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12-19 16:34黄晓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内容素养

黄晓清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作为唯一能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学科,对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方面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地理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素养;存在问题;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41-0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观感,从而对地理环境有一个正确而又客观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理念,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现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育课题。

一、地理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地理素养的培养能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環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只有重视地理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生存基础。而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关系到人类与社会的重要学科,其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地理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才能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引导人们更好的保护地理环境。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我国也应不断追赶,不断强化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以此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理素养的培养能够深化地理教学改革

现阶段,世界各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的紧迫局面,这也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地理环境的保护。此外,由于许多人的环保意识不强,造成滥砍滥伐、放火开荒、乱挖采矿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也使地质灾害不断增多,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这也进一步加重了人类地理环境的破坏。而初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与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涉及到对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实现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而通过在初中地理课程中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使初中地理课程如何将地理素养培养引入到教学当中成为首要任务,进而推动了地理教学的深化改革。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紧密性不足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整,以此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均衡化,从而使初中地理教学具备高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但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仍旧有部分教师并未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紧密结合,进而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紧密性不足,使许多教学内容只是通过表面的讲解,而没有进行本质上的分析,这不仅造成了地理课程与其他学科难以建立联系,也使学生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培养,进而使学生无法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

(二)教学评价不够客观准确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考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效果,更能使教师直接观察到这段时间的教学水平,从而为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但目前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却只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了评价,而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就使教师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造成教学评价过于单一性、片面性。此外,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只是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来对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情况进行考核,却没有在考试中加入一些创造性或应用型的试题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更没有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记录,从而造成学生的地理素养普遍不高。

(三)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落后,缺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

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仍旧沿用着传统的黑板教学,尤其是在某些乡镇地区,这种教学方式更为普遍,这也使其在教学方法上较为落后,更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这也使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角色转变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就必须突破原有教育观念的束缚,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理论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新教材的分析与掌握,以此调整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地理素质培养的比重,实现教学内容与地理素养的均衡化。此外,教师还要明确自身职责,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转变自身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角色,来扮演好课堂中的领导者,以此更快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准

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而教师在课堂当中主要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通过先学习后引导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引导来使学生理解课程当中的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提高教学水准。

(三)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在地理教学当中应用多媒体来对各个地区的人文活动及优美景观的相关图片向同学们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还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地理素养。

四、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并充分依据新课改的改革理念来对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此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并且,还要对以往较为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相应改革,通过综合性、多角度评价机制的建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47-48.

[2]单连宏.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09.

[3]熊霞.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57+6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学内容素养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