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莹莹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800)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江莹莹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探析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20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9.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苏醒,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瑞芬太尼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是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流产方式,因为创伤较轻,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与青睐。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非常关键,倘若麻醉效果不佳,那么就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致使手术失败[1]。在手术中,若麻醉起效快、镇痛好、苏醒快,那么就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常用麻醉药物有丙泊酚、瑞芬太尼等。本文通过对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2000例患者的分组研究,探讨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20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例。参照组年龄20~32岁,平均(25.3±3.6)岁;孕周5~12周,平均(7.5±1.0)周;体质量44~60 kg,平均(50.9±3.2)kg。观察组年龄21~32岁,平均(25.5±3.7)岁;孕周6~12周,平均(7.6±1.1)周;体质量45~60 kg,平均(51.2±3.1)kg。对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资料进行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麻醉前准备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6 h,进入手术室之后,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常规脉搏、血氧、心电图监测,并予以面罩供氧。取患者截石位,用Grassby-3500型微量泵诱导给药。
1.2.2 麻醉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麻醉,剂量为2.0 mg/kg,静脉输注给药,持续时间为60 s,术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丙泊酚持续麻醉,剂量为0.5~1.0 mg/kg。
观察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麻醉,剂量为1.5 μg/kg,静脉输注给药,持续时间为60 s,之后予以维持输注0.15 μg/(kg·min),一直到完成人工流产手术为止。
对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注射静脉痛、呼吸暂停、体动反应。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s,min)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s,min)
组别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n=1000)1.7±0.43.1±0.6参照组(n=1000)3.3±0.95.7±0.7 t 51.372989.1792 P 0.00000.0000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9.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手术时间比较短,多在门诊手术室中完成,对手术麻醉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保证麻醉有效、安全,还要具备起效快、术后苏醒快、麻醉药物残留少等优势,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现阶段,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为常用麻醉药物。
丙泊酚是一种常用手术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的特点。然而,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丙泊酚镇痛效果比较差,可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限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致使术中无法彻底镇痛,易使患者出现躁动情况,影响手术顺利进行[2]。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可靠、安全的人工流产麻醉药物,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并且不受肝肾功能、血浆胆碱酯酶、抗胆碱酯酶的影响[3]。同时,在疼痛或者手术操作刺激下,瑞芬太尼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实现完全镇痛效果。通常情况下,瑞芬太尼作用时间为3~5 min,而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约为3 min,所以,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可以完全满足手术要求。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4]十分相似。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为[5]:(1)瑞芬太尼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比较小,进而几乎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2)瑞芬太尼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增大患者痛阈,提高镇痛效果。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需对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予以重点关注,合理控制注药速度与用药剂量,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苏醒,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雷 剑,许宏亮.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1):760-762.
[2] 孙 方,张 昉.瑞芬太尼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8):1223-1224.
[3] 杜红红,陈 敏,黄丽丽,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108-111.
[4] 何秀文.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评析[J].海峡药学,2016,28(8):126-127.
[5] 申春霞.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1):163-164.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67.13117.0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