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海军 陈立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22)
●万洪理 (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长春 130122)
●于 凯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蓝狐僵化病的病因分析
●谷海军 陈立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22)
●万洪理 (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长春 130122)
●于 凯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狐狸僵化病多发生于蓝狐,是指蓝狐断乳分窝后生长严重受阻、生长迟缓、体弱瘦小、被毛粗乱,育成期患病动物的体况与同日龄健康狐狸相比差距明显,所以民间也称之为“僵狐”。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蓝狐养殖地区广泛存在,尤以山东省严重。狐僵化病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方面的因素如近亲繁育,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缺乏,日粮配比不科学等。二是疾病因素造成的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近年来该病给众多的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今年对国内大量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蓝狐僵化病例逐渐增多,与往年相比有增多的趋势。临床症状主要有:分窝后7~15天,食欲减退,也有个别病例食欲亢进,但生长极为缓慢,发病率在2%~3%,死亡率达60%以上。根据其病理解剖症状及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初步明确了造成蓝狐僵化病的3个病因。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一种单细胞原虫,也称为血虫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常附着在狐的红细胞表面以及游离于血浆中,使红细胞肿胀、破裂,发生溶血。动物一年四季均可被附红细胞体感染,但也有一定的季节性,以5~8月份为感染高峰。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并不引起发病,但温差变化较大、多雨等应激因素就会造成狐狸机体免疫力降低,致使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狐狸体内附红细胞体大量繁殖导致发病。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先出现厌食现象,体温升高,继而后躯瘫痪,废食,呼吸困难,严重时呈间歇性全身抽搐,口吐白沫,个别病例口、鼻流出带有泡沫样的血液,迅速死亡,病程一般为1~2天。慢性型食欲逐渐减退,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持续一周以上,易造成继发的细菌感染,最后死亡。自愈或治愈后有贫血现象,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狐。
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应用多西环素效果较好,配合中药青蒿提取物使用疗效显著。狐狸附红细胞体多以节肢动物为传染媒介,因此,在夏季对狐舍做好环境消毒的同时,还要驱杀吸血昆虫,以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通过大量的病理剖检发现,狐狸“大肾病”是造成僵化病最主要的病因,该病水平传染性不强,通常为全窝发病但母兽无任何异常,通常窝中1~2只病狐出现生长停滞并先后发病死亡。发病狐狸主要表现为采食逐渐减少,被毛粗乱,消化不良,精神日渐萎靡,前期贪饮,后期饮水减少,腹部触摸可以摸到肿大的肾脏,除生长受阻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解剖可见肾脏苍白、肿大2~3倍,除此之外其他脏器并无异常。
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也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手段。目前业内专家、养殖户推测该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药物因素、食物因素等。根据该病的发病特性,遗传方面的影响是重点怀疑的因素,要及早加强对该病的防范意识,在进行人工授精时不要选择疑似带有该病的种公狐;配种后的种母狐应谱系清晰,如发现所产仔狐发病,应立即淘汰母种狐,同窝即使没有出现症状的,也不能留为种狐。建议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给量,要限制饮水,不添加食盐。
该病毒自然感染主要发生在鼬科动物中,由于我国养殖场多为貂、狐、貉混养,这也给非鼬科动物感染阿留申病病毒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尤其是为降低养殖成本而经常给狐、貉饲喂貂肉,使得该病在狐、貉之间的传播非常迅速。2013年我国首次证实貉感染阿留申病毒,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自然感染貉和蓝狐的阿留申病病毒新种(RFAV),并首次成功分离了一株非水貂源RFAV,进而证明RFAV极有可能是造成狐、貉等动物感染的新病原。患病动物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仔兽死亡率高,部分病狐、貉黑色鼻镜呈斑点白化,育成期的病兽呈现渐进性消瘦。
对于该病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狐阿留申病如不采取防控措施,传播速度极快,建议通过电泳法或试纸条法对全群进行检测并淘汰病狐,切勿将患阿留申病狐引入到场区内。水貂与狐狸、貉子应分开饲养,不共用饲养员及工具,才能大大降低阿留申病的传播几率。
近两年国际蓝狐价格坚挺,国内货源紧俏。但蓝狐僵化病作为近年新出现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幼龄蓝狐的健康和毛皮质量,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僵化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所以要通过临床解剖及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鉴别,只有确定病因才能彻底消灭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