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龙真,窦东东,赵 炎
(1.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司训勤务系,安徽 蚌埠 233011; 2.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训练部,安徽 蚌埠 233011)
● 教育训练 Education & Training
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研究
贾龙真1,窦东东2,赵 炎1
(1.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司训勤务系,安徽 蚌埠 233011; 2.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训练部,安徽 蚌埠 233011)
随着军队特种运输保障需求增加,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大力建设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的意义,给出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定位,从加强科研学术、打牢理论基础,搭建联教联训平台、推进与部队结合,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优化人才考核机制,坚持军民融合、拓宽建议渠道等4个方面探讨专业培训体系构建方法,并提出长远发展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特种车辆;专业建设;勤务训练
特种车辆作为特种运载工具,由于武器装备运载平台和特殊勤务需要,我军目前装备数量越来越多,如导弹发射车、大型火炮牵引车等,这些特种车辆对战斗力生成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加强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树立“发挥特色、面向战场、服务部队”的专业发展理念,以岗位任务为牵引,构建体制机制完善、组训模式科学、师资队伍强大、教学条件集约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系统解析专业人才培养的科研支撑、联教联训、技能鉴定和军民融合等关键问题,为部队特种车辆勤务保障能力生成提供人才支持。
1.1 满足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作战样式的演变,部队对作战力量的机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种车辆越来越多,以车辆为载具的高、精、尖武器装备配置也不断增加。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部队在遂行实际作战与战略投送、跨区驻训、红蓝对抗、演习发射等重大战备演训活动中,特种车辆面临的保障任务更加繁重、保障环境更加复杂,从而对其训练、管理和运用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之相矛盾,特种车辆勤务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士官管理和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海军、空军、火箭军的培训机构专职特种车教员、教练员也比较缺乏。因此,加大这些岗位的士官培训力度是满足相关部队装备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
1.2 优化专业训练体系
特种车辆勤务保障涉及作战运用、运输筹划、组织防卫、装卸载以及平时的管理、训练、维修保养等诸多内容。人才需求层次多,训练实施要求高,装备及硬件条件建设投入大。目前,整体专业训练体系尚未建立,表现在培训机制不健全、专业教学力量分散、专业条件建设滞后、能力考核评估缺乏规范等[1]。开展专业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优化,不断完善专业训练体系结构。
1.3 促进专业创新发展
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是我军后勤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涉及各军兵种,相关联合训练、能力评估、勤务保障、作战运用等理论亟待开展深入研究。加强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基地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方式方法,在跨区机动及演训任务中,研究特种车辆运行指挥原则和方法手段,破解军民融合发展难题,生成作战和保障理论成果,进一步推动专业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保障部队,为专业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界定:特种车是指装有专用设备,具有特种功能和用途的车辆。分为通用特种车和专用特种车。通用特种车适用于各军兵种;专用特种车适用于某一军兵种。勤务是担负保障任务的部队或分队所进行的各项专业工作的统称。特种车辆勤务是指担负保障特种车辆遂行任务的人员所进行的相关专业工作的统称。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担任特种车辆驾驶员、教练员、维修工、分队长岗位的专业技术士官,培养目标是塑造具有职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军政素质高、操作技能强,适应部队建设和作战保障需要,胜任专业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应分步骤强化教员队伍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深化培训体制机制研究,确立以专职教员为主体,以士官教练员、外请技术人员为补充,结构合理、理实兼备的教员队伍的人才建设目标,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实施,远程教育与校内教学双线展开,课内教学与网上自学相互补充的教学特色,改善专业训练条件,强化服务部队职能,拓展研究领域,构建体制机制健全、训练模式高效、力量结构合理、教学条件完善的专业训练体系。
3.1 完善相关培训机制
加强运输投送部门、院校、部队“三位一体”人才共育机制,建立健全指挥岗位士官逐级培训、升级培训、岗前技能培训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培训体系。首先,建立健全联合选送机制。特种车辆勤务专业不同岗位、不同车型、不同培训层次的入学条件不尽相同,应建立健全上级业务部门、送学单位、承训单位三级联合选送机制,层层把关,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其次,建立健全双向互动机制。院校应在教学计划、培训内容、学习效果、综合表现等方面加强与部队反馈交流,及时优化培训过程,依托部队年度大型演训任务,锤炼学员实战保障能力。部队则针对岗位人才能力需求,依托院校资源优势集中办班,使院校成为部队的教育和训练基地,部队成为院校的试验和实习基地。再次,建立健全量化培训机制。注重健立健全多级联考机制,运输投送部门、院校、部队共同制订完善考评标准、配套信息化考评手段。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综合考量“技、管、修、教、指”等实操技能。
