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漫谈

2017-12-12 22:03李强
民生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百业执政者雪中送炭

李强

留住人才,要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切忌囗惠而实不至,切忌朝令夕改,切忌强人所难。

说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先从一段个人经历谈起。作为恢复高考后新三屆毕业生,我1983年毕业分配到家乡所在地区的一家机械厂工作,在锻工车间当技术员,专业是对口的,工资也不错,就是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看不到前途,所以不多久就想离开。报告一递到劳动科,就被拒绝了,说厂里有规定,工作不满两年不能调动。如何留住人才?在计划经济年代,体制内人员都是单位人,单位一纸公文,领导一个表态,就可以“硬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省直机关工作,多次陪同领导同志调研国企改革。某百年历史的特钢企业,先是班子不和,继之技改失败,再加上市场低迷,一时间效益直线下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流失。省领导亲自主持多个座谈会,也出台了配套解困政策,希望技术骨干多点耐心,内外用力,等待转机,用心可谓良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这些工程师正值中年,收入只有发达地区特钢企业同类人员收入的三分之一,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耗不起了。

6年前,在主政一方时,随团到深圳考察。参观某高科技企业时,得知创业者毕业于我市,创业起步于我市,三年前迁来深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业内全球领先行列。领导好奇,再三追问离开的原因,对方三缄其囗,最后才不得不吐露真情:在我市,发展顺利时贵客盈门,发展困难时无人问津,所以不得不另谋出路。

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开放竞争条件下,人才兴则百业兴,人才散则百业散。如何留住人才?无非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一个地方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中的位置,“时来天地则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谓地利,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所谓人和,是指一个地方推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我的看法是,站在面临选择的人才的角度,当然要权衡实得与期待,现实与态势,在事业、待遇与感情三者之间找出最大公约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天时、地利是客观存在,相对不变的,而人和则有很大的主动作为空间。站在执政者角度,怨天怨地不如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从某种意义来说,人才的兴与散,是风向标,是晴雨表,直接表明了一个地方执政者的眼界、胸怀与担当。一个不重视人才,在留住人才问题上无所作为的执政者,难称称职。

留住人才,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持之以恒。要打好优化环境、优惠政策、优质服务组合拳。要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切忌囗惠而实不至,切忌朝令夕改,切忌强人所难。否则,南辕北辙,“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猜你喜欢
百业执政者雪中送炭
老子尚简政治思想初论
春节颂
新疆行赠秦全晋
雪中送炭
只为5‰的雪中送炭
商务旅行
论以民族主义宣传调控民众不满情绪的成败条件——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