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伴疼痛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癌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消化道恶性肿瘤; 癌痛; 生存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2-0115-02
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大约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50%[1]。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大约6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几乎所有中晚期患者都伴有癌痛[2]。癌痛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躯体难受度,还增加了负性情绪,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癌痛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缓解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为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生存质量,筆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对47例伴有癌痛的患者实施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伴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 [3],入院时伴有疼痛症状且数字分级法(NRS)评分>4分,排除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患者、肿瘤多脏器转移且生存时间预计不足6个月患者、对镇痛药物过敏或对镇痛治疗不能耐受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4~67岁,平均(56.72±6.80)岁;病程0.5~5年,平均(2.47±1.51)年;食管癌12例,胃癌18例,结直肠癌9例,原发性肝癌、胆囊癌4例。观察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43~71岁,平均(57.93±8.89)岁;病程1~5年,平均(2.21±1.38)年;食管癌14例,胃癌19例,结直肠癌11例,原发性肝癌、胆囊癌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癌痛常规护理 入院后评估患者疼痛状况,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镇痛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便秘。保持住院环境安静整洁,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预防压疮、口腔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1.2.2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 科室建立癌痛管理小组,负责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1)癌痛评估。根据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疼痛经历、病史及心理状态,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全面评估癌痛程度,评估内容包括:疼痛部位及范围,疼痛强度和性质、疼痛加重或缓解因素、疼痛发作和持续时间、疼痛的伴随症状、以往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4]。(2)疼痛处理。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癌痛最常用的方法。对NRS评分>5分的患者,根据WHO制定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规范化药物止痛[5],即第一阶梯使用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第二阶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第三阶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6]。嘱患者正确用药,口服吗啡控释片不要咬碎糖衣,使用芬太尼贴剂时不能剪开。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药物的镇痛效果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另外,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方式来增强止痛效果,如按摩、热刺激、针灸等。指导患者使用简易的放松方法来缓解疼痛,如短暂疼痛可采用叹气或打呵欠等方式,持续疼痛则可采用腹式呼吸,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背肌、腿肌[7],回忆美好的经历等方式。(3)心理护理。疼痛会增加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肿瘤患者自感人际疏离,对化疗、死亡的恐惧,使得他们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体系,鼓励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加强家属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多给予陪伴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温馨,提升患者生活信心。(4)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评估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指导用药,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潜在的不良反应。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提高对癌痛护理的依从性。向患者说明负性情绪与疼痛之间的相关性,让患者明白负性情绪能加剧疼痛,疼痛反过来也能增加负性情绪。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及时调整不良情绪。(5)定期随访。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一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癌痛评分、服药依从性、疼痛治疗效果。对服药依从性差和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给予相应的督促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疼痛程度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RS)评估[8],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9]。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会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癌痛是一种慢性疾病,由多种器官共同作用,较神经痛、炎症性疼痛更为剧烈[8]。消化道肿瘤患者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化疗、放疗等治疗后的副作用,心理压力及情感障碍等都可以加剧躯体疼痛感,增加患者的难受程度。若疼痛控制不佳,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9]。那么,一旦明确诊断,则需长期进行癌痛的规范化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镇痛方式。研究发现,使用止痛药治疗只能使不足80%的癌痛患者减轻疼痛[10]。因此,对癌痛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寻求其他干预方式,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给予干预,减轻患者的难受程度。
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干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集束化护理所有干预措施中每个元素都有循证基础,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改善患者预后[11]。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对4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实施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给患者营造温馨的环境,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舒适感。患者入院后,准确评估疼痛程度,进行规范化镇痛处理,减轻躯体疼痛感。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科学认知癌痛,指导患者学会疼痛的评估方法,能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增加疼痛敏感度。对不同心理状态患者采取鼓励、安慰、暗示、放松治疗等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癌痛的信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定期随访,给患者相应的临床指导和督促,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显著提升。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集束化护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干预中效果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孟芹,孔凡良,胡丽霞,等.醋酸甲地孕酮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9):1747-1749.
[1]俞素琴.肿瘤科护士对癌痛管理态度的质性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1):66-68.
[3]周婉,许勤,言克莉,等.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9):1-4.
[4]吴伟英.晚期肿瘤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69-3370.
[5]陈蓉.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5):596-597.
[6]余伟冰,吴春凤.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9):179-181.
[7]尹晓娟.老年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3):60-62.
[8]魏继棠,吴玉娟.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青海医药杂 志,2015,45(4):41-42.
[9]章玲玲,曹福勤.癌性疼痛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242-2243.
[10]章鲁冰,俞鹏飞.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2):140-143.
[11]廖小凤,廖紅霞,梁桂花,等.综合性自我管理教育新模式对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4):456-459.
[12]姜荣.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481-1483.
[13]骆敏霞,孙平波,芮建宇,等.集束化护理在上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70-72.
(收稿日期:2017-0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