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年勇
2017年6月30日,人社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设立第三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的通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荐的百色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专家服务基地获批为第三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自2013年11月广西建立首批专家服务基地以来,累计建立了三批共14个广西专家服务基地,在获批建设的依托单位中,区直单位2个,北部湾经济区各市9个,北部湾经济区外相关市3个。至此,广西14个广西专家服务基地已有3个获批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另外两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分别是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专家服务基地和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家服务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广西专家服务基地为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砥砺前行。
一、广西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发展成效
(一)招才引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先后建成了14个专家服务基地,各基地根据不同载体的需要,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开展服务活动。
百色工业园区自成立专家服务基地以来,累计组织开展15次专家服务活动,邀请专家教授120人次服务企业56家,培训企业员工约4000人,各类专家团队协助园区企业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园区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升到15%。
桂林高新区专家服务基地通过柔性引进专家智力服务企业,累计开办“清华总裁高级研修班”26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辖区内企业高管及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开展巡回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近万人,同时通过举办各种人才沙龙、创业回桂等引才聚才特色活动,吸引人才入桂创业,目前已有40多位各行业人士携项目资金入园创办企业29家,园区匯集了各类人才3万余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自治区特聘专家、漓江学者等自治区级、市级人才85人。人才的汇集,有力地推动了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
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专家服务基地通过柔性引进专家智力和技术,形成“组织一批服务活动、激活一批创业群体、带动一批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聚合效应,创业主题活动受益人数超过5万人次,帮助入驻广西众创基地的小微企业解决初创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初创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共协助小微企业申请专利106项,入驻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6000多人就业。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柔性引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中心主任管运涛、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黄文宪、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余柏椿等2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引领和推动广西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交通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建筑三维信息管理BIM技术、建筑产业化、医疗建筑、城市设计、特色小镇设计等领域的新技术和关键技术。
(二)利用基地平台优势,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
百色工业园区与中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并建成园区产学研合作展示厅;来宾高新区坚持“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与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合作项目达30多项,同时在平台建设、技术支撑、课题申报、产业培育和企业孵化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与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协同育人、协同创新”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育计划,累计进入9所广西高校开展了20场新媒体运营、“互联网+技术应用”等主题的创业辅导活动;玉林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三农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广州市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现代高效农业、休闲旅游和健康养生产业的研究合作,打造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与转移平台。其他专家服务基地也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三)加大基地经费投入,增强基地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在批复成立专家服务基地之初,每个新建基地都会获得自治区财政支持的相应的配套启动资金,除此之外,各基地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如百色工业园区自2015年成立基地以来累计投入480万元,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专家服务和园区产学研工作等方面;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自筹273万元,用于留学回国人员众创空间运营、广西众创基地运营服务和广西众创空间联合会创业服务等;桂林高新区在自治区配套专项经费的基础上,2014年、2015年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00万元专门用于基地专家服务等各项人才工作,2016年和2017年又将每年辖区财政收入的1%作为基地人才工作经费。从各基地自觉筹措经费加大经费投入看出基地依托单位对基地的重视、对人才的渴望。
二、广西专家服务基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高层次人才紧缺
一是缺乏有一定经验的创业型人才和创业机构运营管理人才。二是缺少相关领域一流学术技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研究团队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三是缺乏一支实战经验丰富、行业资历深厚的创业导师队伍。目前,绝大多数基地都是通过柔性引进专家开展相关的指导服务活动,但往往是饮鸩止渴,不能长久发展。
(二)经费短缺
部分行业和领域由于本土专家较少,开展相关专家服务活动只能依赖区外甚至国外专家,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难以支撑开展常态化的专家服务活动。
(三)引才留才用才平台不足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留才用人平台不多,个别地方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较突出,创新创业环境和薪酬待遇对高精尖人才缺乏吸引力,人才环境有待改善。
(四)社会公信力不强
由于部分企业、单位或个人对专家服务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对专家服务基地提供的智力支持和帮助存在疑虑或片面认识,在实施专家服务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区内专家数据库
做好各行各类专家的分类统计,为基地提供专家名录。
(二)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探索多平台融合发展,建立人才引进的长效激励机制,刚柔结合,改善引才留才环境,提升人才待遇,对重点紧缺行业给予倾斜和扶持,尽最大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
由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每年向各个专家服务基地拨付资金用于开展各类专家服务活动,将专家服务活动向大众化、常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和鼓励相关单位和基地合作,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四)加强专家服务基地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专家服务基地取得的新经验、新成就,以点带面,辐射行业,吸引高层次人才与企业参与基地的建设管理。
(五)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对专家服务基地的认识
精心编制专家服务基地宣传手册,免费向企业发放,逐步将文明服务、主动服务、承诺服务、亲情服务、高效服务等服务方式和理念引入专家服务基地,不断提升专家服务基地的公信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