3.2 构建专业训练模式
目前,特种车辆勤务专业人才整体培训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实战化特点不突出,培训学兵不能很好适应岗位需求。因此,要创新构建“统一、加二”训练模式[2],具体应由训练管理部门统一牵头,协调专业人才训练工作,由相关院校或训练机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在专业院校开展第一阶段基础车型训练,发挥院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学术等方面的优势,打牢特种车辆勤务基本技能。在此之后,组织赴对口部队(即送学单位)、编配特种车辆的部队开展第二阶段针对具体车型的适应训练。该培训模式通过建立机关、院校、部队三方合力育人机制,按照岗位标准培养合格人才。有效解决因全军大型特种车辆型号种类多导致的保障任务有区别、培训车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避免各方资源重复建设,同时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理清训练体系,提高训练正规化、集约化水平。
3.3 优化教学力量结构
应重点加强干部教员、士官教练员、地方兼职教员“三支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员队伍结构和规模。一是干部教员队伍建设。发挥干部教员队伍在科研学术、理论教学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强特种车辆技术研发、实战化训练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同时推进“双师型”能力认证,注重教员团队制度性培养建设,加快形成院校与部队之间的“双向代职”交流机制,使教员队伍充满活力。二是士官教练员队伍建设。发挥士官教练员实操经验丰富、示讲示教能力强的优点,从制度机制、政策措施、人才理念等方面入手,建立人才保留、选调、培训、奖励机制。广泛开展科技练兵,探索教练员队伍与教员队伍的力量共建、岗位合作机制。三是地方兼职教员队伍建设。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利用军地大型运输车结构、性能、操作通用化趋势,充分考虑地方重型运输车驾驶员运输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等优势,弥补部队大型特种车教员、教练员成长周期长的缺陷。
3.4 推进教学条件建设
应按照基地化、信息化、实战化训练模式,着力创设集理论教学、虚拟仿真、网络推演、现地教学、实车综合演练于一体的集约化公共基础实践平台,一体化专业技能实践平台和特色化综合创新实践平台,适应“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需要[3]。
一是课程教材建设。开发课程应适应部队和岗位任职需求,加强实战实训,实现战训合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模块。参考生产厂家装备使用手册,编写各型大型特种车系列教材,着力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努力做到贴近军事斗争。二是训练设施设备建设。围绕教学任务和招生规模,配齐先于部队、高于部队的教学训练车辆。依托已有基本设施,科学筹划,面向各式特种车辆的特定作战任务和装备类别,加快展开车场、器材仓库、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借鉴地方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吸纳优秀成果,突出特种车辆勤务专业特色,大力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四是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提升训练场地的数字化程度,开发大型特种车驾驶、构造、维修、勤务多媒体互动教学软件,重点突出特殊条件驾驶、战场勤务、疑难故障判排等实战化课目的模拟化训练,实现教学训练环境、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
4.1 加强科研学术工作,打牢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应坚持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针对特种车辆战场任务保障过程,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打牢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为部队训练提供辅助决策,为院校教育提供创新平台。
一是特种车辆勤务能力检验评估。依托重大演习演练活动,研究特种车辆勤务能力检验评估的关键环节、评估手段、评估方法,优化特种车辆勤务保障能力。二是特种车辆勤务标准规范。重点针对车辆人员管理、输送计划拟制、指挥关系转隶、输送过程组织、民用运力动员、保障器材携行、指挥通联标准等关键环节,进行具体指导和标准规范,提高大型特种车运输保障工作效率。三是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深入研究特种车辆在联合体系作战投送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探寻提升特种车辆投送能力的措施方法,论证特种车辆机动与多种投送方式的联合训练、联合投送、衔接转运制度机制。四是特种车辆信息化管理保障研究。探索联网测试、模拟仿真和智能评估等多种方法,对车辆装备使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寻找引发问题的本质原因,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跟踪研究新技术应用和新装备发展成果,提升专业发展前瞻性。
4.2 搭建联教联训平台,推进专业训练对接部队
联教联训是充分发挥院校的平台优势、企业的技术优势、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以及部队的武器装备、训练场地、训练条件、训练环境、骨干人才优势,共同开展的联合教育训练形式。联教联训机制可有效整合特种车辆训练资源,优化教学条件,缩短人才成长周期,提高训练效率,从而实现大型特种车辆勤务训练与部队建设融合发展。
一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按照“一家建设,多家使用”的思路,整合部队、训练机构和院校的训练资源,搭建协作平台,区域协助施训,充分挖掘资源保障潜力。二是搭建联合训练平台。依托部队的年度演练演习以及日常保障任务,将课堂教学嵌入到部队的训练之中,积极争取条件,让学员参加后勤综合演习、部队演练等教学训练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素质,锻炼技能。三是搭建人才交流平台。邀请厂家技术人员、部队一线技能专家、装备相关科研机构专家,与院校教员一道联合教学,与特种车辆编配单位一道联合训练。
4.3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优化专业人才考核机制
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岗位任职能力要求高,操作规程要求严,必须严把入门关。实施认证考核、持证上岗是通用做法。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能确保各类人才知识和技能符合岗位任职条件,促进专业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和保障水平。
