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伟
2017年9月5日,美国空军“红鹰”部队指挥官舒尔茨·埃里克中校,在距美空军内利斯空军基地100千米的地方,驾驶苏-27战机遂行空中任务时遇难。尽管美五角大楼对此消息矢口否认,但是,根据美国内一些网站报道和俄国内资深专家的分析,埃里克中校驾驶苏-27战机遇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公开的秘密。那么,舒尔茨·埃里克中校指挥的“红鹰”部队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美国空军的中校又为何要驾驶俄式苏-27战机飞行,这些都成为了今天世人关注的焦点。
寻觅苏式战机
20世纪50—60年代,基于苏联空军米格战机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美国五角大楼和其飞机制造公司开始高度关注和研究米格战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结构。美国五角大楼得到的首架米格-21F-13战机,来自于盟国以色列。
20世纪60年代初期,伊拉克空军飞行员因政见不同,驾驶1架米格-21F-13战机叛逃到以色列。随后,叙利亚空军飞行员在驾驶苏-17战机训练飞行中,因机载导航系统出现故障,误降在以色列空军基地。此后没几天,埃及空军1架苏-17战机也因发动机出现故障,
迫降在了以色列境内沙漠地带。尽管叙利亚和埃及政府强烈要求以色列归还其战机,态度强硬的以色列不仅不予理睬,而且将这些战利品全部运往位于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以便让美空军试飞员剖析和了解苏式战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结构。
对于突如其来的“大礼”,美国五角大楼可以说是喜出望外,急忙拟定了1项名为“衬垫”的行动计划。根据该项计划,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组建了“红帽”中队,以对苏联空军战机的战术技术性能进行评估。经过半年多的细心研究和考察,“红帽”中队试飞员做出了如下结论:米格战机的结构和战术技术性能优异,有诸多可借鉴之处。这无疑刺激了美五角大楼继续扩大寻觅苏式战机的胃口。
当然,美五角大楼十分清楚,要想直接从苏联国内军工企业获取苏式战机可以说比登天还难。于是,他们决定以与苏联保持军事技术合作的第三方国家为突破口,伺机获取苏式战机。印度尼西亚成为了美五角大楼的第一个突破口。1965年,依靠反共军事政变上台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极力推行亲美反苏的外交政策。随着与苏联关系的紧张,苏联政府停止向印度尼西亚提供苏式战机的零部件。由于缺少苏联提供的战机配件,苏哈托决定将数架米格-17F、米格-19S和米格-21F-13战机卖给美五角大楼。
1970年9月,埃及总统阿卜杜尔·纳赛尔去世后,亲西方的安瓦尔·萨达特继任埃及新总统。针对萨达特亲美倾向迫切,美五角大楼专门拟定了一项名为“和平法老王”行动计划,试图用美F-4E战机“鬼怪”Ⅱ战机换取埃及空军淘汰的米格-21、米格-23MS/BN、苏-7B和苏-20战机。1977年,在与埃及签署合同后,美国将13架苏式战机从埃及开罗机场运往内利斯空军基地。
组建“红鹰”部队
随着内利斯空军基地苏式战机增多,美空军决定建造一个专门空军基地,以确保苏式战机保持良好飞行状态。于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地带的托诺帕靶场(51号区)成为了首选目標。托诺帕距离内华达州大约20千米,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非常有利于苏式战机的安全保密。美五角大楼精心炮制了一项“永恒定向标”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美空军在托诺帕空军基地组建了美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部所属的独立飞行中队。该飞行中队的番号为4477部队或“红鹰”部队。“红鹰”部队飞行员的主要任务,一是向美空军战术空军部队飞行员展示苏战机的作战性能。二是与美空军战术空军部队战机进行空中对抗演练,以提高美飞行员抗击苏式战机的能力。三是为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部队,研究和拟定战术飞行训练大纲。根据要求,空中对抗演练必须在美空军内利斯基地试验靶场举行。
