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的存续与分布调查

2017-12-12 19:18刘禹
曲艺 2017年11期
关键词:票友西城区城区

刘禹

在对新时期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的存续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即:1976年至2016年的40年间,北京城区到底出现过多少八角鼓票房。这一问题,之前的一些著述虽有涉及,但不够全面。

如逸尘的文章《北京八角鼓票房惨淡支撑》①中,载有8处2000年前后仍在活动的票房的大致情况。谢磊的文章《闲暇、生计与文化——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②介绍了1979年至2005年近26年间北京城区的14个八角鼓票房。

这都说明,还没有人对新时期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长达40年的存续状况与组织特点进行过全面考察。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方式取得了新时期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的存续状况的数据。见图一,30处票房存在时间的累积总和为166年。每个票房的平均寿命为5.5年。存在时间最长的票房为“集贤承韵”票房,共持续了25年。最短命的票房是“弘光”曲艺队,仅仅维持了2个月时间。存在时间超过10年的票房有6个,它们是:“集贤承韵”票房、“霓裳续咏”票房、刘秀文家庭票房、原西城区文化馆“曲艺之家”票房、北京曲艺票友联合会、天桥曲艺茶社。在这些票房当中,西城区文化馆“曲艺之家”票房和天桥曲艺茶社是政府相关文化事业单位出资开办的,其地4处均为私人开办。

截至2016年底,上述30个票房中的21个已经停止活动。尚在活动的9个票房分别是:“群贤共乐”子弟八角鼓票房、“霓裳续咏”票房、刘秀文家庭票房、“醒世良音”子弟八角鼓票房、原西城区文化馆“曲艺之家”票房、北京曲艺票友联合会(含曲艺之家“永庆升平”票房)、天桥曲艺茶社、中国传媒大学票房、“白雪遗音”票房。其中,开办时间最长的,是成立于1998年的刘秀文家庭票房。

图二标示的是这30个票房在北京城区的分布比例。数据同样是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方式取得。这30个八角鼓票房,各自分布在现今的西城区17个、东城区8个、朝阳区3个、海淀区2个。当下的八角鼓票房多分布于东城区和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为数不多的几个票房,也是位于与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交界地带。

清代的北京曾有“东富西貴”之说。原有的北城中,东侧居住的商人居多,而西侧,清朝贵胄多居住于此。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两个地区各自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实,这种城市布局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多大改变。以长安街的两侧为例,东侧是富商巨贾云集的CBD核心商务区;西侧则是各个国家部委等集中驻扎的区域。北京“东富西贵”的区域特征在今天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反倒愈加明显。而从历史上看,八角鼓票房大多一直存在于这两个区域。如“文化大革命”前最大的票房“胜国遗音”,就一直活动于西直门附近。而新时期存续时间最长的“集贤承韵”票房也处于新街口地区。具体位置如图三所示。

从这种分布状况也可以看出,八角鼓票房时至今日,也依然没有脱离其特有的人文环境。正如有人所说:“音乐起源于一定的人群,产生于一定时代,同时也离不开人群生产劳动的场所”③。因此,也可以说,东城和西城两个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尤其是人群构成因素,一直为票房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着相应的文化基础。

当然,这是就一般的整体情况而言的。不同的时期,由于具体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条件各自有别,八角鼓票房的存续状况和发展分布等,也呈现着不同的面貌。

1.以往票房的恢复

1976年注定是风雨飘摇的一年,除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人们还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唐山大地震。这场地震的余波也传到了北京,致使北京城区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人心惶惶之下,大家都不敢在屋中居住,纷纷到自己搭建的地震棚中躲避。其中一个地震棚中住着李喆、李建枢父子二人。李喆是一位喜欢三弦弹奏的八角鼓票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拜师八角鼓老艺人王万芳学习三弦弹奏技艺。当时十五六岁的李建枢在地震棚中百无聊赖,其父遂开始教他八角鼓的三弦伴奏技艺。其他票友私下恢复八角鼓弹唱的时间也是大体一致。

李喆和李建枢父子之间这样的八角鼓弹唱切磋还远远算不上八角鼓票房的活动。1976年,票友们没有贸然选择成立票房进行公开的八角鼓聚唱活动。此时,已经常有票友到李喆、李建枢父子家中做客。而来访的主要目的还是请他们操琴,为其伴唱几支岔曲或者一段单弦牌子曲。为了不让邻居听到而生出事端,他们父子俩把家里的棉被钉在窗户和门上以达到隔音的效果。还得要求来访的演唱者,尽量压低声音唱。“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八角鼓票友们这样的零星活动,就像冬尽春归被阳光融化的雪水,在各自的角落里安静地流淌。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了1978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终结。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票友们感觉到,恢复八角鼓票房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同年,“群贤共乐”票房的复排,标志着新时期八角鼓票房的正式恢复。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票房就已经存在。其“把儿头”朱显亭是当时的名票。“滑稽大鼓”(京韵大鼓的一个分支)名角“架冬瓜”(叶德林)、八角鼓名票陈玥波等人,都是该票房的主要成员。朱显亭过世后,其子朱少亭继续承办,后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二度复排的“群贤共乐”票房,由朱少亭和程学文担任正副“把儿头”,参加“过排”的票友有马兰真、徐存智、黄荣培等人,弦师为崔景贤和马长青。此时,朱少亭的外孙律宁年仅5岁。虽然年幼,但他也一直参加“过排”,并长期在此票房中接受熏陶。直至1987年,朱少亭因病过世,此票房再度停排。“群贤共乐”票房是新时期唯一恢复传统名号的八角鼓票房。除此,再无真正意义上恢复的旧有八角鼓票房。

