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伟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2030目标愿景的思考
文 / 李伟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面向2030的教育现代化,直接关乎我国2050年整体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引领“双创”、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抢抓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机遇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教育自身也进入了追求内涵发展、努力满足和服务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新阶段。这就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战略需要出发,科学规划,系统分析,合理预测,超前研判,明确我国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的战略愿景。
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涉及面广、复杂度高、关联度高、地区不平衡性强的特点,从国家实施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教育现代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深刻挑战。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产业融合与互动已成趋势,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将由主要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质量转变。适应新常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人才储备、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以及实施有效的人才跨地区、跨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不仅成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大问题。面向2030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将步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更为紧密的新阶段,需要为我国实现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人才红利转变提供坚实支撑。
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提出了挑战。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工业革命,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我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下,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思维方式习惯等提出了时代性新要求。
面向2030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把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科学分析判断各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若干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与困难,提出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重点举措。
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广大民众对经济、法律、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对与这些生活质量和人的发展所需的教育培训学习需求,都将出现快速增长。同时,这一时期,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需求不断增加,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也将同步达到空前的发展水平。
面向2030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需要系统分析多样、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实施双轮驱动。一方面,继续加大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和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并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作为重点予以突破,尤其是作为直接连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需要的教育和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作为可行的实施战略、项目或工程,作为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基于上述种种挑战,面向2030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不是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自然延伸,而是教育发展理念、重点、体系与环境等全方位的转型与综合实力的提升。
教育现代化发展2030目标是一个多维目标,包括教育普及与公平、教育质量与结构、教育服务与贡献、教育条件与保障等方面。而无论哪一个方面的目标,其核心内涵均指向于人。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所决定的。
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普及:确保满足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基础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中具有奠基性作用。面向2030年,我国除了继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外,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重要的目标设定。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儿童接受初等教育做好身心准备。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根本指向,在于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水平。到2030年,要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接受15年公平的基础教育以及获得优质早期关心和发展,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030年的中国将实现科技由跟跑向领跑的转变,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无论是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还是民生视角下的就业能力来看,让所有人平等获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让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人才,将成为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2030年的中国教育需要让终身学习融入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与发展,享受学习型的城市、组织、家庭和社区带来的幸福。
实现包容、共享、公平的教育: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准。教育公平与教育普及是一对密切关联的概念,但两者内涵不尽相同。伴随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普及,维护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实现包容、共享、公平的教育,是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实现包容、共享、公平的教育,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升国家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准。均等化水准的核心内涵是:让所有人分享高水平覆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提高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在扩大教育资源覆盖共享中的作用,增加教育公共产品,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各族人民的生活与发展带来最直接、最可靠的国民福利。
包容、共享、公平的教育,涵盖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人群之间等四个维度。在城乡之间的维度上,就是要实现高水平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城乡教育展示各自的精彩与活力,让广大农村、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在区域之间的维度上,需要增强区域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和共建共享,让老少边穷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获得同等的发展,实现超跨区域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校际之间的维度上,要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系列标准,提升教师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能,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让每一所学校都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人群之间维度上,就是要保障不利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消除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青少年等群体的就学障碍,让失业人群、失学青少年、农民工、转岗职工等特殊人群享受免费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与技能技术培训。
实现科学、适切、有效的优质教育供给:提高学生素养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学、适切、有效的优质教育供给,是构建面向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首先,要解决质量观问题,形成全社会公认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面向2030年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公民的高尚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国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民主参与精神,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中发挥着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是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学校,要把为学生创造安全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置于优先考量的位置,建成绿色、魅力、安全校园,促使真实和虚拟校园不断地融合,形成积极向上的伙伴群体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及其监测能力,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和实现人生梦想的美好家园。
人才培养适应性是衡量优质教育供给的重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方面要让每位公民在充满变化的未来工作与职业世界中生存并发展,激发他们终身学习的潜能,形成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受用的有效的学习成果,增强就业、创新创业能力,让青年学生成功成才,成就幸福人生;另一方面,是要让每位公民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必备的交流合作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终身、灵活、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满足全民教育发展需求。构建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愿景,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纳入其中。“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的精髓。从《学会生存》到《仁川宣言》,再到《2030教育行动框架》,国际机构在促进每一个人终身学习上共识越来越多。面向2030年的中国教育,需要将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每一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提供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
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旨在建立符合人的一生生命周期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开放、衔接融通,针对每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提供所需的教育与培训。其衡量的标志,一是实现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的教育及学习方式,为所有的学习者灵活选择和接受终身教育服务提供帮助和支持;二是增强各种类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服务;三是扩大教育开放性,提升教育向社会的开放程度,跨界合作实现、吸引行业企业的参与水平,使公共教育资源向所有学习型组织、学习者公平开放。
提供现代化和一流的教育条件保障:有效满足教育发展需求。资源配置及其水平的提升,贯穿于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面向2030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首要的目标是实现优先、精准、共享的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充分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同时,有必要建立多元参与、规范有序、高效协调的社会投入体系,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实现信息化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支持是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与有效支持,涵盖了学生学习、教师发展与教育管理等多个领域,但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链接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
面向2030年的教育资源配置,有必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标准体系。要发挥标准体系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安全与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让所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获得公平保障,构建开放、灵活、有效的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让教师在更好的工作中提升事业心和能力。
实现国家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教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目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203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愿景的新维度。协同治理目标的首要诉求,在于实现各级政府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同,有效发挥大数据和教育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在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促使政策之间更为协调。
同时,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要围绕有效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根本,基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以法治方式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消解政府对学校办学的直接干预,实现教育家办学与成长格局,依法保障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提升学校领导力,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与效益。另外,构建畅通的社会参与网络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愿景的重要维度。社会参与网络构建的具体目标在于让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成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主体之一,让各类教育智库、专业中介机构积极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让利益相关方广泛多元参与重大政策决策的制定与评估。
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框架,在指标内容上包括教育普及与公平、结构与质量、条件与保障、服务与贡献等项目。而在此指标框架下,目前结构与质量、服务与贡献方面的监测指标研究与开发相对比较薄弱,有待通过完善国家统计指标及报表内容予以加强。而在教育现代化指标数据类型上,与统计数据相比,调查数据和质量测评数据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前述的优质教育供给、教育治理现代化等目标的监测,因而需要通过创新教育现代化监测方法和机制予以加强。
区域维度是面向2030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维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地区”层面教育发展目标不仅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包括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的区域。为此,有必要结合区域发展对教育和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开发若干反映区域特点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同时,探索区域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的滚动监测方法,充分运用教育与经济社会数据、国际比较数据和调查数据,定期形成区域教育与人力资源监测分析报告,并建立监测评价结果综合运用于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机制,发挥监测评价结果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在方法论上需要避免就指标论指标,而应采取系统的视角,立足我国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多维收集分析数据,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使用,使得监测评价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抓手,确保我国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监测面向2030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要按照分步实施、分阶段有重点监测的策略,统筹协调近期现实重大关切和远期目标指标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