当时,美空军“红鹰”部队飞行员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米格-17F、米格-21F-13、米格-21MF、米格-23MS和米格-23BN战机的驾驶技术。在实施“永恒定向标”行动计划过程中,“红鹰”部队飞行员驾驶苏联战机,共计完成了15264架次战斗出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训练,“红鹰”部队的32名飞行员全部掌握了米格-23战机驾驶技术,其中有16名飞行员,人均驾驶米格-23战机完成了100多次战斗出动。同时,托诺帕靶场逐渐变成了美国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部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共计培训了200名可以驾驶米格战机飞行的飞行员。此外,托诺帕靶场也成为美空军试验F-117A等先进战机的试验中心。
1988年春天,托诺帕靶场共计装备了9架米格-23战机和14架米格-21战机。此前,这两种米战机战术技术性能已经过时,无法满足苏联空军现代空战的要求。因此,苏联空军开始启动装备苏-27和米格-29战机的计划。这对于“红鹰”部队来讲,如果继续使用寿终正寝的米格-23和米格-21战机,不仅会导致飞行事故的频发,而且也使军费剧增。于是,美国五角大楼决定解散“红鹰”部队。同时,美空军内利斯空军基地两个F-5E“侵略者”中队全部更换了F-16新型战机,以应对苏联空军更换苏-27和米格-29新型战机计划。
“红鹰”部队死灰复燃
尽管美国五角大楼于1988年3月宣布解散“红鹰”部队,但是,“红鹰”部队直到1990年6月才消失。当时,“红鹰”部队的地面设施全部移交给了美空军第57联队。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俄空军全部换装苏-27和米格-29新型战机,美国五角大楼又将目标瞄准了这两种新型战机。对此,美空军装备司令部,以原直属的装备测试鉴定分队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红鹰”部队。美空军“红鹰”部队主要职责是,利用内利斯基地和托诺帕试验靶场,对国外先进武器装备进行研究。同时,美国媒体时常向外界报道有关该基地驻扎苏俄战机的情况。其中,在美空军内华达州托诺帕靶场拍摄的照片中,人们发现了苏-27和米格-29战机的身影。
根据俄军事专家分析,这些战机基本都是从与苏俄保持军事技术合作的第三国搞到的。随着苏联解体和华约组织解散,苏联加盟共和国摩尔多瓦打算向伊朗出售了一批米格-29战机。但是,这批战机后来转卖给了美五角大楼。原华约组织的许多成员国,都试图将那些从苏联获得的无偿援助战机,以低廉价格向美五角大楼出售。2009年,美国Tac Air公司从乌克兰购买了2架苏-27战机,主要用于美空军飞行员的实战飞行训练。俄军事专家认为,内华达州沙漠上空频频出现苏-27和米格-29战机表明,美空军已经重启了20世纪70年代末拟定的“永恒定向标”行动计划。
据“红鹰”部队一位名叫盖伊斯勒尔的资深飞行员透露:“今天,美空军战术空军部队许多指挥官认为,在空战对抗训练中,如果意外与米格战机遭遇,美空军一些素养较低的飞行员常常会伴随着‘巴克登革热的症状。他们在扮演‘红军的米格战机面前,经常六神无主,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美空军许多指挥官以保证飞行安全为借口,拒绝参加与扮演‘红军的米格战机进行空战格斗演练。”在美空军举行的例行性“红旗”空战演习中(美空军与盟国及友好国家空军进行的一项联合对抗训练),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每次演习前,美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都要亲自出面说服部下:“不管愿意不愿意,你们必须亲自与米格战机交手。”演习结束后,这些指挥官都要感谢“红鹰”部队,因为他们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与米格战机实战对抗演练的机会。
盖伊斯勒尔说:“‘红旗空战演习之前,我们都要反复对‘蓝军指挥官做说服和解释工作,并反复提醒他们,‘红军不是单纯模仿米格-29战机。我们向你们展示的目的在于,要求你们必须全力以赴,使用所有的手段和能力,与‘红军进行对抗。”在与“蓝军”飞行员交谈中,盖伊斯勒尔诙谐的说:“在进入‘红鹰部队之前,我驾驶F-15战机的飞行时间已超过2000小时。我对米格战机战术技术性能了如指掌。在空战演练中,我不会对你们有丝毫的宽容。但是,我会教会你们如何战胜米格-29战机。我们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个中队的空战演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估。第一天空战演习后,他们都会被我们打败。新闻发布会上,他们都会耷拉下脑袋,默不作声。会后,我会鼓励他们,小伙子们,失败不是坏事。新的一天开始后,他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出色。”
