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水务局 山西 运城 043800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
孙晓丽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水务局 山西 运城 043800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单位的水资源优势,并进行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保障农村的用水,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优化;水资源配置;农村供水保证率
我国的农村区域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依旧有部分区域还存在有供水困难这一问题,其所建设的供水工程也存在有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并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效益。因此相关的政府单位就需要做好农村供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并确保该工程自身效能的有效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村的水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并使得其供水保证率得到提升,从而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1)工程建设标准过低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供水工程多是水塔、清水池以及蓄水池等多种形式,但是在以往建设过程中因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以及施工队伍素质各异,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也就使得这些供水土建工程难以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而在建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也经常性会出现漏水以及蓄水能力过差等诸多问题,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部分农村区域还未能够进行水管网的统一采购,并多是让受益农民们自行进行购买,因为工程资金的限制,就使得许多施工单位采购一些价格低廉的不合格管材来进行施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经常经会出现一系列的漏水问题,从而难以起到良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效果。
(2)工程规模较小,住户过于分散
农村区域的人口密度一般都比较小,因此在进行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无法进行成片的供水,并且只能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供水工程。此外在这些供水工程项目建成运行之后,还存在有运行成本过高,无法以水养水等诸多问题。此外因为工程过于分散,而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网更换过程中也多是通过受益人口分担集资的模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这样也就容易导致群众负担过重以及水源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
(3)水源未曾得到充分的论证
在进行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因为没有对取水的水源进行充分的论证,也就导致了各个村子只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各自辖区内进行水源的寻找,这样也就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配置优化程度。此外随着我国农村区域的不断发展,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水源因为受到人类活动、地质因素以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就导致其无法充分满足农民们的具体用水需求。
(4)管理人员素质过低
在农村区域中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多是由电工或者村干部进行监管的,并且存在有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以及文化素质过低等诸多问题。在进行抽水的过程中,多只是简单了解开机合闸以及停机断闸等简单操作,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知识缺乏认知,这样也就导致了供水设备存在有运行时间短以及更换效率快等诸多问题,对于一些水损过大的问题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并使得农村区域的供水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发挥出供水工程的职能,也就需要对现阶段供水工程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在充分利用国有水利工程单位管辖水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来进行各种农村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农村供水的保证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做好供水安全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
为了实现农村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就需要国有水利工程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长期在农村基层以及灌区进行工作,对于该农村区域的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需要与当地的民众们建立其良好的库群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与群众们进行沟通,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土地以及自筹资金等诸多问题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建设所用地由村子进行无偿提供,而在民众中所筹集到的资金也需要统一交给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或水利水保中心站来进行管理,并由这些管理站来负责该供水工程的具体建设,并需要为每个用户们进行供水设备的安装。
(2)构建水源良好的供水工程
较之于其他的水源,水库水源拥有者悬浮物含量少、浊度低以及水质良好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水库水源的适当应用,并能够借此给予民众们提供优质的供用水源。除了水源的选择之外,还要求相关的水利部门能够充分重视水源的后期处理工作,并需要去除掉水源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水源净化效果。通过将净化后的水源提供给用水户,也就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区域的供水难问题,并使得农村的供水保证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3)制定出一个良好的供水工程管理制度
在进行供水工程的建设之前,还需要由当地的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或水利水保中心站与相邻村庄的干部以及群众们进行代表协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工作,从而进行双方权利以及义务的明确。在供水工程管理制度中,需要将建设、运行以及维护等管理职责进行充分的落实,并要求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或水利水保中心站来进行供水、维护以及收取水费等各项工作。在进行水费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发展状况来进行水费的合理制定,此外在协议中还需要就水费的缴费时间、违约责任以及维护责任等详细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并确保整个供水工程管理制度的顺利开展。
(4)构建良好的供水工程管理机构
为了实现农村区域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有效解决农村群众们的供水困难问题,也就需要当地政府构建一个良好的管水机构,来确保整个供水工程的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并借此来满足该区域农民们的实际用水需求。对于供水工程管理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给予定期的培训工作,并需要确保其拥有良好的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供水工程出现了运行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维修处理,并保障该工程的运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借助于供水工程管理结构的构建,也能够使得该供水工程的运行规范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也能够充分发挥出该工程的长期效益,并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
(5)进行经营项目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农村区域的水利行业长期以来还面临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并存在有工程老化速度过快、无法有效维修以及效益过低等诸多问题。为了使得供水工程能够为当地农业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服务,也就需要在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的基础上,借助于现有的水资源优势,来进行经营项目的多样化发展,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水利行业获取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并确保整个工程拥有足够的维护资金以及建设资金,来让农村区域的水利工程得以正常的运转。而经营项目的多样化发展,也能够实现水利单位的收支平衡,并使得水利队伍得到有效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区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依旧有部门区域存在有供水难的问题,因此相关的农村水利部门就需要对供水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保障整个供水工程职能的有效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农村区域供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有效解决农民供水难这一问题,从而使得农村的供水保证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满足我国农村居民们的供水需求。
[1]祁玉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水资源配置研究[J].甘肃农业,2014(9):8-9.
[2]许红玫.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初步探索[J].农家顾问,2015(6):47.
S27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