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东
中国邮政:打造电商精准扶贫样本
文=林 东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从此,各央企和地方国企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之一。
从央企到地方国企正在掀起一股“精准扶贫热”。
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以来的工作时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国共产党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
对于下一个五年,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其实,精准扶贫的提出至今日已4年多,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从此,各央企和地方国企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中国邮政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11月,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3年后,国家颁布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将中国邮政列入主送单位,这也意味着中国邮政正成为这个指导意见涉及层面的主要实施对象。
此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并且,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贫困县(832县)、贫困村(12.8万)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引导和鼓励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领取了多项任务,列举出来有以下几项比较重要的。
第一,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重点向国家级贫困县倾斜。扎实推进贫困地区道路、互联网、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基本条件。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加强交通运输、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县城老旧公路客运站改造,推动有条件的贫困村客运场站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商小件快运服务能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第二,支持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动员有志于扶贫事业的电商企业,搭建贫困地区产品销售网络平台和电商服务平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研发满足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产品,加快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鼓励贫困县成立电商扶贫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产品集货、分级包装、品牌营销、物流配送、售后保障等服务,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完善中国邮政县乡仓储中心布局;鼓励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第三,推进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建设。加快贫困村电商扶贫村级站点建设,重点打造4万家电商扶贫示范网店,通过贫困农户创业型、能人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乡村干部服务型等多种建设模式,完善电商扶贫示范网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以保护价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农特产品,并义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代购生产生活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业务,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网店带贫模式。中国邮政计划到2020年建成50万个邮乐购站点,实现自有网点对贫困县全覆盖、对有条件的贫困村全覆盖。
加快贫困村电商扶贫村级站点建设
第四,整合资源,对基层传统网点实施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快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支持贫困地区“万村千乡”农家店、邮政、供销合作社、快递网点、村邮站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社)信息化改造,拓展经营服务内容,在提供便民超市、农资代销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网上代购代售新型服务功能。
中国邮政的“邮乐919购物狂欢节”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厂商、消费者无一例外。这次购物狂欢节,不仅仅是简单的“互联网+”的电商模式,更具特色的是将扶贫有效嵌入其中。中国邮政高举“电商扶贫”“服务三农”大旗,重点结合各级政府关注的农产品返城难题,将陕西商洛、江西革命老区等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组织起来,通过线上预售、邮乐小店拼团、线下“集订分送”等方式销售出去,彰显邮政作为央企的责任担当。重点上线了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2.2万种特色农产品,为农户提供营销、包装、寄递等全流程配套服务,并出台专门的寄递优惠办法,为“原汁原味原产地”的农特产品进城搭建绿色通道,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为助力国家精准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邮政重点上线了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2.2万种特色农产品,为农户提供营销、包装、寄递等全流程配套服务,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资料显示,中国邮政在邮乐网力推邮乐地方馆,为扶贫地区打造“一县一品”,探索邮政代销、代运营、“邮乐网+原产地认证+地方邮政+农村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运营模式,助力农产品进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据悉,中国邮政已在全国开通邮乐地方馆300余个,覆盖28个省(区、市),引入商家3000余家,商品数量超过40万种,打造了新疆哈密瓜、广西百色芒果、河南大蒜等“万斤”项目。
比如,湖南省邮政分公司先后拓展了炎陵黄桃、城步冬笋、永顺松柏猕猴桃、靖州杨梅、祁东黄花菜等59个农产品进城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过3亿元。邮政组织开展的十八洞村“418”桃树公益众筹项目,短短8天时间就为十八洞村筹集资金169.7万元。永顺“松柏猕猴桃”返城项目,通过邮政线上渠道销售60多万斤,为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辟了致富新天地。
再比如,国家级贫困村——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邮政帮助该村80多岁的普通农妇廖秀英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吸收23个贫困户抱团致富,创造了半年销售咸鸭蛋14万枚的神话。同样作为贫困地区的贵州山区,邮政探索新的黔货出山、农产品进城渠道,自2016年以来销售农特产品41.85万件1000多吨,销售金额近100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4000余人,助农创收620万元。
同时,中国邮政积极利用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帮助农户触网开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在全国已帮助上千位返乡农民工圆了创业梦。
扶贫地区“一县一品”运营模式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邮政在全国拥有网点5.4万个,邮乐购站点43万个,智能仓储配送中心千余个,主动对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496个。目前已有291个县级邮政企业深度参与了当地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做到了“有贫困村的地方,就有电商脱贫站点”。
除此以外,中国邮政基于邮政电商购物平台“邮乐网”和农村电商信息平台“邮掌柜”系统,依托线下农村邮政网点、邮乐购实体店等渠道,构建了“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金融不出村、生活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五不出村”邮政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中国邮政将农村电商与邮政业务相结合,对全国农村邮路实施信息化、机械化改造,全面提升县—乡—村物流配送能力,解决了农村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了“电商站点建到哪个村,邮路就通到哪个村”,或许这就是精准扶贫的理念精髓所在。
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中国的减贫成绩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在全球减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作为全球减贫的良好实践案例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其他国家获取减贫知识与经验的重要来源,而在这些知识和经验中,国有企业发挥着大国脊梁的作用,打造了众多精准扶贫样本工程。
(作者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电商分销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