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恒言曰“才情”,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慈母情爱赤子,自有能鞠赤子之才;手足情卫头目,自有能捍头目之才。无情于民物而能才济民物,自古至今未之有也。小人于国、于君、于民,皆漠然无情,故其心思智力不以济物而专以伤物,是鸷禽之爪牙a,蜂虿之芒刺也b。才乎,才乎!《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c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不然,但取己所明而已,但取己所近而已。
(《默觚·治篇》)
注释:
a 鸷(zhì)禽:猛禽。
b 蜂虿(chài):蜜蜂毒虫之类。
c 此句出自《诗经·邶风·谷风》。
大意:
人们有一句俗话叫“才情”,才华生于情感,从未见过无情而有才者。慈母发自内心地疼爱她的幼儿,自然产生了抚育教养孩子的才能;人的手足出自本能地护卫头部和眼睛,所以产生了捍卫头目的能力。对民众毫无情感而能够以才华济世的,从古到今都没有这样的人。小人对国家、对君主、对民众,都是冷漠无情的,他的心思智力,不是用来济世,而是专用于伤民,就像猛禽的爪牙、毒虫的尖刺一样。才华啊,才华啊!《诗经》说:“民众若有危难,不惜一切地施以援手。”
不了解一个人的短处,不了解一个人的长处,不能发现一个人长处中的短处,不能发现一个人短处中的长处,那么就不能合理地使用人,也不能很好地教育人。用人,要用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育人,要成就他的长处,帮他改掉短处。只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短处,才能帮助别人改掉短处;只有不倚仗自己的长处,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否则,只能得到自己眼前看到的,只能得到自己所接近的。
【点评】
魏源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急剧衰败、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面对内忧外患,诗人龚自珍大声疾呼:“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思想家魏源则以系统的论述,表达出内心的强烈期盼,那就是:希望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济世救民。他的人才治国论,集中反映于《默觚》等著作里。
第一选段中“未有无情而有才者”的论断,不能不令我們想到林则徐,这位被魏源盛赞的民族英雄(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西变以来,惟林公守粤,不调外省一兵一饷,而长城屹然。”)。林则徐一生事迹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确实印证了魏源的判断:正是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使得他纵然身遭不公,仍初心不改。国家若想屹立不倒,必须以林则徐这样情深而才具的人才为支柱,而“有才无情”的小人当道,则会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反观当时,朝堂之上,战阵之前,禄蠹丛生,大厦倾覆确实只是早晚的事。
第二选段,包含着几层意思:首先,用人用长,这是历代善于用人者共同的经验,而进一步提出“长处中的短处”与“短处中的长处”并存,就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唐太宗曾提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帝范·审官》),“智者”之谋、“愚者”之力、“勇者”之威、“怯者”之慎,都是在某些场合下利于成事,而某些时候又不太合时宜的,如何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十分考验决策者的“知人”功夫。其次,欲“用人”必先“知人”,欲“教人”,也必先“知人”,要了解他人、教诲他人,不妨先从了解自身开始,毕竟人性相通,在非极端情况下,一般人的意愿行为,并不太难猜测并做出预判,这来自于“推己及人”的古老教诲,也暗藏着“自以为非”的谦退精神。最后,就是用人教人的过程,也是自身认知领域得到拓展的过程,避免囿于成见、防止错失良才,用人教人者,宜时刻自警自省。(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