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碧华
今年,至少十多个二线城市发布了人才新政。尽管各地政策不一,但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吸引人才。
城市过去的进步和未来的竞争,关键都在人才。出于这样的考量,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良苦用心。
但需关注的是,人才政策并非新鲜事,就拿此轮出台新政的十多个二线城市来说,绝大部分都曾出台过相关政策。
不同的是,今年较为集中,再加上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要,甚至还有被公众关注的“新一线城市”的裹挟。因此,本次人才新政更受关注。
毋庸置疑,人才新政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诚意和积极作为,应予充分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的招才政策只有大纲而无细则,缺少可操作性,使得政策看起来很美,但要吃到嘴里,却不容易。比如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政策,办理时却不知找哪个部门;出台了人才政策,却因业务办理散落在各个职能部门,人才去办理相关业务时来回折腾,最后索性放弃;反应敏捷或与政府部门来往密切的人总能迅速而全面地享受各种政策,而那些埋头干事、专心创业的人却因不知晓政策而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诸如此类的现象,至少暴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服务意识不强;三是宣传不到位。
既然如此,解决问题也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湖南长沙在招才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很强的推广价值。长沙于6月份出台《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简称“长沙人才新政22条”)后,紧接着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出台配套细则。细则涵盖97个政策点,事关相关职能部门,且每一项政策都有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和组织部门共同商议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如此,在办理具体业务时就不存在职能部门说不好操作的情况。
针对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长沙通过大数据将信息实现整合,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办理人才相关业务时,只要符合条件,拿身份证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完成,从而避免了满城找职能部门,节省了办理业务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让人才心情舒畅。
具体操作是整合部门资源,在市、区县市(园区)两级政务中心组织45名工作人员,建成16个人才服务窗口,确保人才办理業务“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不分属地、不分层级受理,业务办理不限号,当日取号当日结,平均3分钟“零差错”办理一项业务。
同时,坚持把服务人才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打造人才安居乐业家园、优化人才子女和配偶随迁服务、提升人才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在宣传方面,人才新政及细则出台后,长沙市委组织部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宣传,组织去园区、社区、企业和学校宣讲,力求让那些埋头干事、专心创业的人看到相关政策,从而真正得到应有的支持。
长沙如此,其他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