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

2017-12-19 08:10:56齐玉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血压有效率高血压

齐玉红

滨海新区海滨街幸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280

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

齐玉红

滨海新区海滨街幸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280

目的:分析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呈现的治疗情况,总结社区管理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社区22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形式的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社区规范形式的管理,分析治疗三个疗程之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最终的血压控制情况高于对照组,降压的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的管理,能够让这些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高于常规化的药物治疗,应该将其进行推广。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效果;治疗体会

当前,人们在进行身体治疗的时候,不仅是到医院接受治疗,同时也会在社区的卫生服务站接受治疗。随着社区创建质量的不断提升,整体医疗水准也得到不断提升,促使社区居民得到更高质量的医护。社区中的医护人员在和居民实现长期的交流中,不仅得到患者的信赖,同时又能增加其工作的责任心[1]。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疾病控制中,应该实现长期性的,平稳的疾病控制,才会让患者的身体素养得到一定的保障,避免出现病情加剧情况。社区是居民长时间接触的区域,能够对患者实施长期的,稳定性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积极作用。为此,本文探究社区实施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22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形式的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8例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42岁至69岁,平均年龄为(53.29±8.16)岁,病程1年至10年,平均病程为(5.31±2.09)年。对照组有59例男性患者,有51例女性患者,年龄为40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55.03±7.28)岁,病程1.2年至9.8年,平均病程为(4.34±3.02)年。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测量时间为每天上午的九点至十点之间。患者在进入测量室休息十分钟后开展测量,患者以坐姿进行血压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数值[2]。

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社区规范形式的管理,同时也对患者开展血压测量,测量方式同对照组。具体管理方式为:

第一,对患者建立病情档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同时开展随访工作[3]。派专业水准较高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高效管理,对门诊时间进行预约,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针对那些行动不是很方便的社区患者,定期到其家中开展血压测量的工作,并指导患者科学进行药物的服用治疗。

第二,实施健康教育。社区医生应该及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在测量血压同时对其进行知识宣讲,也可以通过讲座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具体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制定符合患者身体情况的食谱,以此避免患者食用盐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应该教育患者不能饮酒,防止因为饮酒导致血压数值升高的问题。此外,应该让患者开展合理的身体锻炼,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质量,让患者拥有较高素养的身体,利于对血压进行控制。具体说,帮助患者制定戒烟或者是戒酒的方案,并对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保障患者不出现影响血压升高的行为。

第三,开展心理层面的教育。社区需要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对该疾病实现科学认知,减少一些不必要负面心理情绪的出现[4]。社区医务工作者应该提醒患者尽量少生气,保持心态的平和性,让患者能够让身心实现愉悦的保障,促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5]。同时,根据患者呈现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解压计划,让患者可以对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通过心理教育促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患有的疾病,避免患者出现盲目悲观现象,以此让患者能够以健康心态进行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第四,开展随访工作。社区为每一个服务对象实施个体化的服务,针对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服务计划。社区医务的工作者指导工作时候要细心,能够依据患者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和指导,以此保障社区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化[6]。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促使随访工作能够取得实效,让患者能够实现合理的病情控制。此外,应该对随访工作进行记录,实现健康档案的完整记录,以便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管理。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评定标准是以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依据,将控制效果设定成三个档次,分别为显效:舒张压数值下降超过20mmHg,并且下降情况正常,或者是舒张压数值下降超过30mmHg;有效:舒张压数值下降小于20mmHg,并且下降情况正常,或舒张压数值下降在5mmHg到10mmHg之间;无效:患者的舒张压没有出现以上的情况。最终有效率为(显效人数+有效人数)÷组别人数的百分比,有效率越高说明管理的效果更好[7]。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三个疗程治疗之后,血压控制情况均出现一定的变动。其中,观察组显效人数为75,占比68.18%,有效人数为30,占比为27.27%,无效人数为5人,占比4.55%,最终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显效人数为39,占比35.45%,有效人数为43,占比为39.10%,无效人数为28人,占比为25.45%,最终有效率为74.55%。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三个疗程治疗后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现阶段我国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食用比较油腻的食物,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为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在开始阶段人们无法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因此很少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甚至口服药物都没有使用。但是,病情会随着加重,最终需要进行专业性的治疗。随着社区创建质量的不断提升,整体医疗水准也得到不断提升,促使社区居民得到更高质量的医护。

为了探究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呈现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选择社区220高血压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形式的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社区规范形式的管理,分析治疗三个疗程之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两组患者在三个疗程治疗之后,血压控制情况均出现一定的变动。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最终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最终有效率为74.55%,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

本次实验说明,经过社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和管理,能够让其实现更加高效的血压控制,促使患者能够实现稳定性的病情控制。最终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高于常规化的药物治疗,为此应该将其进行推广。

[1]魏永美.社区用药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10):90-92.

[2]林凤晖,林晓毅.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61-162.

[3]古燕,王欣,岳晖.社区团队式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S1):68-69.

[4]罗全,杨亚西,张伟等.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10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1):7-8.

[5]张敏,李红梅.社区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19):66.

[6]王志峰,胡蕊,宋志领等.社区医疗卫生建设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J/OL].河北医药,2015,37(20):3173-3175.

[7]赵金平.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3):188+190.

[8]钟宇,李兰,刘露霞等.全科团队在29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334.

猜你喜欢
血压有效率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
世界科学(2014年8期)2014-02-28 14: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