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义
生本发现:学习悄然进行时
——以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为例
王正义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习得必须由学生自主建构。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字,教师可通过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自主探究,深化交流讨论,升华新学知识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的真正发生。
探究学习;生本发现;经历过程;真正发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习得必须由学生自主建构,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字,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概念,于倾听思索间提升认知,使知识的学习或建构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完成。本文,笔者以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为例,试谈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
出示学校的艺术活动图及表格(单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四张统计表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单式统计表。你能根据这4张统计表抢答以下问题吗?(1)古筝小组男生有多少人?(2)葫芦丝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哪个小组男生最多?(4)这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通过刚才的抢答,你感觉怎样?
生:不方便。
师:怎么不方便了?
生1:我认为表格太多了。
生2:第3题比较费时间,要看四张表格才能得出答案。
生3:第4题比较难,先要找到相应的数据,然后计算,才能得出人数。
师:这4张统计表中所反映的信息是分散的,有时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有时要计算,这很不方便。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合并。
师:对!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再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出示四张拼在一起的统计表)这样合并在一起行吗?
生:这样简单地拼接还不行,必须进行有机地整合(生提出合并的方法)。
师:这样合在一起呢?
生:感觉编排得合理些了,但还有重复的。
师:那我们再将重复的去掉!现在老师设计了这张统计表,能把上面的四张统计表合并到一张表上,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发现式学习,强调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体验。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识记现成的知识和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参与、体验和经历知识发现的每一步,即让学生在数据统计与分析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其结构特点、能用复式统计表表达所收集整理的数据,并能简单分析数据,说明数据所反映的简单事实。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比4张单式统计表的异同,设计抢答活动,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1.自主观察,认识结构。
教师出示合并后的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完成第一项“自主
观察,认识结构”。(展台切换到学习单)
实验小学五年级乐器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由______、______和表格等内容组成,表格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表头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横栏对应的是表头中的______,竖栏对应的是表头中的______,数据栏对应的是表头中的______。
(3)你知道表格中“总计”表示的意义吗?
2.细心填写,分析数据。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请同学们将4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到复式统计表中并据此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2)这张统计表和上面的4张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与上面4张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教育家杜威早就明确地指出:知识不是商品,它不可能直接以买卖的形式从这个人手里变为另一个人所有。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师送给学生多少东西,而是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支持者。由此,笔者先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后,再引导学生自主填写并分析数据,开展独立的探究活动,在亲力亲为的学习实践中,真正理解、习得并创造知识。
1.第一层次的交流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已经初步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哪个小组能为大家汇报展示一下?
展台展示学习单,学生指着屏幕上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汇报。
生1:通过刚才的自主观察,小组交流,我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复式统计表是由……,表头包括……,我还知道总计的意义表示男女生一共的人数,小组的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2:总计的意义还可以表示四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同学们同意我的意见吗?
生3:总计表示一共的人数,男女生一共的人数或者四个兴趣小组一共的人数。
师:同意刚才几个小组的汇报吗?我们再一起对着屏幕认识一下复式统计表。
(师演示课件,生汇报讲解)
师:这就是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集体完善板书)
2.第二层次的交流汇报。
师:请各小组交流刚才数据的填写过程以及相关问题。(小组交流)
师:谁能上来汇报自己的数据填写情况?
生1:我先根据4个单式统计表分别将4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填到相应的复式统计表中,再分别算出每个兴趣小组合计人数以及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总人数和女生总人数,最后用男生总人数加女生总人数算出总计人数。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是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得到总计人数。同学们同意我的意见吗?
师(课件演示):我们先将4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有序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再分别算出男、女生总数,最后填总计。总计既可以把男女生总数相加也可以将4个小组人数相加,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建立平衡的生本系统,充分拓展学生个体自主体验的广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本课在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小组成员互动交流、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教师由主导者转变为一个辅助者,将课堂的时空留给学生,充分满足学生的成长欲望和内在需求,从根本上启动他们求知的内驱力,让他们在探究交流中发现、建构新知,使学习真正发生。
师:我们班小力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制成了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生1:昆虫的物种数目最多。
生2:我国的哺乳类、鸟类和鱼类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超过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不足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生3: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不足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生4:是什么原因造成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持续减少?
生5:我们该如何保护动物类群?
…………
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的深切感悟和个性化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应关注学生经历统计过程、运用复式统计表表达数据的过程,并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表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增强数据分析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支点”,尽可能地把说、想、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巩固提升,自我比较分析,自觉总结提炼。这样,课堂才能成为真正的“学堂”,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去体验、去发现,以独到的理解去建构、去诠释,并在体验和感悟中拓展与升华。
当我们慷慨地为学生打开课堂体验之门,并鼓励他们推门而入、乐而忘返,那么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就成了学生的智慧乐园,学习也在生本发现中悄然进行。
G623.5
A
1005-6009(2017)81-0062-03
王正义,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江苏金湖,211600)副校长,高级教师,淮安市优秀教师,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