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2017-12-16 21:41黄建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遵医行为延续护理生活质量

黄建丽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按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观察组除住院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外,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电话回访、家庭随访、举行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实施延续护理1年,观察组遵医行為良好情况(91.67%)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为 (6.07±0.47)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5±0.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56±1.22)%,均低于对照组的(7.15±0.53)mmol/L、(9.56±0.82)mmol/L、(7.65±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评分为(89.12±8.34)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83.26±4.24)分、精神状态评分为(87.78±5.98)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5.38±7.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3±7.98)、(72.22±5.43)、(79.38±6.37)、(76.38±8.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提高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糖尿病; 延续护理;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111-02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在院期间血糖控制较好,出院后血糖控制失败,调查结果显示出院以后糖尿病患者能够持续性服药、自我监测血糖、坚持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定期检查的患者仅有30%左右,由此证明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力均较差[1-2],因此,医务人员在为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遵从医疗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与督察,实现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效果[3]。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对糖尿病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射阳县千秋镇卫生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诊治糖尿病患者96例,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合并有严重的脏器疾病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0~85岁,平均(63.79±11.22)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0例,初中文化程度14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例;病程2~18年,平均(10.22±5.34)年。对照组男26例,女

22例;年龄49~86岁,平均(64.04±10.98)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2例,初中文化程度1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例;病程1~20年,平均(11.04±5.52)年。两组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按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指导;观察组除实施对照组护理措施外,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相关检查,治疗(药物)及自我管理情况,详细记录在手册之中,确定该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每星期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并教育、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技巧和病情监测技能;每月进行一次家庭随访,了解其延续护理及定期检测情况;医院每个季度举行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具体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普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难治愈的特点及危害性,指导稳定病情的技巧,强调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减少一些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总的来说,就是要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务必做到低脂、低盐、低甜食,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适量高蛋白饮食。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轻胰岛细胞负荷,以达到恢复或部分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根据患者体重,换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通过此标准,选择合适的食物,热量控制期间如果患者仍感饥饿,可给与少量含糖量低的蔬菜水果,尽量不任意加减[4],兼顾糖类、蛋白质和脂类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摄食,制定一日三餐饮食处方,不仅要满足控制病情的需要,还应达到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需求。

1.2.3 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也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强度的运动,有助于使胰岛素更加敏感,降低血糖,还可以纠正脂肪代谢紊乱[5],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并不是运动越大越好,大强度的运动可降低血糖,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危险,而运动量太小,反而会使血糖升高,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运动方案,运动不能太剧烈,主要进行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平缓、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30 min。

1.2.4 病情监测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腰围、体重等指标的定期检测,讲解每个指标的意义和危险范围值,并记录,使患者和家属熟知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1.2.5 遵照医嘱按时用药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对于一些经常忘记吃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指导患者随身携带闹表或手机,并将闹表设置在每天3餐前的时间,用来提醒患者及时用药。指导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和方法,且教会其依据不同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皮下注射量。

1.3 观察指标

(1)遵医行为,包括规律饮食、合理锻炼、遵医服药、自我管理等[5]。(2)血糖指标(FPG、2 h PG、HbA1c)等。(3)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包括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100分为满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6]。(4)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差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观察组遵医行为良好患者44例(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33例(68.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96 ,P<0.05)。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FPG、2 h 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日常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一般、差分别为40例、7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33例、10例、5例。观察组护理总满意47例(97.92%)高于对照组的43例(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P<0.05)。

3 讨论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高,危害健康最大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防治重在预防,保持血糖在安全范围内尤为重要,可避免或推迟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疾病的监测等[7],但是临床发现很多的患者因不严格遵守医嘱和自停药或不进行饮食控制而引发并发症[8]。而且患者受病情及并发症影响,易滋生懈怠甚至放弃的负面情绪,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监督和护理[9],因此,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控制应受到高度重视,对糖尿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可对控制患者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延续护理是将住院护理措施进行部分延续,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依然能得到持续的健康卫生保健护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此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促进患者更好恢复[10]。在此次研究中,实施延续护理1年,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行为良好情况(91.67%)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认知性及积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饮食习惯;观察组FBG为(6.07±0.47)mmol/L、2 h PG为(8.15±0.76)mmol/L、HbA1c为(6.56±1.22)%,均低于对照组的(7.15±0.53)mmol/L、(9.56±0.82)mmol/L、(7.65±1.43)%(P<0.05),可见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护理的实施,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利于血糖控制。同时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以后日常生活评分为(89.12±8.3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3.26±4.24)分、精神状态评分为(87.78±5.98)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5.38±7.17)分,均高于对照组(80.23±7.98)分、(72.22±5.43)分、(79.38±6.37)分、(76.38±8.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延续护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长期持续的优质护理,利于疾病的控制,纠正不良行为 [11],重视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12-13]。

综上所述,根据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情况制定出院后的连续护理计划,针对护理需求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病情监测干预、遵照医嘱按时用药,保证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获得持续且完整的连续护理,使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得到良好的控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孔令磷,张红菊,丁娜,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89-191.

[2]丁盛华.出院后延续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121-122.

[3]李素秀,孙玉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94-95.

[4]陈水琴.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J].吉林医学,2015,36(7):1392-1394.

[5]王玉慧.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个性化延续护理的意义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03-204.

[6]应建英,周丽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住院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53-156.

[7]江玉蓉,谭嘉萌.延续护理對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140-143.

[8]谢利力,魏巍,宋颖,等.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393-1394.

[9]余丽芳,詹玉云,余少丽,等.基层医院延续护理服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5):37-38.

[10]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17-620.

[11]周佩如,徐玲丽,刘雪彦,等.远程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2):2021-2023.

[12]杨贵云,赵梅珍,郑超,等.基于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691-2692.

[13]刘艳飞,陈伟菊,许万萍,等.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0):34-39.

(收稿日期:2017-0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遵医行为延续护理生活质量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