2016年11月8日,英国飞行调度员钦齐奥季·戴维特曾在美空军托诺帕靶场,亲眼目睹了苏-27战机与美F-16战机的空中对抗格斗。对抗格斗的双方战机首先从10000米高空由高往低正面拦截开始。随着正面相互擦边而过的拦截动作结束,苏-27战机与美F-16战机进入了空中盘旋。苏-27战机会利用自己优异机动性能,紧紧咬住F-16战机的尾巴。
付出昂贵代价
为了了解和掌握苏式战机的战术技术性能,“红鹰”部队特意拟定了高强度的训练飞行计划。由于完好无损的苏式战机数量较少,“红鹰”部队飞行员如同今天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歇人不歇机。由于缺乏设计局设计师和飞机制造厂的技术保障支持,加上“红鹰”部队飞行员高强度驾驶苏式战机,大大缩短了战机的使命寿命,致使飞行事故频频发生。米格战机的飞行事故共计超过了50起。
1982年4月8日,“红鹰”部队飞行员马克驾驶的1架米格-23BN战机输油管路破裂,导致飞机起火。同年10月21日,1架机号为023的米格-23战机起火。1987年8月28日,由于驾驶失误,1架机号为022的米格-23战机失去控制,飞行员卡里斯勒被迫弃机跳伞。1984年4月26日,1名非“红鹰”部队飞行员驾驶1架米格-23战机失事。这位非“红鹰”部队飞行员是美空军系统司令部副司令罗伯特中将。当时,他主动请愿遂行一项秘密任务。当罗伯特中将试图驾驶米格-23BN战机,按照设计规定的極限飞行速度飞行时,飞机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难以控制。最终,罗伯特中将跳伞失败,以身殉职。
2017年9月4日,“红鹰”部队指挥官舒尔茨·埃里克中校,重蹈了罗伯特中将的旧辄。就在遇难前的1个月,埃里克中校曾造访了莫斯科航展。当时,俄英雄称号获得者、俄功勋试飞员、俄预备役少将、俄宇航员、莫斯科航展名义主席穆罕默德·托尔巴耶夫,会见了美国同行埃里克中校。交谈过程中,埃里克中校曾向托尔巴耶夫流露出了要驾驶苏-27战机完成特技飞行动作的愿望。但是,托尔巴耶夫对其劝解说:“驾驶苏-27战机的人,未必能够了解俄战机的驾驶细节。此外,每架战机都有自己特点和驾驶技巧。要想熟练驾驶苏-27战机,必须系统接受俄飞行专家和驾驶俄飞机的培训。千万不要去做俄飞行员空中完成的特技飞行动作。”
在接受俄《莫斯科》电台专访时,托尔巴耶夫分析了埃里克中校遇难的主要原因:“埃里克中校驾驶苏-27战机遇难,主要在于他缺少足够驾驶苏-27战机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他不听劝阻,过于自信和高傲。”当然,俄国内许多资深飞行员并不同意托尔巴耶夫的观点。他们认为,埃里克中校在飞行驾驶方面享有“船坞”的绰号,曾获得过6个学位,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技术博士。他驾驶苏-27战机的技能毫不逊色托尔巴耶夫和俄国内其他著名试飞员。
俄资深专家亚历山大·日林退役上校,在接受俄联邦新闻通信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埃里克中校驾驶由乌克兰提供的苏-27战机遇难,让外界并不感到奇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就开始向美国出售武器装备。美空军埃里克中校有可能在驾驶苏-27战机模拟俄空天军战机,与美空军战机进行空战对抗演练时遇难。但是,这一点也不足为奇。众所周知,早在冷战时期,美国空军就将俄作为假想敌,进行类似的实战对抗演练。”俄《航空探险家》杂志社特邀资深专家弗拉基米尔·卡尔诺佐夫撰文指出:“埃里克中校为了满足美五角大楼和美国政府的侵略野心,献出了自己年仅44岁的宝贵生命。但是,对于企图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冒天下大不韪和不惜重金,以获取对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以及作为世界武器出口大国的俄罗斯保持军事上优势的美国来说,这种欲望永远都不会消失。”
由此可见,埃里克中校驾驶苏-27战机遇难事件到此并没有结束。随着美国五角大楼“永恒定向标”行动计划的实施,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埃里克中校驾驶苏-27战机事件会接踵而至。那么,这种代价到底多昂贵,恐怕只有美国五角大楼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