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鸽伶 郑淼
【摘 要】在普遍话日益普及、说乐清方言逐渐减少的大背景下,提倡说乐清方言,保护和推广乐清方言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乐清方言的使用与保护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了乐清方言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并从知、信、行三个维度提出了保护研究的策略。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方言;研究
2011年,浙江省档案局启动“浙江方言音档”建设项目,该项目将现阶段浙江各地的老派方言作为建档资源,有计划地在全省展开调研和建档工作,以全新的视角开辟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更以很强的现实性、地方性和原创性特点,为汉语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档案元素”,受到专家、业内人士和社会的极大关注[1]。乐清方言音档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非常重要。
知信行模式認为知识获取是基础,信念(态度)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当对获取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理解吸收会引起态度的改变,并最终引起行为的变化。作者作为乐清籍人士,本着对乐清方言的热爱,基于知信行模式对乐清方言音档建设进行了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乐清县户籍人员或者祖籍为温州乐清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公务员、企业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社会群众和学生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99.45%。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对乐清方言的掌握程度、使用情况及未来发展预期等。
1.3 分析方法 通过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79名调查对象中,15岁及以下6人(3.35%),16~25岁19人(10.61%),26~35岁47人(26.26%),36~45岁46人(25.70%),45~55岁56人(31.28%),56岁及以上5人(2.79%);公务员16人(8.94%),企业人员40人(22.35%),事业单位人员82人(45.81%),社会群众26人(14.53%),学生16人(8.94%)。
2.1 乐清方言现状分析
2.1.1 对乐清方言的掌握程度
调查显示,51.40%的人基本掌握乐清方言,主要年龄段在26岁以上;25.14%的人十分精通,会听说读写,主要年龄段在35岁以上;7.82%的人表示听得懂不会讲,只有1.12%的人听不懂也不会讲,主要年龄段在16岁以上。
2.1.2 方言使用情况
73.75%的人总是或者经常使用乐清方言,25.14%的人偶尔使用乐清方言,2.79%的人从不使用方言。调查还同时显示(多选),84.92%以上的人通常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时,32.4%的人在工作学习场合时,49.16%的人与同乡在一起时、17.88%的人与他人争吵时使用方言。在公共场合,52.51%的人使用普通话,31.28%的人方言和普通话混合使用。在既可使用方言,又可使用普通话的场合下,44.13%的人会优先使用方言,28.49%的人方言和普通话混合使用,27.37%的人使用普通话。同时,年龄越大,在公共场合、工作学习场合使用方言的频率越高,25岁以下的只有29.79,15岁以下只有10.53在公开场合使用方言,15岁以下的则为零。
2.1.3 对下一代使用方言的态度
72.63%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方言和普通话,仅5.59%的人认为下一代只需掌握普通话。84.36%的人会教或者鼓励自己的下一代学习家乡话或者其他方言,年龄在25岁以上的人在为方面的愿意更强烈,而16岁以下的人更倾向于“视孩子的兴趣”来确定要不要教或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家乡话或者其他方言。
2.1.4 对保护方言的态度
87.81%的人认为方言的存在非常有意义,蕴含着文化、经济等多种价值;仅7.26%的人认为方言存在的意义不大,可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来代替方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方言的生命力日渐式微,超过八成的人认为方言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言已刻不容缓。如果方言将再被使用以及保护形式(多选),45.81%的人希望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保存,62.57%的人希望建立有声语音资料库,37.99%的人希望以文献资料的形式保护,26.26%的人希望被普通话吸收。此外,63.69%的人非常愿意、35.20%的人愿意参与到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5 对方言建立档案的认知
51.96%的人没有听说有乐清方言要建立音频档案,37.43%的人听说过但不了解,只有10.61%的人了解方言建立音频档案的建设工作,这些了解方言建立音频档案的年龄在16岁至55岁之间,55岁以上了解的几乎没有。说明信息的传播途径和范围有限。
3 存在的问题
从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而言,乐清方言传播在传播者、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等方面均存在着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挥其促进方言传承和发扬的应有作用。
