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知添 白立辉
商鞅变法推动经济发展的支点创新
◎白知添1白立辉2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成功变法,改变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本文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对其审时度势顶层设计经济制度、知行合一经世济用的务实践行做法以及简易直截的推广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商鞅变法 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其地位益发重要、影响益发巨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除旧布新,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汲取其精华精髓,坚定文化自信,贡献中国智慧,推动社会发展。
回望漫漫历史长河我们发现,经过时间的裁判、千万人的淘洗,仍有讴思争议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和事已是沧海一粟。但是,距今2500年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及其变法却赫然在列。商鞅被誉为法家巨匠、中国六大政治家和六大丞相之一。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成功的社会变革,通过创立社会经济发展制度,改变旧有生产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孤秦的富国强兵,为其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中国历史上多有变法,成功者却寥若晨星。商鞅变法两度、历时十八载,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农政中的行新田制、奖农织、统一度量衡到与农政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兵政、官制,可谓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其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诸多创制和措施还能为后世沿用。解析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商鞅实施变法的支点在根本性、实用性、着力点、推动法等方面确实有他人不具备的创新驱动之处,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一)审时度势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开辟我国经济新纪元
大争之世的战国,名臣贤相各展英才,有以洁身自好成理政清风,有以勤俭操持助军力供养,有以能谋善断求协理阴。而作为实干政治家的商鞅显然具有卓然洞见,把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支点确定为: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根本性问题的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全面凝聚民心、激发民力,通过实践检验形成制度自信以及人民受益后的行动自觉,事半功倍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避免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导致的“人亡政息”。
其时,土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财富,是财富之母,土地的有限性决定了财富的有限性。因此,商鞅如炬的目光聚焦在土地上:通过土地产权私有制度的革命性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了生产力。尤为关键的是,与关注财富分配问题相比更为关注的是财富创造问题。即分好蛋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做大蛋糕。于是,废井田开阡陌应运而生。
商鞅在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收水到渠成之效,确是审时度势之功。一是周衰以来,诸侯竞进。井田制是周制,土地为贵族所有。日久年深,很多贵族自立门户、做强做大之心益盛,开始打破疆界谋取私田之利,并且没有受到惩罚,这一现实加速了井田制的基石坍塌。二是生产工具之利。当时已发明铁器耕田,农民有能力垦殖较大面积土地,不必再受井田格子线的束缚。同时,牛耕更盛。三是水利灌溉发展。战国时代水利工程专家辈出,西门豹、白圭、李冰均有建树。很多灌溉工程兴建完成,较之以往更加方便,并可用于更广阔面积的耕地。四是税制变化,人心多智。起初,农民性情淳朴,主耕“公田”,次为“私田”。随着“履亩而税”,税收改为根据田亩实际收成所得抽取,耕者开始更多计较自家所得。五是秦地宜于农业。“秦拥关中之腴壤,其人又习于农”,况且秦本农国,从农业入手,确实对症下药。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承认地主和自耕农对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极大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一扫“地利不能尽出,人力不能尽奋,国富不能增殖”的疲敝,出现了“与国民与产业自有,听民占田,世为永业,务使地尽为田,田皆税税”的局面,大踏步走上富强之路。太史公评之曰: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二)精确严密的制度设计、具体而微的推行措施,饱含求真务实理念
商鞅变法的精神是通过明法令、设刑赏奖励耕战,并以奖励耕战实现富国强兵。作为实行的政治家,商鞅两次变法始终头脑清醒,并未将所有的制度构想和具体方案一次性和盘托出,因为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条件时,变法很难一蹴而就,只有分出轻重缓急、徐而图之才能取得实效。为此,行新田制后,继续出台系列经济制度的同时开始变革政治制度,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推动。主要包括:一是废除贵族世袭。即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二是行县制。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三是推行地方自治。即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四是奖农织,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五是统一度量衡,即平斗觥衡丈尺。
