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玄参叶部病害的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效果

2017-12-11 02:12吴中宝杨成前邓才富全建余中莲杨天建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叶部玄参病株

吴中宝,杨成前 ,邓才富,全建,余中莲,杨天建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南川 408400)

重庆玄参叶部病害的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效果

吴中宝,杨成前*,邓才富,全建,余中莲,杨天建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南川 408400)

目的通过对玄参斑点病、斑枯病、轮纹病3种叶部病害的发生为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探索其发病规律及防治药剂的筛选,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主要玄参产区,对叶部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玄参叶部病害田间病株率达100%,平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2%、59.3%,其中斑点病的田间危害程度最高,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42%、65.7%、72.6%;玄参叶部病害危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危害程度依次为:4000株/亩>3000株/亩>2000株/亩;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及危害程度与种植方式相关,以连作方式平均病情指数最高达45.03%,轮作与生荒地种植方式较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硅唑(400 g·L-1)乳油1000倍液防治叶部病害效果最好,田间防效达74.3%。结论3种叶部病害均有发生危害,以斑点病危害最为严重,利用氟硅唑(400 g·L-1)乳油进行防治,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防治效果

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又称元参、黑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有滋阴、降火、生津、解毒等功效。目前玄参在我国分布很广,主产浙江,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玄参在重庆南川、武隆、酉阳等渝东南山区,种植面积大,已发展到10万亩(1亩=1/15公顷)以上,现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1-2]。玄参叶部病害发生严重,田间病株率达100%,致使叶片焦枯脱落,影响玄参正常生长,造成玄参经济产量受到损失。在田间,玄参叶部病害有斑点病PhyllostictascrophulariaeSaccard、斑枯病SeptoriascrophulriaeWest、轮纹病AscochytascrophulariaeKab.et Bub,统称为叶部病害,在不同产区这3种病害危害程度有差异[3-4]。本研究主要针对重庆市主要产区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探索出重庆产区叶部病害发生程度、田间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品种 玄参S.ningpoensisHems。

1.1.2 供试药剂 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氟硅唑400 g·L-1,EC(美国杜邦公司);30%多抗霉素WC(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公司);70%代森锰锌WP(西安近代农药科技有限公司);50%甲基托布津SE(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1 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调查 2012—2013年度于重庆南川区玄参种植基地,根据不同地形、气候、栽培措施,选取5块玄参田,从3月玄参出苗开始到11月收获,每15天调查1次,采用Z字形取样,每块玄参田调查10点,每点调查10株,分别调查斑枯病、轮纹病、斑点病的田间病株率、病叶率及病害严重度程度,计算其病情指数。

3种玄参叶部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4-5]:0级:无病斑发生;1级:病斑面积占该叶片面积1~15%;2级:病斑面积占该叶片面积16~30%;3级:病斑面积占该叶片面积31~50%;4级:病斑面积占该叶片面积50%以上。

1.2.2 不同种植密度玄参叶部病害的发病率 选择土壤肥力均等、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块,分为4000株/亩、3000株/亩、2000株/亩3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重复3次,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0 m2。在玄参叶部病害发病盛期(7月上旬),调查其病情指数,叶部病害分级标准同上。

1.2.3 不同耕作方式玄参叶部病害的发病率 分别选取田间管理水平和土壤条件相近的3类玄参田,分别为连作地、轮作地(前茬作物玉米)和生荒地,进行玄参种植。在玄参叶部病害发病盛期(7月上旬),采用Z字形取样,每块玄参田调查10个点,每点调查10株,分别调查3种玄参田的玄参叶部病害的严重度程度,计算其病情指数。

1.2.4 玄参叶部病害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为重庆市南川区德隆乡茶树村头风路玄参地块,试验时间:2013年5月10日。该试验不同药剂分别按不同倍数兑水稀释,叶部病害进行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每处理3重复,以清水为对照(CK),共6个处理,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4 m2,每小区种植50株。单位面积施药液量一致,叶面喷施用量150 mL·m-2,配比方法见表1。

