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湖南特色,5年内卫星应用产业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
——《关于促进湖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发布
编者按:2017年1月21日,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促进湖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本刊刊登如下。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43号)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4〕72号)等相关要求,加速以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建立卫星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卫星应用系统集成及信息综合服务产业链,培育和壮大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计划执行期至2020年。
卫星应用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等三大板块。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卫星系统走在了世界前列。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既是支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服务制造强省。航天产业在世界主要国家得到高度重视,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航天装备制造、航天发射和航天技术的地面应用等。卫星应用是航天技术地面应用的主要内容,占航天产业规模70%以上的份额。预计到2025年,全国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促进两化融合。卫星系统是一国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使信息技术从地面发展到空中,从平面网络发展到立体网络,是互联网产业的一次重要升级,也因此孕育了一批新的业态,拓展了信息产品消费空间。
3.助力经济发展。卫星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卫星导航和授时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国防建设、装备制造、各类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精准度,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远洋渔业、电力、银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改变了部分传统产业的整体面貌。
4.提高治理能力。卫星导航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治理、城市规划、防灾减灾、水利、退耕还林、农村土地流转等领域,能够高效获取相关信息、准确监测相关领域全局状态,因此能够显著提升相关领域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
1.引导发展方向。湖南卫星应用产业起步时间不长,仍处在产业发展初期。力争利用5年时间,进一步结合湖南特色,梳理和明确湖南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既具有湖南特色、又与全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相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
2.夯实发展基础。依托国家高分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地理信息产业园、中电软件园、岳阳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等基础平台,在已经起步的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导航终端、导航应用示范、地理测绘、农村土地确权等卫星应用产业领域,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经过5年努力,为产业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3.壮大产业规模。力争5年内在全省培育100家以上的卫星应用规模企业,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的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形成50个卫星导航典型应用解决方案和50个卫星遥感典型应用解决方案。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四省市的卫星应用产业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省(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较快,一直紧跟沿海发达地区的步伐,有一定发展基础。
1.有科研优势。国防科技大学的人才技术优势是湖南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最有力的支撑。卫星应用产业相关的技术,包括北斗核心芯片、天线、终端、遥感影像处理平台、基础应用软件等,国防科技大学均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团队从事相关研究;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也在各自特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应用研究。
2.有平台支撑。目前,省内已经建设了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地理测绘湖南CORS网、卫星导航技术检测中心、湖南无线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基础平台;依托中电软件园建设了长沙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依托岳阳临港新区建设了湖南省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简称岳阳卫星应用产业园)。
3.有示范带动。自2011年开始,我省(湖南省)先后承担了总装备部支持的邮政物流、工程机械、环洞庭湖城市应用、客运和危险物运输、林业生态监测、长株潭交通路网规划等国家卫星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导航终端推广安装量已经超过8万台套。启动了基于高分遥感技术湘江流域水资源监测研究和“一湖四水”遥感监测论证。
4.有产业基础。在示范工程的带动下,省内已经形成了一批从事北斗卫星应用和高分遥感卫星应用的专业化企业,湘邮科技、长城信息、岳阳国信军创、中森通信、海格通信、北云科技、中科星图等一批企业迅速成长壮大。2015年,全省卫星应用相关企业已超过30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
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基础,重点扶持、促进集聚,优化环境、完善服务”的原则,以服务制造强省建设为主线,以应用示范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拓展卫星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争能够在部分领域引领全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兼具标准制定、高端研发、产品制造、公共服务和应用示范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未来五年着力推进10项具体任务。
1.建设和完善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地面增强网。争取国家支持,在省内123个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基准站(CORS)的基础上,通过设备替换升级,建设和完善基于北斗系统的卫星地面增强网,使省内卫星定位精度由10米级精确到厘米级,在全省境内具备用北斗系统替代GPS系统的能力。
2.建设和完善国家高分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在现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拓展中心的服务能力。形成实时连接国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获取卫星数据的能力;建设云服务平台,实现时空信息的共享交换,具备为政府部门、行业应用、空间信息应用企业和公众提供平台化动态监测及时空大数据服务的能力。
3.建设和完善卫星应用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建设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导航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基于高分对地观测系统的卫星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省内龙头企业,建设5~10家卫星应用技术领域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湖南无线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机构,建设卫星应用产品检测服务体系。以此为基础,择优选择1~3家企业,建设省级国防重点实验室,开展军用北斗导航产品和数据产品的研发,推进卫星应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4.培育形成卫星应用企业集聚区。重点支持长沙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和岳阳卫星应用产业园建设,引导卫星应用企业向长沙、岳阳两个园区集聚。支持长沙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建设卫星产品检测中心、电磁兼容实验室等试验平台;鼓励符合国家军用标准要求的环境试验平台开放共享和军民融合创新中心,为军用卫星应用终端提供全面检测服务。支持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北斗卫星导航与地球空间信息服务中心、北斗产业创新技术孵化基地,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及技术孵化体系;积极对接央企,力争引进1~3家国内知名企业在产业园区设立研发总部,形成完整的产业共生发展态势。
