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述·
站成一棵树的风景
刘春花
小时候,我总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自家的庭院里栽一些小花小草,煞有介事地壅土、浇水,看着它们像小树苗一样欣欣然长大,我的内心充满欢喜。上学的时候,每次望到教室窗外那一棵棵高大的树,看着它们执着地向上、再向上,我总是情不自禁浮想联翩:将来,我也要长成它们的样子,站出自己的风景!
师范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学任教。第一年,我就接手刚刚开始的一年级“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班级。任教实验班让初出茅庐的我在教学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我思考着,怎样让我的教学一步步接近实验所要达成的假设和预期,让学生满怀兴趣地读写,并达成该年段应有的能力、素质目标。怀着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我兴致勃勃地开展着平凡而有意义的教学工作。
3年后,我调到另外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依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这里,我第一次面向全镇的小学语文教师执教公开课;第一次在全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获得第一名;第一次撰写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第一次参加县级评优课比赛获奖;第一次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同时,我还很荣幸地当选为宿迁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泗阳县第十一届人代会代表。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回报却如此丰厚。回想那时的我,不也正像那刚刚长大的小树,在散发泥土气息的校园里自由生长,舒枝展叶?
2002年初秋,我迈入众兴实验小学的大门,从此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从农村学校进入到这所城郊接合部的学校,那一刻,我先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唯有努力再努力。于是,我潜心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卢梭的《爱弥儿》,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近10年的时间,每年我至少准备一两本摘录随记,这些本儿有大有小,有厚有薄,里面满满都是我在阅读时摘录的“干货”;与此同时我也撰写了大量的教学感悟与教育随笔。有时半夜有了灵感,我也会爬起来即刻写下。这些日常的摘录与写作,记下了我对阅读的爱,对语文的痴,是我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它留在了纸上,更留在我的心底,让我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不断地学习,让我这棵成长中的小树奠定了根基,抻长了视线,丰富了视角,开阔了视野。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生命中那些“重要他人”的提携、点化和帮助。2008年,我作为学校唯一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得以在市“名特优教师优课展示”活动中执教示范课。活动前几天,市教研室曹智勇主任来泗阳听我试教,他肯定我的课基础不错,同时又精益求精地耐心指导我。这事虽然过去多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他坐在课桌旁指导我的情景,他围绕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理念,到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关注,重难点的处理,以及课堂的生成等方面,一步步引导我,甚至示范讲解。那一次的示范课,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鲜花和掌声。也是在那一年,我被评为高级教师。
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我很荣幸地认识了江苏省泗阳高级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陈一鸣,他是教育写作的行家里手,我的许多文章包括教育专著的出版,他都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巨大的帮助。在一次次的切磋与指导中,我和陈老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每次教学上一遇到困惑,我首先就会想到他,向他请教,他也总在紧张的忙碌之余,腾出时间帮助我。每次和他一起参加教研活动,他缜密的思维,鞭辟入里的论述,屡屡让我们赞叹不已。可以说,他是我的兄长,是我的挚友,是我的良师,是我教学生命成长中的“贵人”。
2005年的春天,泗阳县教育局开展青年教师优课评比活动,选拔参加市级赛课的教师。在通过校级比赛之后,我有幸参加了县里的赛课,并最终成为参加市级比赛的选手之一。那时候,我一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在泗阳,爱人还在农村上班,婆婆当时又查出患有重病,每周要定期带她去医院就诊。在学校,我除了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还有另外的分管工作。即使这样,接到通知时,我仍非常兴奋,但同时倍感压力,之前一直在农村任教,这次代表县里去市参赛,万一上砸了怎么办?不敢想象,唯有尽力。那次市比赛是在洋河实验小学,首先是说课,接着上课。轮到我上课时,当写下课题《特殊的葬礼》后,不知为什么,望着下面黑压压一大片的听课教师,我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最终我仅获得了三等奖。
自那以后,在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同时,我更加用心钻研教学,一旦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我都格外珍惜,听课时细心记下名师的每一句话,课后用心揣摩教者的理念。平时研读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的教学案例和实录,我力求自己先构思:假如我来执教这一课,会如何设计。然后再把自己的设计与名师的教案作比较,寻找名师的设计好在哪里,我的设计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听周围教师的课,我也及时与他们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我也积极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锻炼胆量,历练内功。
