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霞
(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Seminar在护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常丽霞
(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目的为培养护理研究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处理与利用能力,从事护理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思维与论文写作能力,护理学院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引入了Seminar教学方法。方法具体方式为学生(三年级为主,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以研究生学术讨论的课程模式每周围绕一个内容讨论一次,在课程结束后,每人需发表一篇论文,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测评。结果此项教学方法在2013~2016级护理研究生中应用效果俱佳。结论本文将结合三年来在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中以讨论课形式教学的开展情况,来讨论Seminar方法在护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Seminar方法;护理;研究生课程;教学
Seminar作为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小课堂,Seminar教学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2.1.1 学生分组 学生可以自由搭配,每两名学生为一组。
2.1.2 Seminar选题 教师给予讨论的方向(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文献选题,提出讨论题目。
2.1.3 Seminar的课前准备
教师提供辅助信息:提供网站及权威杂志,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网”,结合自己的思路查阅资料,进行课前阅读准备,然后制作PPT。
安排每周下午一次讨论三个学时,具体分为小组汇报一个学时,同学讨论交流一个学时,老师点评一个学时。
2.2.1 小组汇报
小组内每人汇报30分钟,共计一个学时(借助PPT);汇报内容:(1)论文的选题、国内外进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2)论文的设计:本次主题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3)论文选题及设计的必要性、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
2.2.2 讨论交流
汇报结束后,大家进行讨论。(1)反思:听了汇报后的体会,有哪些收获启示;(2)交流:就汇报内容中的问题或疑虑向汇报人提出疑问,共同讨论。
2.2.3 点评
点评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学生互评:学生对论文的设计、答疑、PPT的制作以及汇报做出评价;教师总评:教师首先将讨论中的问题统一给予讲解,随后进行点评即表现、优缺点、汇报的效果等方面,最后给予指导性意见。
在课程结束后,会要求每一位研究生综合汇报时教师、同学等所提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Seminar报告论文,并按打印成文投稿。最后将所有同学的Seminar报告论文装订成册,整理成《优质护理服务论文集》,作为资料保存。
个人成绩=小组成绩=0.6*教师测评分+0.4*组间测评分+额外加分项。见表1、表2。。
表1 教师测评分(100分)
表2 组间测评分(100分)
额外加分项:分值为3~10分,比如先进性和创新性。
在Seminar学习结束后,通过统计分值和论文发表质量以及主观收获上总结教学效果。
2.5.1 形成内涵概念图:学生从理念、模式、内容、问题点、启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内涵概念图。
2.5.2 形成评价概念图:教师也对学生课程的评价更加完善。
2.5.3 制作论文集:制成每次学习后的论文集,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护理研究生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护理研究问题涉及领域宽广,大都来自于现实护理问题。而Seminar教学方法刚好满足了护理研究生课程的需求,提升护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一,可以学会查阅、收集科技文献的方法。第二,可以学会撰写论文的方法,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三,能够正确把握发展前沿,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第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第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第六,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了创新精神。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与驾驭现场的能力,才能进行及时的指导与调控。因此,在讨论课前教师也需要准备有关论文的最新动态,才能在教学讨论过程中积极把控学生对于主题的讨论方向,并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不恰当观点。
[1] 宋孝忠,习明纳.一种值得探讨的教学和研究制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2).
[2] 沈文捷.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7),8:43-47.
[3] 王昌达.卡尔顿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讨论课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8,2.
R472
A
ISSN.2095-8242.2017.070.13852.02
常丽霞(1987.03.-),女,汉族,山西交城人,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