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追寻着
——记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吴维煊

2017-12-14 13:26:22郑昕郁
江苏教育 2017年60期
关键词:技术学校宿迁经贸

郑昕郁

【个人档案】

吴维煊,1997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师,教授。先后获得宿迁市学科领军人物、宿迁市专业(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建市20周年最美教师、感动宿迁教育十佳人物、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宿迁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为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数学中心组组员、江苏省职业教育学测研究组成员。

幸福地追寻着
——记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吴维煊

郑昕郁

2017年6月14日,记者如约来到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吴维煊所在学校。进入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刻的四个大字“德艺双馨”,记者暗自揣测这四个字在吴维煊身上将如何体现。这样思索着,很快就看到了她,她一身素裙,没有过多的言辞和寒暄,但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没过一会儿,采访对象之一——吴维煊20年前的学生来了。他一脸的兴奋和感动,急着去和自己的老师握手问候,显然,二人感情至深,记者注意到这个“老”学生眼里是有泪花的。采访还未开始,二人在一旁愉快而有些激动地交谈着。记者发现,吴维煊不太喜欢谈自己的荣誉,但是对学生,她是百谈不厌的。

追寻“伊人”——享受过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处沈晓昕老师说:“我觉得吴维煊老师就像《诗经·蒹葭》中的主人公,不论人在何方,不论结果如何,始终努力追寻自己的‘职教梦’,追寻心中的那个‘伊人’,而且把追寻的过程作为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和吴维煊一同被评为副高职称的人中,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职业学校职业生涯的顶点了。但是,吴维煊始终把对职教的思考作为自身独特的生存方式,努力追寻并践行先进的职教理念。支撑吴维煊不断前行的是她的进取心。她说:“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是太理想,但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未来职业教育一定有好的前景。作为教师要有信念,自己要认可自己,不能停滞不前。”今天,吴维煊已经成为所在学校唯一一位教授,而这和她的“职教梦”是分不开的。正如吴维煊所言,教书育人是她一贯信奉的,对这一过程的追寻,她很是享受。她说:“如果当时学校不转型,也许我也就不会取得这些成绩。在自我前行的道路上,真的不知道结果如何,只是这个努力追寻的过程很重要。”事实证明,这样的追寻,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亦师亦友亦亲人——彰显母爱情怀

吴维煊20年前的学生陈少春,现在已是沭阳县悦来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他说,吴老师是他1994年在沭阳师范(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读书时的班主任,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但是每当回忆起沭阳师范的学习生活,回忆起吴老师,他心中总是充满感激之情。有一次,陈少春生病了,是吴维煊天天用自行车带着他,陪他去县人民医院输液,直至他身体痊愈。陈少春说,每当看到吴老师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母亲。那时,吴老师经常教导他们,在校要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到社会上工作时,要用知识、做真人、做真事。受吴维煊的影响,如今的陈少春作为教师,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好教师会影响几代人”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吴老师很疼我们,像母亲一样关心我们”“吴老师虽然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是她就像班主任一样”“吴老师很注重教我们做人和做事,当我们‘不听话’时,她就拿以前她带过的学生激励我们,告诉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得最好”……这是吴维煊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对她质朴的评价。已经身为教授的吴维煊,仍然很喜欢教学工作,这学期是每周八节课。她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帮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喜欢她,在办公室她经常被学生围着,是学生忠实的倾听者。是呀,这样的教师怎能不让学生喜欢、尊重?她是这些孩子的老师、大朋友,有时甚至更像他们的亲人。

二十几年过去了,吴维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理念并未改变,学知识、学做人做事是她教导学生的一贯准则;二十几年过去了,学生对她的评价语几乎臻于一致——亦师亦友亦亲人,这也是一般教师很难做到的。

她是“智库”——引领最重要

“吴老师性格乐观,乐于助人。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能从她身上汲取到正能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刘宗宝如是说。吴维煊做过全校女生辅导员,这项工作需要与学校各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工作过程中她发现了学校管理中的弊端,并举一反三进行深入思考,最终形成文字,引起学校管理层的关注。她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若干良好的管理借鉴,正如校长刘宗宝所言,“吴老师是我们的宝”。

对于青年教师,她注重思想和方法的引领。吴维煊说,对这些教师的帮助,她不会细到告诉他们具体怎么做,因为她不想抹杀教师自我,限制教师发展空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吴维煊每次外出开会或参加活动,回来后都会第一时间把自己所思所想所得分享给学校教师。2017年,吴维煊作为江苏省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的评委,比赛结束一回来就非常及时地将比赛相关情况及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这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对此我们也很是感动。”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宋秀明如是说。同时,她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学校三十多位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五十多名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

