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这位88岁的航天巨匠从1958年从事导弹研究开始,一直到今天,人生中有59年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传奇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目前,在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由他主持研制的卫星就多达三十多颗。他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孙家栋现任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等吃红烧肉带来航天梦
孙家栋的祖籍是山东牟平,孙家祖先是清代道光初年从山东迁到辽宁省盖县的(今为瓦房店市)。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市。据他家乡的老人回忆,孙家栋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上小学的时候就捧着厚厚的古文书阅读到深夜,而且阅读广泛,只要能找到的书他都会拿来读。儿时的孙家栋喜欢挑老师的毛病,每当上课的时候,孙家栋都瞪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盯着讲台上的老师,一旦老师讲错了,孙家栋会马上大声指出来,弄得一些老师非常难堪。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中途因二战“失学”。哈尔滨解放后,他在哥哥的建议下,进入哈工大预科班专修俄文。
当时年轻的孙家栋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偏偏当时哈工大增设了汽车专业,孙家栋选择了汽车系。如果命运顺从孙家栋的最初理想,那么中国无疑将少了一位出色的航天专家。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就回家。但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留下会餐的同学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要参加的人必须赶上8时30分自哈市开往北京的火车。从天而降的喜讯,让大家对那碗红烧肉已不再有吸引力。
孙家栋的第一个反应是:报名参军!能入伍已经无上光荣,何况又是与蓝天白云为伍的“天兵”呢!来不及过多的思考,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更来不及吃那碗红烧肉。当晚8时30分,孙家栋和他的部分同学已坐在了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到机会回老家看看。“到了部队才知道,因为毛主席和斯大林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立一支自己的空军,非常需要一批懂俄语的人,这样才叫到了我们。”
1951年9月,孙家栋一行30人被国家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 这个学院有一个传统:考试全部获得满分5分的学生,照片会被挂在学校大门入口处。一学年后如果能继续保持,便把照片往上挪,越往上人数越少,照片也越大。毕业时如果能在其上保留一张大照片,便可获得一枚50克重的正面有斯大林头像的纯金质奖章。
1958年4月,孙家栋带着梦寐以求的斯大林头像奖章从苏联留学归来。
“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当时我认为这辈子就是干航空了,不料回国以后,出于国家需要,我又搞了导弹。”1958年,孙家栋毕业刚回来,正好赶上聂荣臻元帅奉命负责中国导弹研制计划。孙家栋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让他去搞导弹总体,他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他能在国防尖端科技部门工作,可以为国家干一番事业;担心的是,他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孙家栋说,那时候,人们对导弹还很陌生,连翻译也不知道对这个外来物译个啥名词,有人译作“飞弹”,也有人译作“可控制的弹”,最后还是钱学森拍板,译作“导弹”。
那年“五一”节前的一天,孙家栋参加了钱学森主持的一个会议,孙家栋在会上第一次见到了院長钱学森。
此时,苏联提供的第一批导弹的图纸资料到达,相继交付到孙家栋他们手中,仿制导弹的工作随之展开。可那时,面对一堆图纸,除了钱学森以外,孙家栋他们谁也没见过真导弹。再一看周围的同志,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一个学导弹理论的。孙家栋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由于孙家栋从事导弹总体设计工作,精通俄语又懂技术,很快他翻译掌握的东西就比别人多了一些。
那时,钱学森非常重视总体部的工作,经常来检查工作。他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到孙家栋他们工作的设计现场和大家讨论问题。于是,孙家栋常常带着图纸上琢磨不透的问题请教钱学森,而钱学森也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所提的专业性问题越来越有深度,特别是孙家栋对建立导弹总体思路、制定总体方案,使得钱学森对他刮目相看。
1960年,正当中国导弹事业从仿制开始刚刚起步时,赫鲁晓夫背信弃义,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所有苏联专家,及有关导弹的资料、数据和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