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全球经济分析与展望

2017-12-18 02:15罗秋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6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国家

◎罗秋雪

“一带一路”背景下全球经济分析与展望

◎罗秋雪

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乐观,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没有超出2011~2016年期间创下的平均2.5%的幅度。2017年的世界经济增预为2.6%,比2016年(2.2%)超出不多,与2015年相同。经济好转主要是由于正经历衰退的一些较大发展中国家整体上有好的转机。但随着日本﹑美国和核心欧元区经济体的经济滞留,以及英国经济发展缓慢,除非这些经济体在谨慎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政策方面有重大突破,否则全球经济环境将会继续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前景。

过去十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

人们对于经济大衰退是何时何地开始的并无争议。但在2007年7月,随着美国房价下跌,由证券交易公司转型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披露,其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已亏空。随后八月份同业拆借骤停,随着其他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的压力加剧,金融市场陷入困境,支持抵押贷款的几家金融机构的其资产停滞,在这种环境下,包括贝尔摩登本身以及英国的北岩银行将很快消亡。经过一年的时间才感受到经济压力增长的全面影响,关键是市场与政策制定者等大都忽略了警告信号。

2008年,美国迅速采取了行动遏制金融崩溃,但由于历史性的标准和中产阶级与资本家在金融与工业之间的收益分配不平衡,随后的复苏缓慢。欧洲的危机更为明显,主要由于危机的严重性而被迫选择了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措施,大多数发达国家放弃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而依靠量化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包括近年来的负面政策利率。

在寻求2008年危机前恢复增长幅度的迹象中,经常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应急性财政政策对延长经济衰退的作用。危机过后不久,当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了能够保证从深刻危机中反弹的财政刺激措施时,大多数政府采取了保守的财政立场。紧缩政策,由此而至的低增长,也成为新常态。随着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不足,新常态下的经济缓慢增长。事实上,紧缩政策似乎是大多数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的特征,因为如果在危机之前政府支出的趋势持续下去,真正的政府开支就没有达到原来的水平。到2017年初,根据就业率和其他波动的季度增长数据的上升趋势,突破过去的积极展望似乎取得了谨慎的回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将其对2017年2全球增长的预测提高至3.5%,世界贸易组织(WTO,2017年)预计将恢复更加强劲的国际贸易环境;媒体迅速回应了这种乐观态度,作为过去12个月来一系列坏消息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回升和西欧失业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预示着该地区及其他地区的新开端。2016年第四季度日本复苏迹象也持续到2017年第一季度,尽管水平较低。

然而,他经济迹象却带来更多的信号。美国经济在2017年第一季度表现无差别,年均增长率只有1.4%,尽管失业率下降但实际工资增长仍然低迷,远低于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目标。英国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G73 经济体之一,也开始出现布雷克斯特反弹的迹象,2017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仅为0.2%。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情况,更难以衡量,有相当的区域和国家层次的变化。2008年初期金融震荡的快速复苏已经让位于经济持续放缓的增长。这些经济体的产出增长率由2010年的7.8%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3.6%,预计2017年将上升至4.2%。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经济体——中国和印度保持相对活跃,但比危机之前是步伐较缓,并有严重的下行风险。2017年初,还有一些其他较大的新兴经济体走出了前一年的衰退境况,但其增长率已不可能回归到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的效率。

此处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虽然石油和商品价格从最近的低点开始上涨,但仍远低于繁荣时期经历的高点,从而抑制了商品出口国的复苏。第二,财政紧缩和强制紧缩政策继续限制许多国家的国内需求和增长。事实上,由于发达经济体不愿承担推动协调发展的责任,紧缩政策已成为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对于那些面临财政失衡和债务不断增加的国家来说,情况确实如此。如果资本外逃需要进口减产,以减少国际收支的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毫不令人吃惊,发展中国家焦虑的政策制定者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美联储的行动﹑商品交易商的决定以及对冲基金的掠夺性做法上,越来越意识到对于未来经济的某些关键部分,他们的控制能力有限。由于缺乏持续的国际共同努力来管理和发展全球经济的持续扩张,在紧缩政策的背景下,繁荣和萧条交替循环很可能仍然是主要增长模式。