2.新建票房的发展

继“群贤共乐”票房之后,北京城区的新建八角鼓票房陆续出现。这里所谓的新建票房,指的是票房的名号新。但具体参加活动即“过排”的票友、组织者(把儿头)和“坐弦”(弦师),却并不一定都是新人。相反,他们大多数还是曾经在其他票房四处活动的“旧人”。endprint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的票房,有花市福音堂票房、南水关文化站票房和“集贤承韵”票房3家。这些票房之间相互联系密切,票友之间的交往也较为频繁。在一个票房活动的票友,在另外一个票房可能就是“把儿头”或者“置场”。由于这几处票房活动的时间不同,这些票友每周都有三到四个票房可供轮流前往并“过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出现了柳荫街八角鼓票房、长椿街票房、天桥票房、东大地曲艺票房等。但长椿街票房和天桥票房两个票房的存续时间很短,不到一年就停止活动了。总的来说,80年代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中的活跃力量,依然是以“文化大革命”前就参加“过排”的年长票友为主,青年票友比较罕见。

进入90年代,北京城区分别出现了“老年之家”曲艺沙龙、龙潭湖柳荷轩票房、京都曲协票房、“霓裳续咏”票房、刘秀文家庭票房、“弘光”曲艺队、金秋曲艺沙龙、盲人之友曲艺票房、宏运饭馆票房9家。这些票房的主要成员还是以80年代就一直参加“过排”的资深票友为主,但在此基础上相继有律宁、张卫东等“八〇后”的青年票友加入。尽管如此,青年票友的人数在当时依然十分有限。

到了21世纪的最初十年,京城又相继出现了“醒世良音”票房、“曲友雅集”票房、曲艺之家“永庆升平”票房、“老韵京音”票房、原西城区文化馆“曲艺之家”票房、北京曲艺票友联合会、“古韵新声”子弟莲花落票房④、天桥曲艺茶社、闫忠营家庭票房9家。这9家票房中,西城区文化馆“曲艺之家”票房、北京曲艺票友联合会和天桥曲艺茶社的参与人数较多,而且至今仍在活动。但主要的参与人群则不再以资深票友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六十岁左右的爱好者。这些人多数是在退休后,为了老有所乐,才开始接触并学习八角鼓演唱的。

3.规模和组织状况

八角鼓票房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人数最多时,也只有五六十人。其规模及构成比例情况见图四的标示。

仅从参加人数的绝对值来看,八角鼓票房的参与人数不是很多,管理似乎不会太难。然而,八角鼓票友大多自恃聪明灵秀,且性情极为敏感。与他们接触时稍有不周,即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例如成立时间最久的“集贤承韵”票房(存续时间25年),因为来此活动的票友人数较多,素质参差不齐,“把儿头”钱亚东为了组织好每次的活动,曾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但这些做法被某些细心的票友发现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其中的一些人甚至就此不再参加“集贤承韵”的活动。这件事情虽属于坊间传言,不足为信,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八角鼓票房这类民间组织的管理特点。一个票房开办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它是否能够吸引众多票友的参与。这对管理者的人品、素质、艺术成就等多方面条件,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八角鼓票房是松散的民间团体,不同于行业协会、文化馆或其他文化组织,而且票友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可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这些人来到票房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那就是唱曲和听曲。其他事情,他们无暇多顾。所以,对于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管理的问题,而是属于内部按照传统做法的日常自律。票友之所以参加某一个票房的“过排”,主要原因还是这里的管理者即“把兒头”有足够的威望,以及其他来此“过排”票友的演唱足够精彩。资历浅的票友或业余爱好者承办票房往往很难。首先他们的演唱尚且稚嫩,不足以服众。他们对于“过排”当中票友演唱时场次的安排调度经验不足,很容易招致诟病。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同于资深“把儿头”那样对于来参加“过排”的票友的演唱水平、掌握曲目的熟练程度甚至他们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了然于胸。新时期,组织好一个八角鼓票房绝非易事,需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善谋发展。

注释:

①逸尘:北京八角鼓票房惨淡支撑,北京纪事,2006, :02

②谢磊:闲暇、生计与文化—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满族研究,2016,01 :107-114.又见载于谢磊:闲暇、生计与文化—对北京八角鼓票房的历史考察与流变思考,文化艺术研究,2016,02 :105-113.

③侯小林:如何构建民族器乐的“声音景观”—初探音乐地理学视野中的民族器乐研究,人民音乐,2013 :08

④该票房除了演唱莲花落,也演唱岔曲和单弦牌子曲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票友西城区城区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东方少年杂志社“我为祖国加油”主题绘画征稿选登
家有二宝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