记得2009年我任教四年级时的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教研组选定的研讨课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蝙蝠和雷达》一文,大家都认为说明文比较枯燥,没有情趣,教学时无从下手,并希望我上一节示范课。我答应下来,回家开始用心备课。如何让充满理性的说明文变得有情有趣呢?我查找资料,结合学情,冥思苦想了好半天。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巧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理解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联,渗透了说明文写作的方法。围绕自己上课的思考和体会,我写出《三教〈蝙蝠和雷达〉的思考》发表在了当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2012年9月,刚开学几天,我就接到县教研室的电话,推荐我参加由江苏、山东、安徽三省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暨赛课活动,并指定我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一课。接到通知的两天后就是赛课时间。那两天我一直发烧,在医院挂水,直到上课前一天晚上6点半,我才到达上课地点,也才知道比赛时每节课的授课时间是30分钟。从原先40分钟减为30分钟,教学内容如何取舍?目标如何重新设定?学生的学情怎么样?想着想着,我头皮发麻,恍恍惚惚间吃过晚饭,立即赶往房间,重新备课,重新做课件。“教学的关键是在教材的逻辑结构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备课中,我想到应该依据学情,快速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采取师生交流,情境演读等方式将教学推向高潮。另外,原先写一段话的语用实践练习改为写一句话,吟诵关于母爱的诗句……那晚,我直到凌晨4点才休息。那一次,我获得了赛课的特等奖。2013年3月,我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执教《一路花香》,也荣获了一等奖。渐渐地,“有疑、有情、有理、有趣”成了许多同事对我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平时,我每执教一次公开课,每参加一次教学研究活动,都会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执教《祁黄羊》,我写出《以段落训练为切入点落实年段教学目标》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上,观摩同行的作文教学,我写出《作文教学也应“放”“收”有度》发表在《新作文》杂志上……201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24万多字的教学专著《我的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我和儿子约定,一起努力,实现各自的目标,最终他考上了研究生,我则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不懈地努力,让小树在阳光下不仅慢慢长大,还努力长出了自己的姿态。
一本本鲜红的证书,让我欣慰,但新的困惑又萦绕在心头: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吗?教育的本质核心在哪里?教学仅仅是追求课堂的精彩吗?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不由得对儿童,对教育的真义进行重新思考。我想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话:“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应激发、唤醒和鼓舞个体内在生命自我生长的力量。一名真正的教师,应该致力于追寻语文教育的生命意蕴,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大地上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追寻理想教育的行程中,我思考着,实践着,探索着,2012年,在校长的关心指导下,我组织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五环·三步’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抓好“两头”——课前的预习备课和课后的反思和实践,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针对当下依然存在的“教的过程太盛,学的过程贫弱”这一弊端,我提出“五环学导”课堂操作模式。2014年5月,该课堂操作模式被评为宿迁市课堂教学改革五个“优秀示范项目”之一。为聚焦语言表达实践,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学—导—习’操作单元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该课题于2017年初立项。
在我看来,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作者的心中走出来的一段经历、一丝感悟、一缕情思。每一篇课文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即便是写景的文章,作者在描述这个景物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一定充满着对所描述的这个景物无限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教学时,教者要引领学生挖掘文本内容背后隐藏的这些故事、情感和思想,把文本背后的作者呼唤出来,让他作为向导带着师生在语言的世界里来一次精神的旅游,学生在切己体察中入情入境,自然而然就有了语言,有了“言说”的需求。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提出“用教材来教,用故事来引”的读写结合教学主张,围绕文本,实施“以文养人”—“以文创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训练表达:故事引路创意 “说”—“说”中评 “说”—评后再“说”—给力细“说”—提升“说”力,着力给学生设置“说”的引子,搭建“说”的梯子,打开“说”的话匣子。“以文创文”教学,孩子们的习作不再无话可说,教学《三袋麦子》,学生写出了《聪明的小猴》;教学《珍珠鸟》,学生写出了《珍珠鸟的自述》;教学《第八次》,学生写出了《布鲁斯王子的演讲》……在这样的创意写作实践中,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多名学生的习作在《阅读》《写作》等刊物上发表。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我愿做一棵树,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大地,不断修炼自己,向下扎根大地,向上巍然屹立,在蓝天下站出自己的姿态,长出自己的风景。用我的坚实托住每一个学生,用我的蓬勃感染每一个学生,用我的绿荫庇护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不断向前,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人物档案·刘春花,1970年出生,高级教师,宿迁市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泗阳县第十三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宿迁市、泗阳县党代会党代表。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五环·三步’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学—导—习’操作单元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撰写论文30余篇在《小学语文教学》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出版个人专著《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多次在省、市、县范围内执教示范课、开设讲座,曾获省级赛课特等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