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

2017-12-19 20:17计四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

计四勇

【摘要】高职辅导员是高职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指导者,是高职学生的人生导师,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高职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辅导员队伍不断增长的今天,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关注,打破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瓶颈成为了辅导员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78-02

一、高职学校辅导员的现状

1.辅导员的职能现状

辅导员有三种基本职能,即教育、管理与服务。首先,高职辅导员是一名教育者,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其次,高职辅导员是一名管理者,针对高职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安全稳定。再次,高职辅导员是一名服务者,落实好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工作。[1]

2.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辅导员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开展工作,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具体落实者。但是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都有误解,认为只要涉及学生的事情辅导员都必须去管,甚至一些职能部门将一些非辅导员本职工作也落到了辅导员身上,导致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辅导的时间大大减少,无法思考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无法学习辅导员工作的新理论。

3.辅导员的专业现状

目前高职学校对辅导员的招录学历要求较高,基本满足了高职院校教职队伍整体的学历水平。但在对辅导员专业设置要求上没有满足辅导员职能需求。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涉及较广,有些专业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难以满足辅导员工作中某一专项工作的专业知识要求和师资数量要求。

二、高职学校辅导员的困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至今已10余年,在辅导员队伍得到发展的同时辅导员仍然受到来自社会上乃至高职学校内部对辅导员工作存在的误解。

1.观念上的误解。“辅导员是否是专业人员”、“辅导员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等误解或错误认识导致了辅导员专业化的进展缓慢,甚至使辅导员有了不知所措的心理。

2.制度上的不完善。高职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在职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上不完善,使得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的缺失成为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障碍。辅导员作为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身份得到了确定,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现实工作状况使得一部分希望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辅导员无法与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数、发表论文数等指标相提并论,导致这部分辅导员在向更高一级别职称晋级中缺乏竞争力。

三、高职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与实现方式

1.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

高职学校的人力资源队伍一般由教师和管理人员两支队伍组成。辅导员队伍在高职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同时具备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应由高职学校决策的顶层进行设计,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方向进行具体职能设置和培养。

可将辅导员分为带班辅导员和专项辅导员(即管理辅导员和专项辅导员)。带班辅导员就是目前我们传统意义上对辅导员的要求,主要发挥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功能,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辅导员则是利用其在教育职能上的专长,专门给学生提供相应辅导和咨询业务。带班辅导员和专项辅导员的双重职能设置就是为了一方面通过带班辅导员的工作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为学校培养后备管理干部;另一方面通过专项辅导员的工作,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辅导和咨询,满足高职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以培养专家化辅导员。[2]

2.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实现方式

高职学校按照带班辅导员和专项辅导员两个方向对辅导员队伍进行职能设置,则需调整完善高职学校辅导员人力资源规划。

一是师生比例的合理配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的师生数量配比要求为不低于1:200,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带班辅导员通常参照此比例确定辅导员的工作量。随着专项辅导员的发展,专项辅导员的师生比可根据各学校的现实情况适当增加。

二是辅导员队伍的招聘调整。辅导员招聘应根据学校对辅导员的分类尽可能的满足岗位需求进行相关专业的招聘。专项辅导员应选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招聘并要求其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三是校内辅导员选拔调整。根据带班辅导员和专项辅导员的师生比例确定专项辅导员数量。根据现任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从业的资格和等级、辅导员職业发展意愿等条件按比例对辅导员进行考核选拔分类。

四是完善辅导员的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的条件和程序。针对带班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考核工作实绩,落实辅导员职级制,明确职级发展方向,落实职级待遇。针对专项辅导员的工作,学校应根据辅导员专项工作的特点,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根据学校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制定符合专项辅导员实际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条件。以此激发辅导员的工作动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四、结束语

辅导员队伍朝着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已是必然,这一发展过程不仅需要高职辅导员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提升自身素质,还需要高职学校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晋升条件,激励辅导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信福.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J].辅导员制度的设计与选择,2007.74-78.

[2]赵睿.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44-84.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发展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我爱的职业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五花八门的职业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