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已经对霸王鞭失去了兴趣。
4.1 民众对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有30%的人认为很重要,32%的人认为重要;传承目的不明确,选择传承技艺的人只有25%,而多数是锻炼身体和消遣娱乐;在传承态度的调查中,持赞成态度的有34%,持理解态度的有31%,持相信态度的有29%,持怀疑态度的只有5%,大家态度还是端正明确;大理白族霸王鞭还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
4.2 组织形式有政府、民间、学校,分别占33%、30%和26%;以家庭传承的占22%,以师徒传承的占34%,以学校传承的占32%,自学传承的占12%;传承场所多在家庭、学校、节会地点;传承人数少、性别差异大,女性多于男性,且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
[1] 周仕怡.非物质文化遗产“霸王鞭”舞蹈意蕴研究[J].芒种,2013(12).
[2] 刘小钰.甘肃康县原生态民俗表演“霸王鞭”田野调查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4(7).
[3] 张磊.开展校本课程白族霸王鞭的开发和设计——以大理卫生学校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10).
[4] 杨绍勇,孙健.霸王鞭走向竞技项目的初探[J].中华武术:研究,2015,4(4).
G85
A
1674-151X(2017)20-14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0.073
投稿日期:2017-08-18
保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重点课题(16BZ005)。
刘荷芳(1976—),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