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不同剂量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影响

2017-12-16 16:56欧长福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欧长福

【摘要】 目的:探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注射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骨科70例行PKP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1~2.5 ml)、常规剂量(2.5~5 ml)、高剂量(5~7.5 ml)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VAS和ODI评分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 d、随访末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高,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3个月及随访末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00%,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和高剂量组的40.00%和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中小剂量骨水泥亦可获得相当的复位效果且渗漏率低,故在临床PKP术中建议应用小剂量骨水泥。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37-0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用于治疗OVCF的微创手术[1],已经被众多研究证实是治疗OVCF疗效确切且比较成熟的微创术式。但是PKP术中骨水泥用量尚无统一标准,尚存在争议。本研究笔者对比分析PKP术中注射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OVCF的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遵循自愿原则,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前提下前瞻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世界卫生组标准且经骨密度仪检测后骨质疏松症明确诊断[2];(2)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符合椎体新鲜压缩骨折;(3)患椎X线、CT、MRI检查和查体相符合,CT扫描伤椎椎体后壁完整,MRI检查无神经脊髓受压。排除标准:(1)椎体囊性或肿瘤、结核、血管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2)伴椎弓根损伤或者峡部不连;(3)AO分型A3型以上的爆裂性不稳定骨折,需行内固定或植骨使脊柱恢复序列及稳定性者;(4)丧失超过80%椎体高度的压缩性骨折。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法,根据术中骨水泥用量将其分为低剂量、常规剂量、高剂量组,低剂量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5~88岁,平均(72.28±4.36)岁;病程5~18 d,平均(9.86±2.35)d。常规剂量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6~86岁,平均(73.05±4.38)岁;病程4~16 d,平均(10.02±2.34)d。高剂量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5~87岁,平均(72.38±4.46)岁;病程4~18 d,平均(10.12±2.35)d。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髂前上棘和胸骨柄水平垫俯卧架保持胸腰椎过伸位,悬空腹部,调整C臂机在正位透视下椎体上下终板呈一线影,可清晰显示病椎椎弓根椭圆形投影时,准确定位伤椎并做好标记。C型臂透视引导下经正位椎弓根外上缘(左侧10点位置、右侧2点位置)与矢状面成15°~20°夹角经皮穿刺,侧位显示针尖到达椎弓根前部,正位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的内侧缘,继续钻入2 mm后拔出针芯,将扩张器套入后沿着导针扩张组织,直达椎弓根,取出扩张器。将精细钻头经套筒进入通道,让其和椎体前壁距离至少5 mm。插入球囊并加压(<200 psi),通过高压泵注入造影剂,拔出球囊,注入骨水泥,低剂量组注射量为1~2.5 ml、常规剂量组注射量为2.5~5 ml、高剂量组注射量为5~7.5 ml,在正侧位X线间断透视监控下注射,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外渗透,则立即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后拔出穿刺针,缝合包扎或不缝合直接包扎。术后第1天常规卧床休息,术后第2天可在腰围保护下进行行走练习,术后2周拆除伤口缝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术前、术后侧位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Oswer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从疼痛、单项功能和个人综合功能三个领域10个项目评价,每项目得分0~5分,得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三组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2 d、随访末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高,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不同时点ODI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1、3个月及随访末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及随访末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x

2.3 三组患者PK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3571、6.1442,P=0.0206、0.0132),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232,P=0.7256),见表3。endprint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措施为卧床休息、佩戴胸腰支具、理疗及镇痛药物治疗等,其效果并不显著,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还可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4-5]。PVP、PKP等微创手术的应用克服了保守治疗和开放性手术的诸多缺点,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势[6],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在OVCF患者中推广和应用,故本次入选患者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均采用PKP术。

表1数据显示,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提示PKP术中体位和手法复位可部分恢复椎体的高度和Cobb角,球囊在椎体内撑开后通过机械力让压缩的椎体得以恢復部分高度及Cobb角,同时高压泵通过骨水泥将推注力传导至椎体内部,撑开已被压缩的骨小梁,此结果和陈升浩等[7]报道的结论一致。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刺针道、椎间盘、椎旁静脉、脊柱旁软组织渗漏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因存在机械压迫和刺激,可能会导致远期椎间盘和软组织退变,而静脉内渗漏则可致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椎管内硬膜外及椎间孔渗漏可损伤神经根和压迫脊髓,需手术减压[8-10]。本次研究选择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且无神经受损症状患者,正确穿刺、在面团期注射骨水泥等,有效避免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同时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和高剂量组,提示降低骨水泥注射量可有效预防术中骨水泥渗漏,进而有效预防远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苟永胜等[11-12]报道的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PKP术中应用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水泥剂量越大复位效果越显著,但是渗漏率高,小剂量骨水泥亦可获得相当的复位效果且渗漏率低,故在临床PKP术中建议应用小剂量骨水泥。

参考文献

[1]贾璞,费琦,李锦军,等.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相关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2(6):153-156.

[2]钱玉强.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43-45.

[3]印平,马远征,马迅,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6):643-648.

[4]薛祥云,左小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2):4094-4096.

[5]麦合木提江·穆海麦提,祝少博,李景峰,等.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与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2):3551-3559.

[6]于振和,李东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21(6):555-557.

[7]陈升浩,彭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3):192-194.

[8]樊庆凯,龚维明,宁斌,等.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11):73-76.

[9]张子玉,曹立新,范桂红.PKP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首发病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5,35(10):2757-2758.

[10]毋崇岭,陈文华,王新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4):371-374.

[11]苟永胜,李海波,何小翠,等.骨水泥注射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473-476.

[12]黄卫国,李玉民,海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2):105-109.

(收稿日期:2017-0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