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志(外二篇)

2017-12-14 05:25陈焕文
青年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唱片桂花

⊙ 文 / 陈焕文

玩物志(外二篇)

⊙ 文 / 陈焕文

从某个时间之后,越发喜欢瓷质器皿。尤其是优美的饮食器具,和精心真诚的食物搭配起来,赏心悦目,有互相增进的能量,让人变得更好。

优质的高级品牌货,或者需要寻觅的私人制作,都是成立的。对独立作坊的漠视,对高级品牌的敌意,都是缺乏清醒客观的表现。好物身上有种光泽,来自作者的血脉和精神,不应被刻板的界限粗暴划分,也跟标签和身处的场所无关。

业内有名的日本骨瓷器具品牌,在东京发售本土大师的手工系列茶具。标价不菲,但一眼看去就觉得喜欢。最后买了两套,一套是素净的浅绿色纹路,一套有数种颜色的花鸟图案。

杯口有特殊工艺制出的金属色涂层,均匀的细细一圈。有的是金色,有的是银色,有的偏灰色,色泽都流畅柔和。跟鲜艳或浅淡的主体花纹色泽搭配起来,熠熠生辉,有种传统而合理的美感。

不知道其灵感溯源,会不会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金镶玉搭配。黄金翠玉,颜色浓烈饱和,样式显得老气,并不受时下的主流消费者欢迎。但若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或是有心细细揣摩起来,金镶玉有种温实厚重的绝美之感。它鲜明丰富,像是凝结世上所有的美好和难得,姿态郑重高贵。这种美感,有底气,有润泽感,对佩戴者也有要求。

相较于金镶玉,日本的设计大师和工艺大师明显进行了发挥和调整。金和玉的象征意味,在两端都被减淡和柔化,借由一条通道,走向一种平衡。仍然保留着最好的那部分寓意和美感。而这种内敛和克制,显然和瓷器更为相衬相宜。

这圈涂层,会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和反复的清洗,而渐渐减淡或掉落。因陪伴主人,而渐渐呈现出各不相同、独一无二的面貌,具备传承的意味。这是很多好东西的特性,尤其是私人物品中好东西的特性。而仿冒的同款产品绝对不会这样。涂层不仅异常明亮,且十分坚固,除非损坏,否则一切都固若金汤。

其实,对于制作瓷具的日本工艺大师来说,想把一圈涂层做得亮丽持久,实在易如反掌,付出的现实成本可能还要更低。但之中蕴含的思想和心意,是仿造者不能理解的。

有时候就是这样。物品的好坏高下,正是差在意识上,而非技艺和原料。

银器的美,需要在使用和观察中体会。

餐具,饮食配器,相框,花座,特殊性质的蜡烛台,都适宜用银制的。家中的银器越多,接触得越频繁,越发觉难以轻易用其他东西替代。银器的天然性情里,有一种丰厚纯真。也因为这种自我属性,银的内在格局,比其他任何金属都要独立。

曾有奥地利和比利时的工艺大师尝试将银与不同颜色的宝石或陶瓷搭配,创作新的作品,总是有种诡异之感。作为艺术实验,是得以成立的,但一直觉得难以称为美的银器作品。

英国的传统银器品牌,曾尝试将银与彩色水晶、其他金属进行融合,总还是两不相称。用纯银打制的经典日用器皿,倒是个个不同凡响。出产过一套特殊的白银勺子系列,美得惊人。在十多年前请了东方的艺术大师跨界设计制作,包含各式大小和功用。已停产,数量稀少,极难买到。在伦敦半个春天,偶然遇到一套,立即全套买下带回北京。勺柄的头部,勺腹和背面,雕刻妖冶曼妙的花朵图案。通体有手工打制的细腻纹路,不全均匀,每一个之间也都略有差异。手感古朴,光线之下有沉静之美,但暗含的爆发力让人痴迷,透出领先时代的时髦感。

手镯是适宜用银来打制的,中国古代对此有很深的研究和审美见解。厚重的银镯,有迷人的质地和独一无二的属性。银镯只能属于特定的女性,且因有独立的人格,对人也有所要求,是不能轻易佩戴的饰品。戒指、耳环、项链,反而不适宜用银制作,感觉中间会有对银的压制和限定。有美国的著名珠宝品牌,用银制作项链、戒指、耳钉以及若干特殊饰品,以作为品牌的平价入门产品线,显然缺乏对银的理解和揣摩。

