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相连
民营企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赵相连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但由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民营企业消防投入不足、消防管理不被重视、专业消防管理人员欠缺,进而使我国民营企业消防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安全事故频发。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所积累的资料,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迅速,除了规模较大、制度成熟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隐患。很多企业缺乏现代管理观念,因而对消防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认识不足,尚未认识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麻痹大意,于是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大火灾等事故在民营企业中频频发生。
民营企业往往过于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与企业正常运转密切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企业管理者缺乏应有的消防法制意识,对《消防法》和消防法规知识了解不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残缺不全,即使执行,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管理无据可依、出事无章可循的境地。许多企业“一把手”根本没有担当起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一问三不知,遇上有上级检查,就找主任、部长招架应付,对企业消防器材和人员的配备则能省则省、不能省也省,导致企业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1)民营企业自身经济势力的限制,在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尽量减少投资,导致大多数企业起点较低、基础较差,从而使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在起步阶段就没有和生产、经营等环节同步考虑,在新建、改建、扩建、内部装修、工艺流程等方面未按国家标准进行消防设计、施工,也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有的甚至在施工中擅自砍掉消防设施,致使企业消防得不到应有的保障。2)民营企业很多是家庭作坊,经过发展壮大而成,民房改建厂房比较多,这样导致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等方面都存在重大隐患。3)部分民营企业车间、仓库合二为一,没有防火分隔,导致疏散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造成连片燃烧的局面。4)消防水源缺乏,由于市政配套设施发展滞后,很大一分部民营企业缺乏消防水源,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无水扑救或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局面。
民营企业为求得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生产、管理成本上追求最小化,在企业管理和人员配备上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导致消防管理有人负责但无人落实。企业管理者往往只重视防盗、防破坏、防员工伤亡等显性安全问题,而忽视最重要的防火这一隐形安全问题。以大连市某民营企业为例,该企业因公司性质特设置安环部门,而厂区内巡检的人员却以保安为主,门禁十分严格,消防设施却出现老化、无人监管的现象。在某一次的动火作业中,因安环人员的监督不力,导致起火事件的发生。
由于市场经济内在动力,民营企业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状态,涉及行业领域繁多,且规模大小不一。最为显著的是民营企业以公众聚集场所为主要投资方向。此类场所的大量增加,在现有监督部门警力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带来了监督管理空前的压力。
作为民营企业,同样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分层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熟悉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并掌握简单的救火、自救常识。同时,应对所培训内容进行不定时、不同类型的考核。
除了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外,企业还应定期开展消防演习,让员工将培训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战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尤其是服务行业,例如餐饮、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人员流动较大,消防演习工作更要认真、严格地进行。而值得注意的是,消防演习绝不能流于形式,演习方案不能千篇一律,每一次的演习都要与企业实际相符合,员工更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演习,才能将消防知识切实应用到演习中去。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安全部门,该部门应由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人负责,最重要的是,公司应增强该部门的权威,大力支持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消防管理人员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各级领导也要亲自参与到消防安全工作中去。尤其是类似化工企业的危险系数较高的企业,更要将安全管理部门作为公司的重中之重,打造一支安全素质过硬的队伍,且要组建属于自己的消防队,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加强与当地消防和安全机关的联系,配合相关部门检查督促,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去做。
本质安全是通过追求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保证消防安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有备无患。除此之外,要定期检查、整改,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而诸如餐饮、商场等服务型行业,人员较多,且流动性强,更要加大消防投入,在保障自己企业及员工安全的同时,还要为每一位顾客做好安全保障。
在制定企业消防安全制度前,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消防安全责任,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进一步加强各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全员贯彻落实,并制定奖惩办法,激励全员学习、认真实施,责任共担、安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