病害调查:分别在施药前和施药后10d调查叶部病害的严重度和根部病害病株率,并统计叶部病害的病情指数和根部病害发病率,计算其防治效果。

表1 不同农药防治施药浓度及施药方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玄参叶部病害症状

通过对3种玄参叶部病害危害症状观察、测定,明确了3种叶部病害的症状特点,并进行了描述(见图1)。

斑点病: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至多角形,直径仅 1~3 mm。中心部灰白色,边缘紫色,上生少许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大田成局部严重分布,单株发病成系统分布。

斑枯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紫褐色凹陷的病斑,其中心呈白色或白色小点。随病情不断发展,形成灰白色大型病斑,呈多角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 mm。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最后全叶枯死。大田均匀分布,单株发病从下到上发展。

轮纹病:叶面病斑近圆形。具有轮纹,直径可达1 cm,褐色。边缘稍不规则,紫褐色。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生严重时,叶片局部枯死。大田成局部严重分布,单株发病从下到上发展。

图1 斑点病、斑枯病、轮纹病

2.2 3种玄参叶部病害田间危害程度调查

通过对玄参叶部病害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田间玄参所有植株均有叶部病害发生,但3种叶部病害的田间病株率、病叶率及其病情指数差异较大(见表2)。3种玄参叶部病害田间病株率合计100%,平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2%、59.3%。玄参斑点病田间病株率最高,达42%,明显高于玄参斑枯病(28%)和轮纹病(30%)的病株率。同时,玄参斑点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亦为最高,分别为65.7%、82.4%。其次为斑枯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2.3%、56.8%,最低为玄参轮纹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5.6%、38.8%。

表2 不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2.3 玄参叶部病害田间发生动态

3种玄参叶部病害均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出现少量的病叶数,之后病情指数逐渐上升。斑点病上升到5月下旬,6~7月呈成下降趋势,8~10月病情指数继续上升,10月达最高;玄参斑枯病3~6月病情指数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下降,直到8月下旬,9月又开始上升,10月达最高;玄参轮纹病在3~5月中旬发病逐渐严重,之后略有降低,直到7月中旬,7月下旬~10月一直呈上升趋势。

图2 3种玄参叶部病害田间动态变化图

2.4 不同密度叶部病害发生危害调查

通过3个密度梯度的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玄参叶部病害危害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玄参叶部病害危害程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越严重,危害程度依次为:4000株/亩>3000株/亩>2000株/亩(见表3)。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其平均病情指数最高,达48.43%;其次为3000株/亩,平均病情指数为26.03%;最低为2000株/亩,平均病情指数为21.9%。

表3 不同密度玄参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注:应用spsst19.0统计软件进行LSD多重比较,Df=2,F=21.869,P=0.02<0.05;小写字母表示0.05显著水平。

2.5 不同种植方式与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

通过3种不同种植制度对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危害情况调查,根据spsst19.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LSD多重比较分析,连作地叶部病害差异显著,而轮作和生荒地叶部病害差异不明显(见表4)。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连作地>轮作地>生荒地。连作地的叶部病害危害最严重,病情指数最高,达45.03%;轮作地与生荒地的叶部病害发病程度较低,分别为29.83%、24.43%。

表4 不同种植方式玄参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注:应用spsst19.0统计软件进行LSD多重比较,Df=2,F=10.934,P=0.01<0.05;小写字母表示0.05显著水平。

2.6 玄参叶部病害防治药剂效果测定

通过5种药剂对玄参进行叶面喷施,防治玄参叶部病害。结果表明,5种药剂田间防效具显著差异(见表2)。氟硅唑(400 g·L-1)防治叶部病害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达74.3%,其次为70%代森锰锌,防效为61.9%,最差为多抗霉素,其防效仅为21.4%。

表5 不同药剂玄参叶部病害的田间药效

注:应用spsst19.0统计软件进行LSD多重比较,Df=5,F=20.831,P=0.003<0.01;大写字母表示0.01显著水平,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平均值。

