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两个公共经济学模型对建立农村公路“偏好表露”机制的启示
◎杨涛
本文借助维林和蒂布特两个公共经济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一些关于建立农村公路的“偏好表露”机制的启示,对破解农村公路供给与需求平衡矛盾提供了一些借鉴。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公共产品大多实行“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对农民的需求及偏好关注较少,导致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供需相对平衡。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认为,要达到最优供给,就必须考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因此,农村公路的有效供给的依据就是需求主体的“偏好”,在公共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研究中被称为 “偏好表露”(preference-revealing)。
是h0为止。在h0处,村民A和B都认可和接受农村公路的数量为G0。组合(h0、G0)就是是帕累托最优结果。这种均衡结果被称为“林达尔均衡”,是该模型核心部分。
“维一林”模型(Wicksell-lindahl)是公共物品供给与公共选择机制结合得较好的模型。所谓公共选择机制就是指通过“以手投票”方式决定公共政策机制。通过将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决策联系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合理负担份额和产量提了思路。
以某一行政村为例,说明“维一林”均衡模型的实现。三项假设条件:一是某行政村村民A和B,分别代表具有相同收入和偏好的两组选民;二是为防止因决策先后顺序带来投机行为,假定农村公路供给总量水平与其负担份额作为一个备选方案同时决定;三是每个村民都能真实准确表达个人偏好。可用下图来说明“维-林”均衡模型的实现。设图中纵轴由下至上代表A承担的农村公路供给总成本份额,h=1时代表全部由A承担。当村民A的成本承担份额是h,则村民B的份额是(1一h)。横轴代表农村公路供给总量,曲线Da和Db分别代表村民A和B在承担不同份额下对农村公路需求量。再假定该行政村村委会最初设置的农村公路成本承担份额h1,这时,村民A愿意得到Ga水平的农村公路,而村民B愿意得到Gb,两者产生不同意愿。因此,村委会将提出另一份成本承担方案,由村民A和B重新选择。因此,如果调整后,村民A和B对农村公路的需求量仍然得不到统一,那么,这个过程将反复,直到成本承担份额
“维-林”均衡模型
在公共物品供给实践中,要达到这种均衡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全体投票者“完全一致同意”,因此,要完全成功实现的概率极低,只是一种虚拟均衡。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种非现实的模型对建立农村公路“偏好表露”机制仍具有启示意义:
启示一:我们可以将农村公路的供给决策过程同村民的成本负担份额有机结合,在村民个人偏好既定情况下,通过对备选方案“以手投票”,确定农村公路供给水平以及个人分摊成本。
启示二:我们对农村公路供给决策必须充分考虑村民个人“偏好”。密切关注关于分摊成本“讨价还价”中村民个体间信息和意愿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对备选方案不断投票,也就是个人偏好的持续表露,而最终达成“完全一致”,“个人偏好”也即汇总为“群体偏好”。
启示三:大多数行政村面积不大,人数也不多,村民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对农村公路需求和偏好也有较好的认识,那么,就具备对农村公路的提供达成成本分担协议的前提条件。具体实践操作,可以考虑,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村民对农村公路的提供达成成本分担协议,从而实现小组内村民选票“完全一致性”,然后再派选代表,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实现村民小组代表选票“完全一致性”,也就实现了全体村民选票的“完全一致性”,从而最终确定该行政村农村公路供给方案。
1956年,经济学家查尔斯·蒂布特在其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中提出了另一种解决公共物品最佳供应和显示机制的方法,他假设经济以地方公共物品为特点,并且地区间财政存在竞争和流动性,人们有权选择自己所偏爱的社区。在这一社区中,消费者所消费的公共物品与该社区所定税率的高低是相对应的,即有着较高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社区一般对应的税率也较高,但不同社区之间也可能存在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差别。人们表露自己的偏好是通过“以足投票”的方式来进行的。
以某一行政村为例,来说明蒂布特模型。模型假设:某一个行政村有村民总人数N,农村公路总数量为X,农村公路供给成本为C,且C=C(X,N),设每增加1位农民对该行政村提供农村公路总量而言,所要增加的边际成本为:CN=aC/aN
当某位村民从一个行政村迁移到另一个行政村时,新加入的行政村会要求该村民为加入而支付一定的迁移成本,且这种成本变化可以用CN的全微分来表示:
对以上公式的左右两端除以dX,就可得到一个村民迁移时所会面临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率:
村民个人关于迁移的偏好可以用他关于农村公路的偏好与关于货币收入Y的偏好来表示,因为如果迁移后他要支付新的成本,则他会从Y中减去这种成本:但他可能会得到与原来不同的农村公路的量。可见,这是一种增加X和增加Y之间的抉择。因此,个人的迁移偏好可表示为:
根据个人效用最大化假定,个人一定要在迁移偏好和关于迁移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比相等时,才会停止寻找最好的行政村迁移的努力。即
如果村民都在这一条件下寻找相同的行政村,则农村公路偏好相同的村民最终会形成一个公社区域。这种迁移过程最终就会在
MRSx.y=CNX+NCNNdN/dX 公式(5)中实现均衡状态。
蒂布特模型的偏好表达类似一种“优选机制”。这一模型,对探索农村公路偏好表露机制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
启示一:村民对农村公路有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消费的选择权,在税收最大化和选票最大化的双重约束下,农村公路供给主体必须高度重视村民的消费意愿,以避免出现“村民流失”,“税源流失”和“票源流失”现象。
启示二:村民对农村公路的消费选择权,必然引起行政村之间的互相竞争。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会推动和促进农村公路供给主体去更多的关注村民的需求意愿,并不断提高供给效率,降低成本,挽留或者吸引村民。
启示三:农村公路具有显著地域性,行政村之间距离不远,在我国,村民流动自由,户籍制度相对宽松,并且自由流动的成本远小于城市。这就为“以足投票”提供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