银器容易沾染人的气息,也跟时间的关联密切。

很多美好的器物,一定要进入日常使用的层面,与人不断发生关联和对照,才能绽放不同层次的力量。银器更是如此。单靠观察和欣赏,不足以体会银器的内在人格。有人购买高级银制器物,但小心呵护,不敢时常使用,这是一种遗憾和浪费。银器需要平和相待,共同沉入时间之中,不需要顶礼膜拜。

少年的时候,是断然不会喜欢银器的。银器往往沉重,做工和图案都繁复。

简洁的东西,是容易好看的,也容易接受。而复杂的东西,美是有难度的。大雅大俗常在一线之间,有时更是相衬相对,对作者和接受者的功底与审美,都有所要求。

至今仍然有购买唱片的习惯。还在家中开辟专门的空间,用以存放购买自世界各地的唱片。CD无疑是最多的,也有黑胶,少量卡带。绝大多数都未曾拆封和播放。购买唱片早已不再是为了听歌,收藏玩物的心态占据更主要的部分。唱片的形式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内容意义。

美国的唱片市场大约是全球领先的。纽约的唱片商店,多数贩卖二手碟,货架更新极为频繁。CD和黑胶应有尽有,有些地方还能买到卡带。曼哈顿中城靠近第五大道的街上,有以古典乐唱片为主的商店。下城区和布鲁克林有若干家唱片店,是各种摇滚风格爱好者的天堂。也有爵士乐或电子乐为主题的。更多的是音乐类型丰富,五花八门的二手唱片行。这些唱片售价低廉,只要有耐心,必定能大有收获。如果想买全新的流行音乐唱片,则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

全球质量最高的唱片,恐怕还是来自日本,日本的唱片价格也要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即使是崇尚本国原版的收藏控,一旦到了日本,也往往要购买心仪唱片的日本版。伦敦无疑是购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歌手唱片的最佳城市,在音乐上的包容性,不逊色于纽约。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唱片行,近几年衰落严重,生意惨淡,门店关闭很多。书店和特别的集成店,成了不少唱片新的藏身之所,但选择相对少,二手唱片市场还不能达到纽约的规模和体系。

中国大陆购买唱片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书店零星陈列着稀少的唱片,大型超市和机场便利店贩卖千篇一律的盗版发烧碟,深夜路口时常有人出售自己刻录的劣质夜店音乐碟。除此之外已经很难看到唱片了。当然,国内的引进版CD本身也是乏善可陈。无论是从质量还是包装来说,几乎都是最差的,还时常删减曲目。二手音像市场,也渐渐都侧重于电影光碟,连网络途径都越发难买到唱片。

在读高中的时候,市中心最繁华的商区,便有独栋门户的大型唱片商店。风格种类十分齐全,上新速度也快,全部正版。如果这家唱片商店还不能满足需求,一两公里之外还有一家赫赫有名的店,售卖二手唱片和打口碟,世界各地冷门和新锐的音乐几乎都能找到。如今自然是全都没有了,店铺早已悉数拆迁,老板另谋生路。

唱片已经成为被时代淘汰的东西,更像是收藏品和复古爱好者的消遣物。就像更早的时候,唱片替代卡带,卡带替代留声机一样。这是正常而普通的规律,不需要过分念旧和唏嘘。

有所不同的是,唱片的终结,使人听音乐的习惯发生巨大变化。

现在的人们,很少会再有专辑的概念。网络购买及下载歌曲的便利性超出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本应是对音乐有着更好的促进。但至少在中国,专辑的概念和整体性在被不断消融。除了音乐的老牌发烧友,或者是对特定喜欢的歌手,依然能保持耐心之外,大多数人不再愿意系统地听专辑。

人们对音乐,也越来越丧失郑重之心。所谓唱片工业的衰落,巨星和艺术家的难以再继,并非是说音乐在网络世界里不能生存,而是好的音乐在浮躁的受众心态中难以生存,与此同时,创作和制作者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并且缺少约束与激励。

好在唱片的繁盛和衰落,并不会动摇音乐本身的本质。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也是数学,是哲学。是从古到今人类精神的光线,是全宇宙的智慧和美。

隐 遁

有时会看一看微博,还会专门去看热门频道。各条信息让人眼花缭乱,但揭示当下人们普遍的心态和生存状况。明星娱乐八卦占据半壁江山,至今为止,对这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更有趣的,是各种热门微博下面的评论。除了明星娱乐八卦微博之外,时事类微博、社会事件类微博等等,底下的评论都值得拜读。

