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毕然
山东省商务厅 孙天舒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柳
山东鲁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程行家
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在我国经济贸易中的应用探究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毕然
山东省商务厅 孙天舒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柳
山东鲁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程行家
企业追溯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制约企业追溯体系在经济贸易中应用的因素,比如企业意愿、消费者行为、交易平台的搭建等,并对企业追溯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追溯体系 经济贸易 应用
追溯,是指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实施全面追踪监管;通过实施追溯,给产品颁布一个“身份证”。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追溯定义为:追溯是跟踪和溯源动植物食品和饲料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的能力,具有跟踪和溯源双向性的特点。
追溯体系是指将采集记录的各环节信息串联起来,置于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至之中。在产品安全控制过程中,无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以发现问题的源头,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达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追溯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1、追溯体系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建立
作为最早提出并建立追溯体系的地区,欧盟于2000年颁布《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作为食品消费和出口大国的美国在2001年颁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从肉牛产品入手,建立起了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并针对生产、流通、销售等追溯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技术细则。此外,英国、澳大利亚、日韩等国家也相继推动了食品、农产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并对追溯体系下农产品等进出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国家范围的建设和重视,也形成了一种新形式的贸易壁垒,给追溯体系建设滞后国家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困扰。
2、我国追溯体系建设已全面展开
我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起步晚、底子薄、阻力大,但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试点,取得了十足的进步。自欧盟重视进口产品可追溯开始,我国也开始了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2010年以来,商务部开展肉菜、中药材和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酒类追溯为例,商务部门支持了安徽、四川、贵州、山东四省八家酒厂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围绕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
追溯体系在我国经济贸易中应用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这些制约因素涉及追溯体系的各个环节和经济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困难,才能使得追溯体系在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探究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生产成本与企业积极性
企业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无论是生产线的改造还是信息采集技术、数据的管理,都会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的生产成本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政府补贴,或者在追溯体系下,生产的产品的附加值不会提高,企业会认为其经济效益不会提高。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一方,如果经济效益不会提高,企业参与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便会降低。
2、企业规模、影响力
由于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的原因,我国一些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因此在政府补贴下,愿意参与到追溯体系的建设,并借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口碑;但规模小的企业,企业管理相对落后,企业技术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会导致追溯体系建设应用中所需要的技术难以有效落实到位,比如数据记录采集不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等。而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销量大、销路多,品牌影响力也大,参与到追溯体系中的成本巨大,因此大型企业参与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低。
3、产品类型、销售路径
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如果产品附加值高、利润大,企业参与到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意愿强,因为追溯体系下的产品质量好、安全性高,消费者消费欲望大,会使得企业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有利与提高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打开市场,有利于在同竞争对手竞争中抢占先机。相反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在高成本下,企业参与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出口导向型企业一般会积极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因为进口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是否可追溯有严格的标准,无形中形成贸易壁垒。以向加拿大出口鸭梨为例,加拿大在同我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中规定:我国出产鸭梨的企业或产地必须建立追溯体系,确保可以追溯到鸭梨种植园地和鸭梨的包装厂商。因此若想打破这种贸易壁垒,我国相关以出口为主的农产品、食品等企业必须重视追溯体系的建设。而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企业,由于没有严格的限定,国家层面也没有相关立法规定,因此相较于出口为主的企业,参与追溯体系建设的意愿低。
1、消费者购买行为
企业追溯体系的建设需要市场倒逼机制,消费者作为追溯体系中重要一环,其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追溯体系的建设,如果消费者认同追溯体系下生产的产品,对可追溯产品具有更高的消费意愿,则会倒逼产品生产企业重视追溯体系的建设,如果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不认可或消费意愿不高,那么企业就不会冒高成本的风险建设追溯体系。
2、消费者购买意愿分析
作为需求方,消费者购买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追溯体系下产品价格因为成本的提高势必会提高,消费者如果收入高,能够承担提高的成本,则购买意愿强,进而倒逼企业追溯体系的建设;反之,如果消费者收入低,消费能力弱,则不能承担提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在收入足够的情况下,若消费者重视产品安全,注重产品质量,并对产品追溯体系有足够的认知,则会愿意购买追溯体系下生产的产品,进一步推动追溯体系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3、消费者获取追溯信息的渠道
如何使产品追溯信息高效、持续的传递给消费者也是制约企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完善的追溯体系,但产品追溯信息却无法保证传递给消费者,这样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流失、追溯体系运行效率的低下,会极大的打击企业建设追溯体系的积极性,因此拓宽消费者获取追溯信息的渠道尤显重要。企业应通过自身信息系统连接智能终端APP、微信公众号,保证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的同时,接收到相关产品的追溯信息,而不是使消费者通过传统的方法,如扫码,去获取信息;企业在此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追溯体系的运营效率。
1、交易平台
在我国,产品交易特别是农产品交易市场分散、组织混乱,无论是生产还是经营都缺乏规模,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因此统一的交易市场、市场中统一的规则标准,将会完善追溯体系中交易流通环节,有效解决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农贸批发市场平台为例,在此批发市场中,肉菜进市检测登记,肉菜出市需记录备案,形成一个“口袋”,通过扎口袋的方式来保障肉菜入市交易前上游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口袋的入口,将外埠与本市肉菜上游信息记录至市级追溯平台,通过追溯平台系统数据关联与传输组成相关的追溯信息。交易平台的搭建,将有效发挥追溯体系的作用,为消费者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2、物流技术