“一带一路”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资金融通是区域性经济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建设这样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来说,对资金融通有着更高要求。“一带一路”融资需求量大,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单独去满足。融资需求层次多,既有基础设施项目等长期融资,也有产业和贸易所需要的短期贷款,还有政府资金和公益性资金。此外,对融资可持续性的要求也非常高。根据“一带一路”所需资金的特点,开发性金融可以很好对接。开发性金融具有成功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经验;开发性金融以中长期融资为主,可以匹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开发性金融没有财政补贴,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有利于控制风险;此外,开发性金融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可以提供低成本资金。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中可以发挥先行先导作用,与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金融一同服务“一带一路”。

截至 2016 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 亿美元,余额超过 1100 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国际产能合作等多个领域。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建立“一带一路”沿线银行有效合作机制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方,不同的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各种股权投资基金,都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金融通的功能,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发展。实际上我国的银行,比如工商银行,这些年来一直在围绕着“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做多方面的探索。比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十八个国家设立了一百多个机构,支持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两百多个项目,整体的贷款额是 670多亿美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和可持续的原则。截至目前,这两百多个项目,整体的风险都是可控的,没有不良。做到这点除了充分利用工行的国际化网络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走商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因为“一带一路”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产能合作,沿线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情也有很大差异,风险管控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工行的探索总体还是成功的。这个成功不仅是银行自身层面的成果,也是银行和企业共同努力的合作成果。

目前,工商银行正在倡导沿线银行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来推动沿线银行的合作。“一带一路”沿线银行之间,因为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差距非常大,各地的监管﹑法律环境不同,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效率﹑统一性﹑响应程度有很多问题,特别是信息不能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共享发展成果的纽带,深化税收合作是持续高效推进沿线经贸畅通的桥梁。“一带一路”建设越深入,税收合作就需要越深化,作用也会越重要,期望税收合作能成为“海上的船”“路上的车”“经贸的桥”。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路径

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设计,北线将连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的蒙古﹑俄罗斯,以及中东欧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向西推进连通北欧﹑西欧等发达国家,实现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发达地区的资源流通,保证发展中地区能够双向获取充足的生产要素或产品市场。中心线连通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亚国家,西亚国家,并向西推进至欧洲发达地区,促进国内资源要素流动的同时,也推动了亚洲内陆国家与资源大国的对外经济合作进程。南线连通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印度洋和南亚地区,北上推进至南欧地区,推动沿线国家港口城市的开发与建设。总的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作为顶层国际战略设计,能够从国家层面提高贸易﹑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推动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促进更广区域内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是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力途径。

优化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产业是“ 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际产业对接与合作的重点。在战略起步阶段以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建设为主体,一批铁路﹑公路﹑港口﹑油气管道﹑跨境光缆﹑国际海缆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初见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与交易额达4940亿美元,GDP增速为4.6%,高于发展中经济体3.6%的平均增速。上述项目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符合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缅原油管道﹑中外沿海港口联动建设等一系列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了东道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国际联通,为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刺激下,“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将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凭借较低的土地﹑劳动力生产成本建设和发展基础产业,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获得全球生产体系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立足之地。“一带一路” 战略在沿线的能源输出国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建设,一方面通过投资拉动能源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能源国单一产业主导局面,实现多元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降低能源需求国家交易成本,可以有效缓解国际能源危机,进而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均衡性。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为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提供支持。此外,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达9822亿元人民币,并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人民币业务提供服务。

“一带一路”战略由多个中长期规划组成,投融资需求巨大,但沿线国家大多基建薄弱,金融市场欠发达。“一带一路”专项资金与贷款项目的设立,从根本上解决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引入外资困难的问题,由中国主导﹑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金融合作网络正在形成。为方便沿线国家支付结算,降低投资与贸易的风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投入使用,为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业务提供便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加入SDR 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通内部化,可有效避免美元币值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分化带来的潜在危机。

“一带一路” 沿线金融服务网络的形成将为重点国家与重点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改善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元贬值给世界贸易﹑金融﹑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缓解由美元霸权衍生而来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呈现出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全球生产体系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存在问题,不同国家主体在体系中的地位不均等。随着2014年“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首先对过去十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之后分析了“一带一路”给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最后探讨了“一带一路”视角下全球经济发展的路径。

百色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国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把国家“租”出去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