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卿丹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迎接新挑战,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撑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教与学的目标与方向。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大纲只是概括地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什么,认识什么,理解什么。行为的主体是教师,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运用”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深入地对教学提出有层次的目标和要求,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如何都能达到有效学习?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同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现实法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实之间有着一条无形的鸿沟,枯燥无味。对现实生活又没有多少用处,历史成绩好坏仅仅反映出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好坏。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原有学科体系进行知识的重新整合,更要求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继往开来,大胆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愉悦,化无味为百听不厌的效果。为了贯彻执行新课改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架设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使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寻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讨论法
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往往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场面不热烈,讨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搞辩论赛,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教师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3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正反方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不僅仅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注重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合作小组的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合作意愿和层次搭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积极性被调动了,思维也开阔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1.教学环节要张驰有度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征。教学环节要有层次感,过渡自然。不求每个环节都出彩,但是一定要有高潮。
2.问题设计要精益求精
问题设计是门学问,一个好的问题能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思之有路。特别是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会让人真正产生“思维”,思维能力会得到突破性的提高。而成功的快乐会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会拓展学生思维,形成良性循环。
3.多媒体手段运用要恰当
多媒体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扩充课堂容量,特别是一些视频、音频直观、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遵循必要性、适当性原则。PPT的数量不能太多,动作、声音设置更要讲究,否则就会冲淡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是课堂练习要开放有序
新课程特别强调开放式的作业,开放不是“放羊”,不管是什么作业,都要注意紧扣主题。应该有明确的训练目的,这也是三维目标的实现途径。
四、突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记一些“知识”,掌握某一评价历史方法或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此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核心素养。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我在教学本课时,不仅仅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学习罗斯福总统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能获取知识的殿堂,也应是学生心智培养、感情升华、品格形成的栖息地,还应是教师尽情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只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去实践,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突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历史课堂教学的魅力才会得到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会实现。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2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