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探究

2017-12-10 07:58沈桂兰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林业规划

沈桂兰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所需要的林业资源也更多,这虽给林业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不小。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主要是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景观结构以及合理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的一门科学。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在林业规划中,可有效提升林业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这篇文章主要从林业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必要性入手,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林业;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每年对于林业的投资都在上升状态。但是之前因多种原因,导致林业资源肆无忌惮的开采以及利用,没有重视生态平衡的作用,导致没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破坏了林业生态平衡自己降低了林业的发展水平。现阶段如何快速及时的转变观念、提升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成效,推动进林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是现阶段林业生态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分析、研究林业生态建设理念,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有效、科学的建设理念,对于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1 观景生态学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体景观,其是通过利用物质、价值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来实现地球表层的互相交换以及有效的传输,利用生物、非生物以及人们間不断的作用和相互间的转化,在生态学原理和其他相关的一些系统方式支撑之下,探讨景观具体的结构和其应用功能,分析其所表现出的动态变化,并对互相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使得结构更为优化、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其应用价值,并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另外景观生态学还需要着重的关注异质性,体现了出较强的尺度性以及全面的综合性。

2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运用的必要性

2.1 林业建设中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需要

我国林业行业建设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步的由传统的资源的开采以及利用转变为修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系统发展,不断的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步伐。但是在实际上,林业建设的目标知识注重数量上的增加,而没有注重效益增长,导致系统的规划无法走的更长远,建设当中没有意识到林业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及重要性,有碍于林业的后期发展。基于此,将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纳入林业规划建设十分的有必要,从生态的角度去对林业建设结构进行规划,能够让林业朝着安全、稳定、健康的格局发展。

2.2 可转变林业规划的单一途径

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一般均采用工程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并采用该类型实施林业产业的分类建设。因受到此管理模式影响,目前我国林业在进行规划时,所采用的都是以填空方式来对林业资源进行整体布局。且分类建设管理模式要求,要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的困难程度进行林业规划时。在具体的林业建设中,使用了根据当地情况来种树等种植方式,但这样的规划模式单一,导致在林业规划中,经常忽视了农业用地、居民用地和草地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林业规划和发展中的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加重了生态环境和林业规划间的矛盾,在进行林业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应运用好景观生态学原理,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解决好林业规划途径单一问题,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良性发展。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

3.1 构建各个景观模块间的联系

构建好各景观模块间的联系,能直接、有效的协调好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强化生态环境抵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能按照水系和道路的走向来设置绿色廊道,使之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景观模块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各项交流,包括能量流、物质流以及生物流等,缓解景观受到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进入减少破坏。道路对于人类的活动有着很大的意义,但是其会使得景观出现分离以及割裂,导致生态出现斑块化和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道路的周边构建好绿化带廊道,即在景观斑块与道路间设置隔离带、缓冲地带,形成一个防护体系,有效的降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破坏。而水是各生命进行生存的一个保障,通常情况下水系存在的区域植物茂盛且种类也较为丰富,且动物的活动也较为活跃,在水系的附近构建走廊,能进一步的强化林地景观间的交流以及联系,水系也可以让生物的活动更有保障,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构建水系廊道,也可加强各景模块间的平行联系,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维持以及保证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2 建立适宜的群落结构,实现景观的异质性。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林业用地多数是属于土壤贫瘠,该种开发利用的难度比较大,基于此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植物生境条件,选择出一个适宜的物种搭配结构,对林业建设以及管理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对景观系统的健康发展而言,立起一个适宜于基地实际条件的生态群落,这不但加强了景观的异质性,海意味着建立起了一个生态安全格局。如:在乌鲁木齐市等区域,若选择了当地的乡土植物,如盐爪爪和红沙等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物种为基础,适当的补充柽柳、檸条等灌木树种,这种群结构较之以前的灌、乔木结合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系统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其景观特征更具有地方特色。

3.3 创建生态跳板,消除景观间的隔离。

在农地分布比较广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林地景观间的各板块处于隔离分布状态,且尺度均有限。对动物的生长环境而言,该种生态格局是不利于动物生长栖息的,对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而言,尺度有限的斑块和相对分散、割裂的布局形式,会使得植物生态体系的防护功能大幅度下降,进而无法拥有较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除此之外,对植物群落的发展以及物种的良好延续也是即为不利的。基于以上问题,能够在一定的尺度内,适度的建立起生态跳板,即在适合的农地空间创建出一个适当的、规模化的林地,借此来满足动物在林地斑块之间生长过度的需要。该类机制在一定层面上不仅不会影响农业生产建设,相反还能够形成有力作用,即真正实现生物环境条件优化。现今,农业种植生产中所使用的农药类型愈加丰富,化肥和杀虫剂的用量不断上升,酒气原因在于农业生态体系遭到破坏,如:土壤当中原本的微生物环境受到了影响,有些病虫害的天敌数量骤减等,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出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但是效果却往往不理想,但是通过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发现效果较为明显。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同种类用地斑块间存在的关系,建立起一个相互促进以及和谐发展的生态机制,借此来使得景观朝着一个良性且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永久镇林业工作站 吉林省长岭县 131500

猜你喜欢
林业规划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land produces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加强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