3 讨论与结论

玄参叶部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达100%,平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2%、59.3%。3种叶部病害田间分布具有差异,以玄参斑点病危害最为严重,病株率、病叶率及病情指数均为最高,分别达42%、65.7%、82.4%,为重庆玄参产区优势叶部病害。在四川、云南、贵州玄参叶部病害优势病害分别为斑点病和斑枯病,与重庆产区病害发生具有差异[2-4],这可能与各地区气候、品种具有相关性。

玄参以轮作和生荒地种植方式,叶部病害危害较轻,连作最为严重。同时,叶部病害与不同密度具有相关性,危害程度随着密度增大而严重。这可能由于连作地积累了较多的叶部病害原菌,成为病残体及病原菌越冬场所,而生荒地或轮作地初始病原较少,故而危害较轻。

3种玄参叶部病害均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出现少量的病叶数,之后病情指数逐渐上升到5月下旬,6~7月呈成下降趋势,8~10月病情指数继续上升,10月达最高。在玄参叶部病害逐渐上升期(5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试验,根据调查表明防治效果较好。供试5种药剂均具有一定防效,以氟硅唑(400 g·L-1)1000倍液防治叶部病害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达74.3%,其次为70%代森锰锌,防效为61.9%。

在生产上,以轮作或生荒地种植,冬季翻耕,清除杂草及玄参茎叶等病残体,保持田园整洁;以适宜密度种植,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的降低叶部病害危害。在化学防治方面,在5月发病上升期,用氟硅唑(400 g·L-1)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施用,保证防治效果,降低抗药性。

[1] 陈大霞,李隆云,宋春泉,等.几种药剂防治玄参斑枯病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40-13341,13403.

[2] 夏忠敏,张忠民,莫雪梅,等.贵州省主要药用植物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田间危害情况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4,5(15):33-36.

[3] 陈小红,叶华智,严吉明,等.四川药用植物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Ⅰ主要栽培药用植物病害[J].西南农业学报,2006,1(19):58-62.

[4] 张翠英.云南玄参主要真菌病害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研究[M].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09.

[5] 汪世军.玄参叶部病害种类调查及玄参斑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6] 陈道明,杨家春.玄参斑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1):27.

[7] 吴加伦,邹耀华,黄国洋,等.浙八味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调查及控制对策[J].农药种子与管理,2008,29(5):16-21.

DamageandControlofThe3TypesLeafDiseaseon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

WUZhongbao,YANGChengqian*,DENGcaifu,QUANJian,YUZhonglian,YANGTianjian

(Chongqing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Cultivation,Nanchuam408435,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damage of the 3 types leaf disease onS.ningpoensisin Chongqing province and control efficiency of various bactericide,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integrated pests management (IPM).MethodsIn the main cultivation regions of Chongqing province,the leaf disease were the field investigated,and the efficiency of controlling the disease with 5 bactericide.ResultsDisease plant rate was 100%,the average disease leaf rat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41.2% and 59.3%.The damage rate of leaf spot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leaf disease.The average disease plant rate,disease leaf rat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42%,65.7% and 72.6%.The damage rate of the fields which had continuous cropping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There is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ting density and the damage degree.The damage degree of leaf diseas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The result of five Bactericides against leaf spot disease in field trim showed that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flusilazole EC (400 g·L-1) 1000 times were 74.3%.ConclusionThe damage degree of 3 types leaf disease were much higher.Its harm was serious with Leaf spot.The use of flusilazole (400 g·L-1) respectively control.

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leaf disease;occurrence and damage;disease index;control efficiency

*

杨成前,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Tel:(023)71480782,E-mail:yangchq77@163.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7.11.020

2017-06-23)

猜你喜欢
叶部玄参病株
面向移动端的苹果叶部病虫害轻量级识别模型
基于YOLOv3的多类烟草叶部病害检测研究
散结良药玄参 食疗有方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玄参良种的子芽分级标准研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地产中药材玄参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基于颜色差异性的植物叶片病害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