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7-12-12 11:44林文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内容计算机

林文发

【摘要】阐述了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大学基础课程改革对策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48-01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对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地方高校需围绕学生信息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推动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围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课时进行了改进与调整,并取得的一定的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学校层面而言,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学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了教学主要目标,学生毕业、教师教学评价大多与等级证书联系在一起,完全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虽然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不利于他们在未来社会工作岗位中快速适应。此外,目前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还存在教师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无法保障教学效果。再比如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使得计算机机房配置不齐全,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进而导致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2.教师层面

在教师层面,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则是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在传统计算机教育中,很多高校都将Windows、办公软件以及Internet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部分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地方高校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向大学生传输的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另一方面,大部分地方高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与实践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一昧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的计算机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基础社会建设不到位,学生接触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个体差异与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培养,难以开发创造性思维,最终逐渐丧失了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3.学生层面

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有的学生来自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他们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相对较少,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而言,这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教师布置的任务根本没有能力完成,最终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为推动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从意识上改变对计算机教育的错误看法,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参与计算机基础教育各方对教学改革予以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站在学校的角度,必须从资金层面上予以计算机基础建设大力支持;教师则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而学生则需要摆正态度,积极参与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努力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全面发展,推动高校计算教育改革的进步。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计算机应用实践人才培养中,只有师资力量足够,才能夠真正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地方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壮大师资力量势在必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高校首先就需要对教师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学历、职称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中进行调整,使教师硬实力、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其次,高校还应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计算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并积极开展一系列项目活动,例如课题实验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等,对表现突出,专业实力过硬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物质或精神性奖励,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投入饱满的激情,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3.完善教学内容

在社会各界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为了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还需要结合社会岗位对大学生提出实际要求,致力于完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高校首先要梳理、总结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并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研发与创新任务。以计算机教材编写为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应基于计算机思维的主导作用,对教学大纲、教学课时、教学评价机制等进行适当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推出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特别是高校应增加实验教学比重,着力于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提高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努力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此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为保障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9-62.

[2]黄隽.地方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福建电脑,2015,31(9):141-142.

[3]白一青.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2):303-303.

[4]毛胜利.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7):124-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内容计算机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