5.继续推进国家级卫星应用示范工程。继续推进“两客一危”车辆(旅游客车、长途客车、危险物品车)、工程机械、邮政物流、洞庭湖城市等北斗应用示范,按国家批复要求完成全面示范任务;启动林业生态监测、“一湖四水”流域高分遥感监测示范、湘西重点地区路网动态监管等领域示范,突破多云多雨地区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6.制定卫星导航和高分遥感典型应用解决方案。抢抓北斗重大专项和高分遥感重大专项的示范机遇,在航运、农业、商务、交通、林业、减灾等重点领域及环洞庭湖地区开展示范应用,选择数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形成基于北斗导航技术和高分遥感技术在各行业、各区域的典型解决方案和标准体系。
7.扩大全省卫星应用示范领域和范围。实施卫星应用的大众工程和安全工程,以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逐步推进北斗导航、授时和高分遥感的规模化应用。
(1)卫星应用示范城市(县)建设。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基础设施沉降情况、城市道路网络、城市污染源分布、城市绿化现状、城市旧城改造、城市违章建筑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为我省(湖南省)“两型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预测服务,研究并提供“两型社会”试验区边界、内部结构及区域土地利用、大气、水、土壤、点源(面源)污染等方面的变化信息,分析试验区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空间数据支撑。重点支持1~3个卫星应用示范县(县级市)的建设。
(2)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及水旱灾害防治。以洞庭湖及四水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突破关键技术,完成高分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模型及监测软件研制,建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水利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监测、评价和管理、水旱灾害监测、湖泊环境、河湖治理等),形成适用于洞庭湖区并能推广到其他湖泊的典型的高分遥感水利应用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形成基于高分遥感水利业务应用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3)耕地遥感动态监测和粮食安全预警。实现对耕地、作物播种面积的连续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作物播种类型、数量、长势和灾害等情况和产地环境(主要是耕地)质量状况;结合估产模型估算粮油果蔬等主要作物产量,分析粮食(食物)安全状况;根据湖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有色金属矿床边深部高分辨率遥感精确找矿。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直接获得关键区域地表特征信息,结合地质成矿理论分析和图像信息,提取隐藏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信息。以高分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野外调查,对地质、物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探索卫星遥感在地质勘查应用中的快速高效新方法。
(5)湖南省交通运输物流大通道经济社会效益评估。利用大范围、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对比交通线路建设前后沿线人口、经济总量、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变化情况,对省内高速公路网沿线和铁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资源及生态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高速公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6)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形变监测。利用高分遥感和卫星导航技术,融合气象、地质、水文等信息,针对桥梁、路域边坡、路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开展持续性的形变监测;识别坍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事故易发点,排查分析全省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统计分析灾害规律,为灾害预防及日常养护提供辅助支持,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响应能力。
(7)路网健康状况遥感检测与评估。通过高分遥感技术获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健康状况信息,依靠地面光谱测量和特征提取手段建立路面光谱特征数据库,构建沥青路面光谱特征提取与识别的新技术方法,从而形成沥青道路健康状况遥感检测与评价新模式,为基于遥感信息的辅助交通设施管理与维护提供新技术途径。
(8)森林资源辅助调查和生态评估。利用高分遥感技术快速识别森林树种、树高、林地砍伐和人畜破坏、有害生物破坏等信息,建立森林郁闭度、蓄积量等计算模型,为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管理、森林防火与应急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8.扶持卫星应用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开发制造。研发制造基于卫星应用、满足智能化需求的各类芯片和终端产品,推动北斗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手机芯片商合作,研发与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相结合、基于北斗的手机芯片及智能化系统芯片系列;加大民生领域应用芯片和智能终端研究,推出基于北斗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智能服务终端。加强多云多雨地区遥感处理、分析和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加强针对性载荷、遥感采集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国防科技大学HiGIS技术在湖南产业化。
9.培育和壮大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围绕北斗产业链和高分遥感产业链建设,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择优选取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北斗卫星芯片研制、智能终端制造、卫星数据采集存储、北斗应用和高分遥感应用服务企业龙头企业。
10.组织产学研用金对接。以每年5月举行的中国北斗导航年会为平台,组织省内卫星应用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和服务成果展示,加强企业与用户的对接、企业与银行基金等投资人的对接,为企业搭建资本、技术、应用的桥梁和网络。
1.理清产业边界,规范行业统计。在推进卫星应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尽量明晰卫星应用产业的范围,为制定和实施相关扶持政策、规范统计口径奠定基础。规模较大、经营范围较广的大中型企业,若相关卫星产品和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0%,视作卫星应用企业,享受相关卫星应用的产业政策。围绕初步界定的产业边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可行、实施高效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案;联合省市统计部门,定期对卫星应用企业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引导企业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
2.定期沟通交流,加强组织协调。以湖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2011年在原省国防科技工业局设立)为基础,具体协调和指导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措施,积极申请国家支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重大专项,推动产业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与实施,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立专家顾问组,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研究分析省内外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加强全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提供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评审、验收、评奖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3.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支持力度。争取省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省本级支持工业发展的制造强省、军民融合、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增加对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卫星产品和数据的应用。健全和完善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法规、规章,加快推动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等立法工作,完善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政策。研究制定开拓卫星技术领域信息消费的政策措施和整合卫星数据资源的政策措施,以政府财政支付的各类卫星信息数据,应在统一时空基准下加入时空标识,统一存放,满足信息化深度服务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转自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