这些地方揭示出来的社会真相,不亚于去一趟大型火车站和医院的所见所得。对此无法置评,只感到深深的无力。有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不会好了。世界好不了的时候,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算是最微小和有效的贡献。

人有两部分的属性,一部分在自我上,一部分在关联上。长期保持对自我的关注,内省,思考,也时常要对外界的关联保持警醒。关联是建构出的,是虚无的,但是它不能回避。有人隐居山林,有人遁入空门,有人搬去小镇,有人摒弃所有现代电子科技产物,尝试做与时代脱节的人,但这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观照和智慧。

隐遁者中有很多人,内心饱含巨大的执念,恰恰不是内在平静的人。隐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有意为之;本质上跟进入城市机器拼命赚钱,报名各种辅导班对子女不断填鸭,花重金整容试图成为网红的人,没有任何不同。隐遁并没有使他们的内心发生转变。

不过这仅仅限于那些旗帜鲜明的隐遁者。

世上还是有很多真正的隐遁者。这些人极富智慧,自我明晰,生命个体极为鲜明生动,他们遵循指引,去到了该去的地方。有人居住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出门买菜回来与你擦身而过。有人坐在餐厅的另一个桌,刚用手机接完一个电话。有人偶尔去郊区自己的农场种地,又把收获的新鲜蔬菜带回城里煮一顿餐饭跟家人分享。有人在酒店健身房听着音乐运动完,去冲了澡准备开车与老友吃饭。这些人有千变万化的面貌,可能在每一个地方出现,可能就是身边路过的人。

他们不声不响,看上去与常人无异,空间上的隐遁或是不隐遁,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区别。

就像是有的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喜欢自我展现出活得舒展随性,但这些充分暴露了其内心的幼稚脆弱和缺乏智慧。真正酷的人早就明白,扮酷或者与别人不同,是世上最不酷、最没劲的事情。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而从某个层面来说,每个人终究又都是一样的。

也正因如此,他们不害怕与别人一样,也不害怕与别人不一样。标签和标准的把戏,他们早就看得真切。对自我的认识也并不需要把内在和外联区分得那么清楚,对自我的感受和把控极为敏锐准确。这类人活得更开,心神统一,内心明晰强大。他们与人有内在的距离感,但不会让人感到不舒适。

这些事情究竟要靠自我修行,也要靠天赋,机缘。

天意和心意,引发人经历的一切。

有意为之的隐遁,只是逃往更大的牢笼。

所有重要的决定,都凭直觉。不计划,不安排,不预想,在它即将到来的时候,几秒钟之内就可以确认。

事物如果让人犹豫是否重要,那它一定就是不那么重要的。人真的动了心思,会有一往无前的本性,根本没什么好犹豫的。一旦开始犹豫,便应放弃。真实而值得的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无从质疑,不留余地。

那遗憾呢?遗憾源于选择。不存在选择,也就不存在遗憾。

可往往是,怎么做怎么选都是遗憾,所以怎么做怎么选,也都已经是最好的。

Y在本科时和我是校友。大我数届,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卫星上的相机拍摄的地球照片。后来去了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Y是个天赋极强的人,聪明沉静。他身上有图案奇美的文身。问我要不要也去文一个。我是喜欢文身的,但还是拒绝,因为没有一个特别想文的图案。随便文一个,心里其实悬得很,而且能预料到会后悔。

突然感到,自己的性情深处,还是有种强烈的自保意识。自保意识和安全感似乎有微妙关联,但又没有必然联系。安全感的需索,经常源自匮乏和缺失。但自保意识,有种求全的天性。这种自保意识跟天生携带的距离感是双生的,距离的保持会让我感到轻松和放心。自保意识强的人,也不容易与人亲密。

不久之后,Y告诉我他退学。也并没有想着一定要做什么,只是知道眼下在做的事和过的生活,是一定不想要的。

后来得知他去旅行,又在川西的一所寺庙停留,帮助当地整理佛经。设想了一下,我自己是肯定无法做出这样的行动和选择。关注内在自我,也在心性上有诸多相通共鸣,但道路可以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他注定该去的地方,也有他成长所必需的地方。

归属感和新鲜感,都不是必需品。许多行动的原因,至今都不能确认,未来也都没有确认的可能,但只知道那时候就该这么做。人应当随时保持接纳一切可能性的张力,对外好奇,向内沉静。缺乏、巧合、指引,都能带来需要,但都不是需要的全部。

