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顶边水油藏合理部署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

2017-12-17 17:26周文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边水井井井距

申 健 ,姚 泽 ,潘 岳 ,周文胜 ,李 涛

(1.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2.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气顶边水油藏合理部署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

申 健1,2,姚 泽1,2,潘 岳1,2,周文胜1,2,李 涛3

(1.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2.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针对国外某未开发的具有强气顶弱边水K油藏,以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为主,油藏工程方法为辅,结合经济评价概算,对水平井布井方式、井网井距和合理井位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水平井应平行于气顶、边水布井,相同生产工作制度下,气顶、边水能量大小决定了水平井垂向位置。强气顶附近,水平井无因次垂向位置位于油藏下部0.8~0.9处为最优;弱边水附近,水平井无因次垂向位置位于油藏上部0.2~0.3处为最优。井距小于一定值时,采出程度增加幅度会降低;油价分别为$60、$80/bbl时,K油藏的注采井距分别为495 m、425 m时最优;通过制定水平井筛选标准,优选出目标区水平井井位。

气顶边水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合理井距;井位优选

在油田的实际生产中,气水锥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含有气顶和边水的油藏,一旦发生气水锥近的现象,产油量将显著下降。水平井具有比直井更小的生产压差、更大的泄油区,能够有效抑制拥有气顶和边水的气锥和水锥,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1–6]。利用水平井开发气顶边水油藏,前人的研究集中在最优垂向位置、合理产能和开发策略等方面[7–12],对于如何合理部署水平井整体井网开发此类油藏鲜有涉及。本文以国外某未开发的强气顶弱边水K油藏为例,以最大化经济效益和采收率为目标,以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为主,结合油藏工程和经济概算,对水平井布井方式、井网井距,合理井位进行优化,为油藏开发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油田概况

国外某气顶边水K油藏构造特征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构造较高的翼部具有一定气顶规模,而东北部构造较低的位置有弱边水,油环厚度较薄,仅20 m,但平面展布较大,最宽处近1 500 m。目前,该区域尚未投入开发,平均孔隙度为15.1%,平均渗透率为31.0×10–3μm2,属中孔低渗储层。为满足数模运行效率和精度的需要,建立了网格步长为50 m×50 m×1 m、总网格数为10.2×104的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2 油气、油水界面水平井布井方式

利用水平井开发存在气顶和边水的油藏,可将气水锥进改为脊进,改善开发效果,但气顶、边水附近不同水平井走向、不同垂向位置对实际开发效果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2.1 油气、油水界面水平井走向

在油气界面附近设计两种水平井走向:平行或垂直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模拟两种走向开发效果。根据老区生产实际,设定注采参数见表1。

图1为水平井平行于和垂直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日产油量、累产油量和生产气油比对比曲线,可以看出,当水平井平行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日产油量稳产期更长,单井累产油更高,生产气油比也更低,说明水平井平行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布井,可有效减缓气顶的气窜。

表1 考虑气顶影响时水平井注采参数

图1 油气边界附近不同布井方式开发效果对比

当水平井平行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气顶在平面上沿水平井脊进;而水平井垂直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气顶在平面上呈现沿水平井井筒锥进的形态。通过模拟两种情况下的动用范围可知,当水平井平行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其动用范围为3.0×105m2;当水平井垂直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时,其动用范围为2.2×105m2,动用范围减少1/3,所以,水平井平行于油气构造长轴方向开发效果较好。

同理,水平井平行于构造长轴方向,布井动用油环范围最大,开发效果较好。

2.2 油气、油水界面水平井垂向位置

水平井距离气顶越近,越容易发生气窜,油层下部动用程度越低,产量下降越快;距离气顶过远,供给能量不足,产能较低。所以,气顶油藏中存在一个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13-15],相同生产制度、相同生产压差下,决定最优垂向位置的是气顶能量的大小。

为摸清K油藏气顶附近水平井的最优垂向位置,水平井采用平行于油气界面布井,生产制度为定液量75 m3/d生产,最小井底压力5 MPa。对比水平井在不同层位时的累产油量可以看出(图2),当水平井位于13/15层时,采出程度最高。因此,强气顶附近水平井位于油层下部0.8~0.9处开发效果最优。

同理,弱边水附近水平井应位于油层上部0.2~0.3处,实际模型中位于第4层最优。

图2 水平井在不同层位时采出程度

3 气顶边水油藏水平井井网井距优化

考虑到初期产量高且后期便于调整,在反九点井网形式基础上,优选合理水平井井网井距。结合已开发区生产现状,选取355 m,425 m,495 m,565 m,635 m 五种井距形式,对比不同井距条件下的开采效果。采取平行于油气、油水界面的方式布井,油气、油水边缘水平生产井分别射开第13层第4层,注水井完全射开。参考老区开发实际,考虑模型注采平衡,水平井定液量50 m3/d生产,同时限制最低井底流压为5 MPa,注水井定注入量60 m3/d生产。随着井距的减小,井网内部剩余油逐渐减少,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边角区域和气顶下部。

表2为不同井距下单井生产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井网越密,累积产油量和采出程度越高,但当井距小于495 m时,采出程度增加幅度降低。

根据国际油价$60 /bbl时单井钻井费用:直井$53×104/口,水平井$115×104/口,吨油操作成本$68,1 m3原油等于6.29 bbl,对水平井井距筛选。

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开发效果与经济可行性,原油价格在$60/bbl时,注采井距在495 m最优,在$80和$100/bbl时, 425 m井距最优。