战国时代主张施行变法之大家亦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把管仲视为先师和推崇效仿的典范,但商鞅在制度建设、推行措施的完备方面却超越了管仲,被认为“能得行法之要道”。主要体现在广布法律知识、以赏罚为制裁、任法必专不为私议善行所动摇以及设吏师引导讲解等方面。被公认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融法家的“法”“术”“势”于一体,完成了法家思想的系统,成为法家理论家。但其“法”方面的观点很多祖述商鞅,并在个人著述中多处称道其治秦效果: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
秦国僻处西陲,文化落后,缺少制度观念,多凭私意处理事务。商鞅从制度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并能运用彻底,最大限度集中国内资源和财富,最大限度激发民众生产潜力和战斗勇气,致使孤秦旧貌换新颜,实在难能可贵,极具先见之明。此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证明,但凡中央强大国家就繁荣富强,只要中央虚弱就分立纷争无穷。
(一)深谙经世济用之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晚近商鞅2000年的阳明先生,振聋发聩唱响“知行合一”说的时候,我们发现正是因为商鞅已达知行合一之境、已谙经世济用之道,所以才有变法改制之成。从其入秦与秦孝公畅谈定国安邦策时分别言及帝道、王道、霸道三种治道,就可见商鞅对于时下的各种学说均有精研,只是秦孝公渴望立竿见影的富国强兵之道,我们才看到了商鞅以所谓的“霸道”为核心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变法画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霸道”是内涵丰富的贬义词,但此“霸道”非彼“霸道”。除却法家导源于儒,商鞅的主张耕战其实也就是孔子的“足食足兵”之说外,即使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说来看,以及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子的使命与追求来看,商鞅牢牢把握时代特质,把个人的用世重点侧重为“立功”和“治国平天下”,是真正不辱使命,成为“坐而论道、起而能行”、知行合一、经世济用的典范,以后的历代改革家将其视为罕见的成功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人为车裂政未息的未济结局
制度改革是所有改革中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主体工程,对个人而言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能力,并要富有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甚至是献身精神,因为恋旧厌新,以古为荣,视新为敌是一种常态,势力巨大。在前有变法的吴起之死,现有宗室贵戚的怨恶,再到赵良的游说厉害,尤其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以及为人诟病的僭越秉政,商鞅不可能对潜在的危机和莫测的前路没有感知。但推崇用法而不用术、以国家为本而非以国君为本,以创设系列制度措施实现富国强兵是他的初心,更是他的安身立命所在,也可以说是他入世的毕生追求。因此,未能过多虑及自身安危而格外看重把理想变成现实,也就在所难免了。
随着车裂之刑,战国再无商鞅。但韩非的观点是:商鞅死,秦法未败。三国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履荐后主刘禅精读《商君书》,亲启变法的北宋王安石更是感同身受,称道是“百代遵其制”。后有考据律制沿革损益者发现,《大清律例》本诸《唐律》,《唐律》本诸《汉律》,《汉律》本诸《秦律》,而《秦律》虽云由李斯所定,但十之七八源于商鞅。以通俗的角度审视,商鞅难称善终,但其变法之制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改变了历史进程,具体而微的制度措施能长存千年以上,不能不慨叹其中知行合一、经世济用的伟力。
(一)徙三丈之木巧赢万众景从
商鞅深知,新制度推广开来必须要经历一个信从、实行、受益,继而坚固的过程,面对充满旧有思维习惯、文化落后的秦人,口干舌燥的教说决不会比一次现场演示更具说服力。于是,在“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状态下,“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日,予能徙者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与五十金,以明不欺。”此后,但凡颁布的法令规制,皆收到万众景从、令行禁止之奇效。可以说,这是一次洞悉情势、直指人心、创意精彩、效果奇佳的成功推广营销:诉求清晰明确、目标人群精准、形式简易直截、利于口碑传播、效果超出预期,同时投入与产出相比可忽略不计。虽然,有观点认为这是借鉴吴起此前搬车辕、担赤豆的取信之法,难称首创。但商鞅能首先注意到信用是无形的资本,并以简易智巧的“一木得万心”之法取信于民、破冰新制推行,无论如何都值得点赞。
(二)公布明白易知的成文法,构建传播推广体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也就是失去了制度颁布的意义。为了起到执行的作用,商鞅采取了将系列规制公之于众、使人咸知的方式。“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并特别强调“明白易知”,使“万民皆知所避就”。同时,希望以此实现“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令者;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为实现有效传播推广,搭建了置官置吏为天下师的体系,对系列规制答疑解惑,当今教师教授的雏形也由此而生。
在公开发布成文法、构建传播推广体系的同时,其建章立制“明白易知”的指导思想极具价值。古往今来,一种学说、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若想引人注意、深入人心都必须具备鲜明特点,具有“口号”性质,一是语句简单,便于记忆、持守和传播;二是意义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让人误解;三是具有刺激性和感召力,令人积极奋进。“约法三章”“打土豪分田地”这类口号都具有以上特点,商鞅所倡导的“壹治、壹教、壹山泽、壹刑”均文约而义丰,简洁、凝练之特点实具推广实行之便利。
商鞅秉政十八载的身体力行、《商君书》呈现的万语千言,都为后人的全面解读和多角度审视提供了可能。客观地说,商鞅变法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种种建树,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同样,确实存在的历史局限和深刻教训更值得我们总结反思。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1.沈阳市第二中学;2.辽宁日报社)
责任编辑:司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