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网红食品”

2017-12-18 18:07谭敦民
科学养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青团微商奶茶

谭敦民

不经意间,“网红食品”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十分火爆。今年最火爆的“网红食品”,可能要数上海老字号“杏花楼”的蛋黄肉松青团了。上市之初,这个店家前每天都要排出百米长队,一般要等2个小时左右,最长可能等8个小时,太惊人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盒6个青团原来卖48元,被黄牛炒到250元。还催生了淘宝代购,逼得店家不得不发出限购告示。后来,不提前到店预约都买不着了,因为青团都是现包、现蒸、现卖,数量有限,一天就卖10000个。

“网红食品”之所以红,与“网”分不开。当今时代,什么好吃的都传到微博、朋友圈上,其传播速度必然惊人,优质食物必然形成好的口碑,而互联网的极速渗透性又加速了口碑的流传,这就是一款美食迅速“爆红”的由来。“网红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一是好奇,那么多人排队,真有那么好吃吗?得去试试。二是跟风,身边朋友都吃过了,我也要尝尝。三是炫耀,买到了第一时间发朋友圈,看,你们都想要的“网红食品”我吃到了!

如今,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几种食物,刷爆朋友圈,火遍微博,成为食品中新的“网红”,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这“网红食品”是真红还是假红?它们缘何“红”起来的?它们真的好吃吗?它们的质量究竟如何?

一、“网红食品”独步一时。

“杏花楼”青团何以火成这样呢?据业内人士分析,关键的还是在于食物本身有所创新,而且让大众喜闻乐尝。“杏花楼”青团的馅与一般青团的甜馅不同,是将咸蛋黄和肉松这两种食物细细捣碎后和在一起,咸中带香,香里回鲜,再配合艾草糯米的清甜软糯,皮与馅互为衬托,口感自然不错。不用说它是传统老字号的产品,仅仅是它的创新搭配,也足以被点赞了。

上海“杏花楼”青团 “红”了,北京的一家“网红餐厅”也红极一时。

这家餐厅名叫“8号学苑”,顾客群就定位在80后,看身份证确认出生年份才让进店。一进店门,80后熟悉的校园之风扑面而来,店里挂着黑板报,菜单做成试卷状,餐具都是搪瓷的,还发给你红领巾……一瞬间,让80后似乎回到了调皮捣蛋混时光的少年时代。这家餐厅的主题活动更是办得如火如荼:联谊性质的联欢会、回归青春大趴体、可带亲子的辣妈聚会……缤纷多彩的活动,持续不断地吸引着同一代人前来消费。

对了,广东的源自台湾的“小确幸”,也值得一说。

台湾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上映并形成持续性话题之后,“少女心”就成了女性热议的话题。拥有少女心的女性,不仅仅只是在消费市场上逐渐成为主力的90后、00后少女,还有不愿青春远去、始终保持时尚心态的80后,甚至70后的熟女。她们虽然是小人物,但都希望幸福,这可能是“小确幸”这个称号的由来吧。精致的生活,是她们的共同追求。而对于店家的经营来说,揣摩透顾客的心理,是赢得市场的秘诀之一。选定具有同样追求的顾客群,无疑比简单的年龄划分更利于提高顾客的上座率。同时,“小确幸”主打粤式蒸点和台式小吃,在菜品上也有先天的精致感;再配以清新的用餐环境,十分准确地切中女性的审美喜好。如今,“小确幸”已经开始一路北上,向全国发展。

眼下,作为一种“新食尚”,通过朋友圈微商选购美食很流行。从私房美味到家酿果酒,从早茶点心到夜宵小吃,从美容靓汤到食补偏方,“圈里”出售的食品无奇不有。一些卖家利用社交媒体特殊的宣传、营销方式,将自制食品打扮成“网红”,在朋友圈里卖得风生水起。

二、“网红食品”监管缺位。

“分享美食,就是分享美好”,这是微信朋友圈卖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一些网络私房美食经常发动众多营销公号为其背书,并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给粉丝制造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不仅让食客胃口大开,价格也越炒越高。

不过,“圈里”的美食宣传,往往真假莫辨。有人清醒地给“网红食品”下了定义,“某些微商通过特殊营销方式,将自制食品包装成‘网红,主要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这些食品存在监管难度,并存在较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这里,直接点明了“网红食品”存在的问题:无证销售、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监管很难……

隔着手机荧屏,很难辨别食品原料的色、香、味,很难验证其用料的真伪,这可以说是一道难解的难题,甚至是无解的难题。再加上微商们惯用的那种饥饿营销手段,颇令人产生怀疑。另外,由于过度追捧“网红”,一些消费者对朋友圈里销售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信息基本忽略,这也给不法网商带来了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某些“网红食品”的营销套路也令人担忧。比如,某微商代理有段时间每天要发七八条某爆款蛋糕的信息,而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实体店。“圈里”突然冒出来的“网红食品”,往往套路很深。很多是这样的推广路径:多层级的分销体系、不同门槛的拿货机制、设置底价的价格策略、一次性返利的奖励制度。就其整个商业推广套路而言,几乎就是非法传销的翻版。

近期,媒体陆续曝光了不少“网红食品”。中秋前,以“纯手工、零添加”为卖点的私房月饼在微信朋友圈中卖得很火,有记者暗访长沙朋友圈的“私房月饼”,在“私人订制”、“小丫”等糕点店,发现尽是三无产品,且不标注生产日期,有的生产环境恶劣,有的甚至使用腐烂水果。

杭州有一款“网红”曲奇饼干风靡一时,想买得拼网速抢购,价格最高炒到每盒300元,单日最高售卖量超过3000盒。即使如此,还经常断货,甚至要靠网络“黄牛”代购。但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说是这款“网红”曲奇属于三无产品。监管人员赶到现场发现:昏暗隐蔽的网吧后屋里,直接在桌上揉的面粉团,堆在地上的包装盒……这款“网红”曲奇就是出自于这样的加工黑作坊。令人震惊!

上海消保委曾通报对27家奶茶铺的检验结果,发现5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奶茶宣称“无糖”但检测出了糖;有19件样品奶茶的蛋白质含量低;有4件奶茶样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偏高;带盖奶茶的脂肪含量更高;还有部分样品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较高,不适合儿童、孕妇及高血压患者饮用。

但,“网红食品”似乎也不该因此一杠子打死。“网红食品”的出现,是网络时代的新鲜事物,本身似并无不妥。新事物的出现,不可能一下子尽善尽美,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目前怕的就是个别不法网商浑水摸鱼,掺杂使假,甚至不顾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底线,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专家呼吁,对“网红食品”需要理性,要留意圈里销售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基本信息,要在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跟风”与否。应该指出的是,很多老字号的名牌产品信誉度较高,之所以有人排队抢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产品质量过硬,赢得了大家的信赖,网购也是这个道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团微商奶茶
青团大作战冷吃还是热吃
美味的青团
青团飘香
小编与奶茶的日常
地下奶茶店
直销的对手不是微商而是自己
与“微商”共成长
同样是奶茶
警惕“微商”变成“微传销”
微商将迎来“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