再见到Y的时候,他已经结婚,妻子有了身孕。他们在旅行途中认识,之后一起停留在厦门。结婚,并在海边买下别墅,经营起自己的旅店。

晚春时节,我从北京飞过去看他。带了日本产的香,觉得跟他的新家般配。傍晚和Y一块儿去进口超市买菜和日用品。他推荐了当地的一种面给我,说煮起来很香。回来时又在路上买了几只百香果。Y和妻子忙着准备晚饭,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出去散步。

住在旅店里的客人,常会和Y一家一起吃饭。他只做时令的菜,鸡鱼肉蛋则一定是选最好的。厨艺精湛,对料理颇具心得。开饭时,离得很远都闻得到食物的清香。吃饭时,有时会拿iPad连音箱,播放柔和迷幻的电子乐。Y咖啡也做得认真,他亲自做手冲咖啡给我喝,一一介绍容器、咖啡豆、滤纸、杯子等等的出处,都是他有心搜集而得。

是做给家人和自己吃喝的,所以用心,也有耐性,烹制的时间里都带着真诚。这样的食物吃了,是干净的,是能滋养身心的。吃的东西跟人身心的联结太紧密,骗不了人,一闻一尝,就知道全部的底细。

一晃已经四年多没见Y了。看到微博上的小视频,儿子已经长成可爱的孩童,妻子美丽依旧,用iPhone给他播放儿童的动画音乐。除了经营旅馆,还做胶片摄影。美好的东西,都被他们留住了。

Y这么多年来,很少跟人说起自己的故事。依然抽烟,喜欢朋友们,听奇奇怪怪的音乐,逛进口超市,用所有便利的电子产品,在城市和大海之间穿梭。外人看他生活过得像诗一样,但对他来说,只是和阳光雨水空气一样自然而然,身心欢喜。

花 事

她说,她想在死前,再回一趟祖籍所在的古镇。那里曾经是南方赫赫有名的城镇,盛产举世闻名的手工艺品,河流湖泊滋养着富饶肥沃的土地,城镇的每座房屋和桥梁,都工艺非凡精美如画。

很小的时候,她不慎坠入水塘,后来被几个路过的和尚救起。那时她还不记事,后来母亲把这段经历告诉她,说她生来就与佛有缘。长大后,她去了很多地方,但再没有回过古镇。她对古镇的记忆,都源自孩童时期。

她见到他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几次跟他说起童年和少年时的经历。她年少时父母早逝,父亲死于癌症,不久后母亲死于一场龙卷风灾害。加上历史变迁,她和兄弟姐妹经历了斗转星移的变化。却凭借坚韧和聪明,又带着兄弟姐妹开拓了新的生活。

他问她关于她父母的事情。她说父亲是一代名流,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品行出众,对子女教育严苛。父亲最后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她和兄弟姐妹守在床前听临终的嘱咐,直到父亲死去。那时她只有十来岁。

关于母亲的事情,她讳莫如深。只说,很多事情都是生来的缘分。

老去之后,她渐渐消瘦,头添银发,但容貌依然美丽,气质端庄。后来果然信佛,她说自己入世太深,心有挣扎,佛经给予她诸多安宁和抚慰。她会在飞机上闭目转动佛珠默念佛经,在家吟诵和抄写经书。简单而循环重复的事情,具有不动声色的力量。

入世太深,也是另一种缘分。世上的缘分很多都是互相叠加影响的。就像她入世太深,所以后来信佛。她母亲说她生来与佛结缘,而她说自己与她母亲,也是生来的缘分。

她喜欢莲花,也喜欢牡丹。但终究最喜欢的还是牡丹,而且要是那种鲜红热烈的牡丹才好。可是她说,古镇好像是从来没有过牡丹的,童年时好像也没见过牡丹。

在盛夏花开的季节,她独自回了一趟古镇。拍摄下了当地的老宅、亭台、古桥,但终究没有在故乡找到牡丹。几个月后,她也病故,在新年一个烟花漫天的节日。

和姐姐一起逛完商场,买了两把粉白的芍药,是当季应季的花。

她说想买芍药很久了,但惦记的时候,都不是芍药开花的时节。卖花人说回去插进花瓶能放一周以上,要在水里滴一点消毒液,防止细菌滋生。她并不觉得这花能开那么久,大概也就三五天的工夫就要枯败了。但我倒是不介意,本想着来买玫瑰的,能遇到开得正好的芍药,本来就是惊喜了。一人一把拿回了家。