建设从生产到消费全环节的产品追溯体系,产品的流通过程至关重要,物流技术作用凸显。一方面,冷链物流技术的运用,使得很多农产品和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降低品质、不会受到污染,可以做到全程保鲜;如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污染、破损等使得产品品质降低,将极大影响产品的追溯,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产品流通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信息的更新对物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整的追溯体系需要物流技术的发展进步。
1、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积极引导建设追溯体系。首先,我国在追溯方面缺少独立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够,致使不能对企业等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管,而完善的追溯法律可以强制企业建立追溯追溯体系;其次,建设追溯体系会提高企业、生产者等经济主体的成本,政府必要的资金支持,将提高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再次,追溯体系的形成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此标准既要符合国内企业情况,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2、信息共享平台
我国追溯体系建设实践中,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信息传输调用困难等问题;而政府主导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节约建设成本,集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还便于政府的监管,提高追溯体系声誉。
企业应积极探寻“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实现原材料供应的规模化,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应该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大农户经营的链条,形成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经济,进行集约化生产,降低成本。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指出,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三权分置”将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有利于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中央政策背景下,农产品种植者需要打破散户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合理有序流转,集合土地资源,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大户农场经营,使产品种植形成规模,并通过加入合作社,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提高农产品种植标准。规模化的“大农户”经营有利于集中向特定公司供应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并借助公司在追溯系统建设方面的技术经验,开展源头追溯建设。同时,政府应该支持土地有序合理流转,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追溯系统建设过程中,政府要给予规模化生产者一定的技术支持,对农户开展培训,选取相关农场或合作社进行先期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我国作为出口大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也急需突破各种贸易壁垒。西方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特别是农产品、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纷纷提高进口标准,要求进口的农产品、食品必须可追溯,这种要求便构成了一种技术贸易壁垒。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这种标准要求,倒逼国内出口企业注重追溯体系的建设,提升产品质;另一方面,这种标准又给国内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削弱了产品竞争力。因此,国内企业必须找准差距,提升产品质量,做到产品可以全面可追溯。同时,我国政府应借鉴成熟国家的经验,制定相关标准,对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出统一的规定。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使得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
在西方发达国家,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往往联合起来形成企业协会,共同抱团参与到追溯体系的建设,这样有利于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并且统一行业内标准。我国通过学习西方成熟做法,通过成立企业协会,会员企业相互协作、制定统一建设标准,降低单个企业建设成本,提升整个行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山东省老字号协会为例,协会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在政府资金补贴的支持下,协会内众多企业,如德州扒鸡、济南宏济堂制药等积极建设企业追溯体系,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并探索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要探寻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不仅要自建,还要重视与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创新提升物流技术,将先进物流技术,如冷链技术运用到相关产品的流通中来,并重视物流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测和信息的记录,确保产品流通环节不会成为追溯链的短板;同时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专业物流公司的加入,会提高产品流通的效率,而流通环节信息的实时采集、记录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对追溯体系的认知。
探寻追溯体系建设与相关政策扶持相结合。一是与企业品牌战略政策相结合,将纳入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给予品牌战略政策支持,扩大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引导企业积极加入。二是与企业信用体系政策相结合,对纳入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建立企业的信用等公示制度,提高企业知名度。三是与电子商务政策相结合,对积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开展企业追溯体系与政府追溯体系的差异性分析;产品追溯体系与节点追溯体系的适用性分析;追溯体系面向消费者或单位的使用群体、习惯、方式的分析等。通过一系列分析研究,找出不足,加强理论体系建设。
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追溯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明确各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各环节建设技术标准,建立明确的奖惩体系。同时,通过立法,政府各部门要明确各自分工,解决各自为政的困局,提高追溯体系运行效率。在做好立法工作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投入,通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对追溯体系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透明度,增强消费者对追溯体系的认知,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1]陈志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2]韦鹏.出口企业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食品安全导刊,2016(18):72-73
[3]侯熙格.发达国家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3),40-44
[4]刘利行,杨能能.可追溯体系对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28),32-33
[5]高杨.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支持农产品出口[A].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4),39-40
[6]陈明红.四川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09(9):27-30
[7]胡求光,童兰.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7),30-36
[8]陈芳.食品可追溯体系与食品企业战略选择[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1
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黄河三角洲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示范,山东省科技厅(编号2013CXC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