一方面,要合理划分技能等级。参考现行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岗位任职需求,将鉴定岗位划分为驾驶员、修理工,将鉴定技能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个等级,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覆盖低级别。同时,结合各军种单位典型特种车辆特点和任务类型,可进行区分军种考评认证,也可根据车型区分认证,如通装一体车、多轴一体车(大于三轴)、全挂车、半挂车等。另一方面,要实施动态认证模式。装备特种车辆的部队点多面广、分布不均,加上军兵种特种车辆装备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从鉴定内容来说,不同武器系统载运平台、内容及标准不尽相同。从技能鉴定要求来说,必须紧贴训练和实战要求,常须动用实装。因此,应采取多样化鉴定模式,依托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采取集中鉴定与流动鉴定相结合、现场鉴定与网上鉴定相结合、实装鉴定与模拟鉴定相结合、定期鉴定与不定期鉴定相结合的动态考核认证模式。
4.4 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拓宽专业建设助力渠道
特种车辆在民用技术上的通用性、装备上的兼容性以及需求上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民用运力规模不断增大,地方油、器材保障更加便捷,实施军民融合助力特种车辆勤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军改大势下的必然趋势。应结合特种车辆勤务专业的建设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军地双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专业融合发展。
一是装备训练和保障器材研制。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地方企业和科研单位,积极反馈专业训练中的瓶颈问题和装备改良需求,实施军地联合科研攻关,研制训练和保障器材,实现民用技术特别是高科技资源由民用领域向军用领域的转移。二是共享教育训练资源。与车辆生产企业在训练场地、配套教材、设施资源等方面互通互用、联合培训。三是实施维修保障一体化。充分利用地方经济、科技和人力资源,按照军队主导、整体协调、运行顺畅、高效低耗的要求,区分保障任务、强化分工协作,构建有利于统一计划、组织协调的军民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四是利用民用运力实施联合训练。拓宽军民融合途径,不断提升特种运输后备力量潜能,利用社会道路开展大型特种车训练,加大民用运力贯彻国防要求力度,探索开展与民用运力联合编组训练的指挥手段和保障机制。
特种车辆勤务专业是适应我军装备发展实际、满足新的人才需求急需建设的重点后勤学科。当前,专业培训现状存在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集约、标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从培训机制、培训模式、教学力量、条件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专业培训体系。同时,还要立足长远抓好关键问题,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部队输送合格的特种车辆勤务专业人才。
[1] 姬成敏.加强特种车辆勤务专业建设[J].后勤学院学报,2016(4):85-86.
[2] 姬成敏,闫彬,魏建秋,等.大型特种车驾驶员“统一、加二”训练模式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6(10):79-82.
[3] 庞新磊.着眼汽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需求 加强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J].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学报,2013,11(1):73-76.
(编辑:高凌杰)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Vehicle Service
JIA Longzhen1, DOU Dongdong2, ZHAO Yan1
(1.Driver Training Service Department, Bengbu Automobile NCO Academy, Bengbu 233011, China; 2.Training Division, Bengbu Automobile NCO Academy, Bengbu 233011,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of military special transport support,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vehicle service. After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paper presents overall target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specialty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following 4 aspects: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olidating theoretical basis, building co-teaching and co-training platform and integrating with troops, developing vocational skill evaluation and optimizing talent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persisting in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broadening suggestions channel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key problems in long-term development.
special vehicl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ervice training
2016-09-18;
2016-11-30.
2015年度总后勤部军交运输运输部课题“特种车辆勤务专业规划研究”(BJJ15L102).
贾龙真(198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6.014
E234
A
1674-2192(2017)06- 005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