3.1 方言逐渐被普通话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随着国家广泛推行普通话,以及当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普遍话广为百姓接受,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都使用普通话。通过访谈还了解到,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倒逼当地人不得不使用普遍话与外来人口进行交流,导致方言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
3.2 年轻一代对是否使用方言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调查显示,方言掌握一般的人占了16.2%,听得懂不会讲的占7.82%;听不懂也不会讲有1.12%。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越大对乐清方言掌握的情况越好,年龄越小,情况越不乐观。基本使用普通话、偶尔使用方言占25.14%,从不使用的也有2.79%。分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与年轻人群对是否使用方言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有的人认为,说不说方言,方言该不该传承都没有明确的态度。而态度不重视也就表示对信念的不足。endprint
3.3 存在乐清方言音档利用率还不高的短板
2016年,乐清市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浙江省第二批调查点之一。但实际上,乐清方言音档工作进展缓慢,且有37.43%的人群听说过但不了解这项工作,有51.96%的人根本没听说过这事。说明乐清方言音档在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利用率工作方面有着一定的短板。
4 对策
4.1 方言传播的渠道策略
4.1.1 加强人际交流的传播。针对乐清方言的特点,人际之间的交流传播对行为改变更有效。因此,我们要重视同乡同方言人际交流的力量,人们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年龄、背景和价值观相近的交往与交流,我们要组建一支宣传乐清方言的队伍,吸收号召力强、方言标准、积极活跃的人群加入,对周围的人,尤其是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进行传播。要重视家庭成员在乐清方言传播中的重要意义,尝试让家庭成员作为传播的桥梁,尤其是长辈对儿女和孙子、孙女。要组织外来青年员工学讲“乐清方言”,使乐清方言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乐清方言的健康讲座、演讲比赛等,进行人际传播。
4.1.2 加强宣传教育。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关注到方言流失的严重性,在课余时间重视孩子的方言学习,但在普通话普及的大语境下,仅仅是课余是远远不够的,调查表中,有人建议,要在幼儿园开设乐清方言课,通过播放标准乐清方言音档、唱著名的《对鸟》《清江号子》等乐清方言歌曲、说乐清方言俚语等形式,让孩子在普通话和乐清方言两方面都能兼顾。乐清电视台的方言节目《百晓讲新闻》,使新老乐清人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方言知识的传播和熏陶。
4.2 信念形成的策略
只有当人们有了正确积极的信念,才可能形成促进运用乐清方言的行为。而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学习内容和方式与学习语言是一致的。语言学习信念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内容,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可低估[2]。语言学习信念会在某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会产生消极作用。因而,语言学习信念干预研究非常必要。
年輕一代对乐清方言学习动机不明确, 缺乏学习内部动力,学习信念明显不足,但可塑性很强。为了实行乐清方言的传承,使乐清方言音档得以推广,我们须对年轻一代甚至新乐清人进行学习信念干预, 激发大家学习热情和学好乐清方言的信念, 帮助树立牢固的方言意识。
4.3 行为转变的策略
知信行模式希望个体在正确的知识、信念基础上采取有利于乐清方言运用和推广的行为,行为的转变是其最终的目标。在现阶段档案管理的思维模式应用于方言的传承保护过程中,超过四成的人认为很有意义,将会大大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并应进一步促进方言开发与共享利用。说明了公众对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态度是积极向上,信念是成熟的。
英语学习信念越成熟, 英语学习行为就越积极[3]。学习乐清方言的道理与学习英语类似,因此我们要做好行为转变的相关工作。要遴选好“发言人”。根据省教育厅、省语委的要求,温州市组织开展方言发音人的招募、遴选工作;同时,通过对方言发音人进行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全面调查采集乐清方言原始数据,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予以保存。发挥乐清方言音档的价值,积极开发利用,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载体进行有声传播。要让让年轻人从思想到行为上进行改变,在日常人际、工作学习中学会有方言沟通交流,说俚语和童谣,唱歌、看电视节目,对不会乐清方言但有求知欲望的人,可以推广方言音档、查阅乐清方言字典、词典,从而掀起学乐清方言、讲乐清方言、推广乐清方言的热潮。此外,如何能让更多的人在知识知晓的情况下选择有利于未来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以采取行为奖励策略,激发了积极性,让大家认识到了乐清方言的价值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朱南雁.陌上花开——聚焦“浙江方言音档”建设[J].浙江档案,2013年01期,28-29.
[2]吴喜艳.语言学习信念研究综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39-144.
[3]宋志燕, 王耘,侯怀银.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及其与英语学习行为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5卷第1期,143-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