买花,修剪,插花,换水,清理,如此一周左右就要循环一次。鲜花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有些鲜花制成的永生花,售价不菲。设计搭配精美,永生不败,一劳永逸,只需定期吹吹灰尘即可。但一旦家里摆了真正的鲜花,永生花就立刻相形见绌。哪怕自己插的花比不上专业花艺师,而且怕过几天之后,花朵就会呈现颓败之势。可是只要是鲜花,就带着独特的光,具备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这个时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有无数便捷、迅速、批量的方式去达成目的。但最终能给人带来美好和帮助的,始终还是那些缓慢深沉的事情。

很久没有种花了。想起小时候家里有花园和用人,种过月季和海棠,还种过梅花和迎春花,但长势总是不佳。还养过狗、猫、白兔、乌龟,但我一个都养不好。成年后离开家人,长期自己独自居住,再也没有养过任何动物,也不种植任何植物。我的家中,没有任何其他鲜活的生命。也没有在同一个屋檐下,与人一起生活的经历。之后想来,或许是自己命数太独,注定没法跟其他生命个体长久亲密相处。

鲜花有它自己固定的时间。一束鲜花插在花瓶里,只能陪自己短短几天。没有机会看它从孕育发芽到开花凋零的过程,但心里已觉得足够。绚烂美丽又有定时,令人珍重,又心无挂碍,像极了世上的许多事。

年轻人很少会喜欢桂花。细碎平常,缺乏观赏性。与其他花草搭配起来也困难,花店也不常卖。连名字听起来,都有股过时老气的意味。倒是在一些食物中常能见到桂花,被用作辅料,制作甜点。也会用来酿酒和饮品。旧时还会用来做桂花头油,香脂膏粉里也能见到它的痕迹。

小时候,有个开在巷子里的店,售卖酒酿桂花圆子。方圆几百米都闻得到桂花香气,用古朴的瓷碗盛着,吃起来滋味清淡自然,满口生香,连吃上几碗也不觉得腻。后来偶尔回故乡,也会去找。那家店和巷子,连同周围一大片区域,已全部拆除,建起了又一个新的城市综合体。

酒酿桂花圆子压根不是什么稀罕食物,替代品倒是太容易寻找。这种食物廉价,难以指望它赚什么钱。高级餐厅几乎不会供应这种东西,日常餐厅则自然是不愿意认真对待。整碗喝起来都是敷衍了事的工业气味,凑在面前都闻不到一点香。佐料随意添加,与糖水无异。圆子做得偷工减料,如同嚼蜡。桂花不知出处,索然无味。

时下还流行添加食用明胶等物质,快速地做成假冒的批量透明桂花糕,实在是贻笑大方,暴殄天物。上海一带做出的水晶桂花糕,必须要用糯米粉和无筋的澄面,江南的桂花甜糕,则要用糯米粉和大米粉,还要添上自酿的香油和花生油,最好的还要手工和面揉捏。这些扎扎实实的东西,无法用快速、高效、流水线的方式轻易替代。

近年来吃过最好的桂花制品,是一种口感酥软,桂花颗粒分明,甜香清浅的桂花糕,在一家比利时人开的昂贵欧陆式餐厅。这道甜点的发明者,竟是个我认识的法国主厨。他说自己喜欢桂花的气味,但发现一旦跟工业原料混合制作,再好的桂花香味都不见了。还试过调制新鲜的桂花汁,搭配小牛肉也美味无比。但总还是觉得桂花美好,值得独立成为主角,就发明了那道桂花糕。

桂花香味浓郁,但本性淡雅。所以入食物一定要做得清淡,所有配合的原料都要淡,不能贪心,否则便会伤害和遮盖掉桂花的好。显然,这个法国人比许多如今的中国人都更懂桂花。

生日在秋天,有人送来一束花。闻到熟悉的香味,知道里面有桂花的花枝。不常能见到成束搭配的鲜花里放进桂花,何况还得考虑时令。但它不喧宾夺主,反而让整束花活色生香。看不见它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它在那里。

香味是自我表达的媒介,这是桂花与其他花最大的不同。桂花不通过视觉和触觉引人注目,但通过嗅觉甚至味觉,让人印象深刻。有些花也有香味,但终究还是外形更鲜明。桂花的香,和其他花香也不一样,它的香味里有种花好月圆的人间烟火气。古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在桂花树下饮酒赏月,堪称世间美好的享受。

⊙ 安 琪· 钢笔画作品选5

陈焕文:一九九〇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荣获第九、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唱片桂花
清末至民国戏曲唱片发展述略
桂花
桂花种子
桂花我爱你
一半唱片
自制 冰唱片
完形填空训练
寻找树叶唱片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