4 水平井井位适应性优选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开采成本较高,要求更高的单井采油量。如果在某些区域水平井开发效果甚至不如直井,就无法实现最为经济有效的开发,故需要对水平井井位适应性进行筛选。通过对比相同井距下水平井、直井井网的单井开发效果,制定筛选标准,优选经济合理的水平井井位。

分别设计直井、水平井井网模型,其中生产井30口,注水井12口,共42口井。水平井单井产量设置为50 m3/d,根据优化结果,气顶附近水平井射开第13/15层,边水附近水平井射开第4/15层,环内水平井射开第8/15层。直井全部射开日产量为20 m3/d。在生产过程中,保持整个区块注采比为1∶1。

表2 不同井距下参数对比

图3为相同井位直井和水平生产井生产15年累积产油量对比,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与直井相比,部分水平井生产效果较好,增产幅度较大,而部分井点的水平井生产效果与直井相差不大,有部分井生产效果甚至不如直井。用水平井累产量减去直井累产量,得到了水平井的单井增油量。对于目标区,水平井生产15年平均单井累增油量为1.01×104m3,故以此为水平井筛选标准:即水平井单井增油量大于1.01×104m3时,较为经济有效。

根据筛选标准,在新区选取了10个水平井井位,部署直井、水平井混合井网,对比混合井网与直井、水平井井网开发效果。这10口水平井主要分布在直井井网控制程度差的部位,开发15年比直井多产油17.3×104m3。

图3 生产15年直井与水平井产量对比

由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关系看出,与水平井井网相比,混合井网含水率较低,水驱效率更高(图4)。以国际油价$60/bbl时为例,混合井网水平井数比水平井井网井数少20口,可节约成本近$1 240×104,生产15年、20年采出程度分别为38.9%、41.1%,仅比水平井井网低1.0%和0.8%,因此, 综合考虑成本投入及开发效果,新区采用混合井网效果最优。

图4 不同井网生产20年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5 结论

(1)水平井应尽量平行于气顶、边水布井,可减缓气顶、气窜和边水突进,动用范围更大,采出程度更高;气顶、边水能量大小决定水平井垂向位置,在强气顶附近,水平井无因次垂向位置位于油藏下部0.8~0.9处为最优;弱边水附近,水平井无因次垂向位置位于油藏上部0.2~0.3处为最优。

(2)一般情况下,井网越密、累积产油量和采出程度越高,当井距小于一定值时,采出程度增加幅度会降低。综合考虑开发效果与经济可行性,原油价格在$60/bbl时,K油藏的注采井距为495 m最优;在$80/bbl时,425 m井距最优。

(3)对于存在气顶、边水的K油藏,通过制定水平井筛选标准,优选了10口水平井井位,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合井网开发效果最优。

[1] 万仁溥. 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50–60.

[2] 丁一萍,李江涛. 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水平井油田开发技术译文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70–90.

[3] PENMATCHA V R.Modeling of horizontal wells with pressure drop in the well [D].thesis at Stanford University,California,USA 1997.

[4] DIKKEN B J.Pressure drop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effect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J].JPT,1990:1 426–1 433.

[5] OZKAN E,SARICA C, HACIISLAMOGLU M,et al.Effect of conductivity on horizontal well pressure behavior[J].SPE Advanced Technical Series,1995,3(1):85–93.

[6] 王寿平. 水平井渗流理论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学院,2002.

[7] 王德龙,凌建军,郑双进,等.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8,15(4):76–79.

[8] 张迎春,童凯军,郑浩,等. 气顶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海上油气,2012,24(S1):57–61.

[9] 廉培庆,程林松. 气顶边水油藏水平井合理布井策略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 458–6 461.

[10] 蒋明,赫恩杰,肖伟. 气顶边水油藏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J]. 石油钻采工艺,2011,33(5):68–71.

[11] 袁淋,李晓平,刘盼盼.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2015,27(1):122–126.

[12] 赵靖康,李红英,邱婷. 气顶边水油藏水平井注水可行性研究[J]. 复杂油气藏,2012,5(4):51–53.

[13] 吕爱民,姚军. 气顶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1):99–104.

[14] 饶政,吴锋,李晓平. 水平井开发气顶油藏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1):32–34.

[15] 朱志强,李云鹏,葛丽珍,等.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垂向位置确定模型及应用[J]. 石油钻探技术,2016,44(5):104–108.

下期主要文章预告

河南省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邱庆伦 等

南阳凹陷魏岗油田储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李黎明 等

沉积前古地貌对致密油藏有利储层分布的影响 陈彦虎 等

贵州黔南石炭系打屋坝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选区评价研究 苗 宝

辽东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影响 朱文森 等

不同成岩相微观孔喉结构研究 欧阳思琪 等

廊固凹陷WX0井区沙四段储层特征研究 薛 辉 等

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发育模式及油藏开发对策 路言秋 等

测试资料在火山岩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王晓蔷

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降黏技术应用分析 马 海 等

不同形式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力学分析 邓仲勋

边水油藏水平井出水位置诊断新方法 刘美佳 等

帐钩型井联X44井钻井设计与实践 徐旭东 等

TE349

A

1673–8217(2017)06–0082–03

2017–05–16

申健,工程师,1986年生,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从事油气田开发理论及应用工作。

王金旗

猜你喜欢
边水井井井距
海上调整井井槽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实践
川西海相超深大斜度井井身结构优化及钻井配套技术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春光油田稀油小砂体控水技术应用研究
某油田区块油藏水平井开发问题的研究
基于压裂效果评价的页岩气井井距优化研究
井井有型
弱边水扇形小断块油藏井网参数优化
氮气抑水增油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
低渗透油田加密调整注采井距适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