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娟
“第三方监控平台”护航道路运输安全
文/祁娟
客车司机连续疲劳驾驶、车辆超速,货车超载损坏路面……这些违规行为正在纳入“千里眼”的监测!“千里眼”即交通运输部开展的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而继江苏与湖北之后,交通运输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的省将达到18个。
近日,全国道路运输重点运营车辆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建设推广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召开,江苏、辽宁等18个省(区、市)的代表参加。会议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利用保险等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参与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动态监控,通过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进一步创新动态监控模式,提升动态监控水平,更好地护航道路运输安全。
一直以来,道路运输行业的管控和治理都是个“难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道路运输企业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且以承包经营为主,管理漏洞多;另一方面,一些驾驶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违规行驶屡见不鲜,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
尽管营运车辆按要求装有GPS、车载摄像头等安全设备,但运输企业安全监管“不在线”、出现故障不报修,使得行政监管多流于形式。
建设道路运输安全第三方监控平台,引入第三方监测机制,运用和分析大数据,在不改变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的基础上,给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企业监控和行业监管工作加把“锁”,做到企业经营安全增效、管理部门精准监管,最终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表示,当前积极开展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可谓恰逢其时。只有利用第三方力量参与动态监控,加强对驾驶员和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建立与监控结果挂钩的保险费率、佣金费率浮动机制,调动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多方积极性,创新安全监管模式,才能够真正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早在2014年1月,上海市省际客运行业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据上海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杨小溪介绍说,该平台是上海市以“两客一危”承运人责任险为基础,以建立保险“共保体”为切入点,指导保险公司与投保经营企业互动,委托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进行的搭建。目前,上海市1.2万多辆省际客车、7000多辆危险品运输车已纳入了平台监控。
上图:尽管营运车辆按要求装有GPS、车载摄像头等安全设备,但运输企业安全监管“不在线”、出现故障不报修,使得行政监管多流于形式
平台对安全行车24小时监控,重点对超速驾驶、屏蔽GPS信号、夜间行车、无线路牌运营、超业务范围行驶等违规行为进行过程监督、实时预警。还通过人工对监控数据的回放,监测无线路牌运营和超业务范围行驶,向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日报、周报、月报的安全信息报送。据此,行业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效能。
成立三年多来,该平台共计处理约320万条报警数据,电话提醒企业约80万次,处理企业信息反馈约19万条,实现了运营违规与安全事故“双下降”。2016年的安全死亡事故与2014年同比下降了43%,安全态势明显转好。
上海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建设取得的显著效果,为其他省市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1月初,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安监局联合委托保险经纪公司建立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上线,全省13个地级市总计30余万辆营运车辆将全部纳入第三方平台“千里眼”的监测。这是国内首个省级道路运输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也是国内首个交通运输、公安、安监三部门共同打造的第三方监测平台。
辽宁省也建立了第三方共享动态监控平台,建设完成了以“三大平台、六大服务、九大报表”为支撑的一整套安全体系,为企业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家式”服务。
八月初,湖北省运管物流局与上海环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三家第三方监测平台候选承建主体签署了《湖北省道路运输安全第三方监测平台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湖北道路运输安全第三方监测平台正式步入建设运营快车道。按照协议约定,平台筹建期不超过4个月,年底前有望投入运营。
徐亚华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研究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的指导政策,希望各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的重要意义,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动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的建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