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纵宇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遗产保护部
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代表中国艺术高度的“国画”背后是我国绵延的文化精神。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简称“国画”。中国画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历史悠久,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期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时期,绘画又进一步成熟并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时期,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越去越远。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这些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今全国大多数省市都成立了画院。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高举起了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大旗。在美术领域,产生了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美术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争的深入,改革中国画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画家们对中国画的革新与发展,展开了论争。40年代末和50年代,人们围绕着素描是否可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看待各种新国画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80年代中期,又围绕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革新中国画以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讲究行云流水的意境,其笔墨挥洒更多来源于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