思想和理念上的引领,会让教师走得更远。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吴维煊就是学校和教师的“智库”,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理念的点燃和思维的点拨上,而这种价值的发挥恰恰是吴维煊的独到之美。

“我”要坚守职教岗位——始终如一

吴维煊坚守讲台30年,她淡泊名利,以教书育人作为毕生追求。她说:“课堂教学是教育的载体,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学情,吴维煊对这些学生是有严格要求的:每个学生首先要跟上学习节奏,掌握数学必备知识。她要求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还采用让学生办数学手抄报等形式,锻炼他们的能力。她淡化分数,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2005年,她成立“数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实验室,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深入研究数学能力对个人能力与素养的影响。该实验室取得的良好教学成果,在全市引发学习热潮,促进了区域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吴维煊说:“其实,做一辈子职教教师很好。既然教学生,就要对他们负责。”她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她对职教教师岗位的坚守,尤其表现在30年来始终如一的教育言行举止上,她培养了一批批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学生。20年前的学生和她现在的学生的“相遇”,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995年,学校领导计划提拔吴维煊做教务处副主任,但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认为,做领导干部,要有思想和方法引领能力,她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做得还很不够,重点是——她更喜欢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教师。吴维煊结合当前社会环境,有些担心地说:“现在‘官本位’思想氛围比较浓厚,很多教师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职务,外出是很丢人的。于是,一些人即使本意不想做领导,也要尽力谋个一官半职。”吴维煊曾就这一现象发表文章《教而优则仕是对教育的制约》,她认为这种奖励和安慰是把双刃剑,对教师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吴维煊所具有的这种深厚的教师责任感,不禁令人多生几分敬佩之心。

她对教师岗位的坚守,使她更愿意以科研和写作作为自己发声的方式,思考是她独特的生存方式。她站在学科教学的前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成果,她的研究成果《基于联系数不确定分析的随机模糊决策》在全国集对分析学术研讨会上观摩推广;《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促进零适应期就业创业的研究》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果观摩交流,社会反响良好;《区间数特性集对分析在多指标决策中的应用》被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应用……她以丰硕的成果和对职教教师岗位的坚守感动学校、感动宿迁教育,甚至感动江苏职教领域。

不知不觉,采访结束了,但是吴维煊前行的脚步不会停下。“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终点,所以只要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一切顺利,便是成功。”已“知天命”的她,将以对职教事业独有的情怀继续坚守、追寻她的“职教梦”……

采访对话

记者:据了解,您来职校前曾在普教系统工作,刚到职校您是如何适应的?

吴维煊: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是沭阳师范,那时因为能进入沭阳师范的都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所以感觉还好。但2006年转为职校后,生源变化很大,当时很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我觉得,这种状态肯定不行,所以首先在心态上进行调整,从理念上逐步认识职业教育。在转型危机下,我不仅没有懈怠,反而更努力。有时我也在想,或许当时学校不转型,我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这种危机意识促使我不断进步的。

记者:据了解,您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儿,您是如何引导她的?

吴维煊:人与人之间很多差距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差距。女儿受我的影响很大,对她我说得很少,我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很多事情,孩子是看着父母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尊重她的选择,没有给她过多干涉,但是帮助她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很重要。

记者:作为资深的职教工作者,您对职教有什么期盼?

吴维煊:希望职教能重视优秀教师的培养。其实,把钱花到教师培养上就是花在学生身上。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肯定是好的。

另眼看他

吴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可以说,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是在她身上看到的最亮的闪光点。吴老师是我校的宝贵财富,我们会对吴老师继续培养,我们支持她走出江苏,走向全国,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刘宗宝)

我觉得吴老师身上有“四美”:一是“追寻之美”。不论周围环境如何浮躁,她始终能不计结果地去追寻那个“伊人”。二是“智库之美”。吴老师的价值在于给人理念的点燃、思维的点拨。三是“坚韧之美”。最令我佩服的是她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她的成功正是源于这种永不放弃的态度。四是“发现之美”。吴老师能从平凡之处发现不平凡,她的科研立足草根,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处 沈晓昕)

她工作认真、严谨,很是敬业。她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早晚看书,并做读书笔记。她做事计划性很强,而且坚持按时完成。周末聚会等活动她一般是不参加的,她说这太浪费时间了,不如在家看看书,完成自己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做到工作和生活两不误。(吴维煊老师的丈夫 苏银成)

G715

D

1005-6009(2017)60-0068-03

猜你喜欢
技术学校宿迁经贸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华人时刊(2022年17期)2022-02-15 03:07:54
CLASS STRUGGLES
汉语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3:06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教育(2020年2期)2020-03-02 09:39:06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48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宿迁,宿迁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