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的应用

2017-12-16 00:54陈琼容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

陈琼容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急救后的病死率、预后结果、抢救所用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校分析。结果:试验组生活自理率(82.5%)、死亡率(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物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抢救时间为(21.20±8.7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5.75±1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更好地规范急救护理流程,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借鉴及应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急救阶段; 颅脑损伤; 临床路径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84-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the first aid phase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Eighty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were enroll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40) and control group (n=40).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emergency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pathways to intervene.The two groups of first aid after the mortality,prognosis,rescue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The life self-care rate(82.5%),death rate(5.0%)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plant survival rate (5.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cue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20±8.75) min,significantly less than (35.75±12.14) min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of th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the first aid stage can better regulate th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and be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First aid stag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linical path table

First-authors address:Putian City Emergency Center,Putian 351100,China

臨床护理路径(CN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更属于单病种类型质量管理服务模式[1-2],同时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其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3-4]。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图来实施急救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最终达到提高急救诊疗水平及护理效果。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相当高等特点[5-6]。院前急救又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最前沿,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7-8]。笔者以2015年endprint

1月-2016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接诊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其中脑挫裂伤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24例,颅内血肿

7例,颅底骨折7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87岁,平均(43.8±3.9)岁,患者院前急救时间为20~35 min,平均(28.5±3.4)min。患者纳入标准:(1)颅脑外伤患者;(2)GCS评分为8~12分。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高血压病史患者;(2)伴有血管畸形患者;(3)以腹部脏器多发伤为主要症状者。在急救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呕吐及呼吸异常等情况。将入院日期为单日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入院日期为双日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80岁,平均38.5岁;GCS评分8~9分患者29例, 10~12分患者11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87岁,平均39.8岁;GCS评分8~9分患者31例,10~12患者9例。两组性别、年龄、GC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患者到急诊科后办理缴费卡,通知医生,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症状并给予相关护理及检查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除常规急救护理措施之外,还采取急救临床路径护理。

1.2.2.1 成立护理路径临床专家小组 目的是为了达到有计划地实施本护理路径,建立了护理路径专家小组,责任应落实到具体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有关护理临床路径知识,对涉及到的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要求操作,需要在整个操作执行过程中,由急救中心护理部主任当质控组组长、医务科科长当质控组副组长、急救科正副护士长当委员对护理质量作出监督及评价。

1.2.2.2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院前急救临床路径 具体见图1。

1.2.2.3 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干预阶段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见表1。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急救后的病死率、预后结果、抢救所用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校分析。预后评定标准: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把临床效果分为5级。5级: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级: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级: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级: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挣开);1级:死亡。本次研究例数较少,把研究结果预后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死亡(GOS 1级)、植物生存(GOS 2级)、重度残疾(GOS 3级)、生活自理(GOS 4级和GOS 5级)。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急救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本次急救医疗服务效率、护患关系、急救效果、护理态度及院前健康教育。满意度采用100分制评分,统计分析时以得分9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9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预后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后预后结果比较

两组预后等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2,P=0.018),试验组治疗后能够生活自理比例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物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抢救所用时间比较

试验组抢救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9,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314,P<0.05),见表4。

3 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的最显著特点是时间紧迫性强,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必须严格控制院前急救时间,临床便捷护理路径应针对急救患者的特点,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最科学、最标准的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的需求[9-12]。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研究。胡青娣[9]对100例颅脑损伤急救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31.19±4.2)min,显著短于常规急救的(42.67±3.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为90.0%;而本文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抢救所用时间为(21.20±8.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5±1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7.5%;这与胡青娣[9]研究结果一致。王琴[10]研究表明,对43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有2例(5.0%)患者出现死亡,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8例(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文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琴[10]研究較为一致。

总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救阶段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在有预见性及一定计划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开展一系列护理行为,使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不仅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而且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合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更好地获得抢救时间。护士在急救阶段按护理路径要求对患者实施护理时,需注意如果出现路径中尚未规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首先必须保持冷静,切记手忙脚乱,对于发生意外情况需按常规抢救措施进行处理,并在完成后对意外情况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记录和分析,为今后护理路径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有用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佳翠,贾锋.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323-2324.

[2]刘晓辉.系统化护理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1-132.

[3]吴薇.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护理学杂志,2012,31(9):1656-1657.

[4] Seguen V,Jaffrelolot M,Guillard E,et al.From emergency services to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the role of the nurse in neurosurgery[J].Soins,2012,57(763):38-42.

[5]锋蔚,孙彩虹.1例股静脉置管拔管后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127-128.

[6]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7]姜秀霞,陈秋兰.急诊护理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8(9):2276-2279.

[8]周伟英.重症颅脑损伤者的ICU监护和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8-79.

[9]胡青娣.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8):142-145.

[10]王琴,蔡新霞,王娇.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急救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4):441-444.

[11]鲁琴.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953-954.

[12]许春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5):1025.

(收稿日期:2017-07-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