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研究
赵启伟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民族关系属于我国政治领域的研究范畴,民族经济则属于我国经济领域的研究范畴,二者彼此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经济的良好进步,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相辅相成,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分析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深刻内涵,以便为更好地发展二者提供有效的实施措施,从而为我国各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保障,促进我国民族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民族关系;民族经济
民族关系的好坏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社会状态以及国家情况等各个方面,在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保证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经济的关键,民族经济的发展可有效带动我国经济实力的有效增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通过本文对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全面的发展对策,以便提高我国民族经济的实际能力。
1、民族关系
所谓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由于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性质的影响,民族关系所呈现的形态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关系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民族关系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民族关系同时具备其他表现形式所区别的特征。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可以分为并存关系、互补关系、同化关系、涵化关系以及融合关系等多个方面。
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具有多样性,同时也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体现的民族关系主要指的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会受到所处的发展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民族关系同时也是历史环境和条件长期积累下来的产物,着重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旨在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主要特征,对当今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民族经济
民族经济就是指处在一定条件下的某一民族社会经济的总称,比如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一些经济活动。具体的活动包括工业、农业、畜牧业、建筑业以及通信、交通等各个方面,民族经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状况,是这一民族进步、提高的重要表现。
民族经济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民族性。民族属于一个经济的共同体,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所实施的经济活动也具有各自的特殊属性,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畜牧业、渔牧业等其他方面,民族经济会呈现自己民族所特有的活动方式。
(2)地域性。我国大多民族都会在某一地区集中居住,少数民族更是拥有自己独自生活的固定范围,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民族的经济活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具体情况产生一定的作用。
(3)相对落后性。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往往落后于我国境内的主体民族,所呈现的民族经济发展的状态是不平衡的。虽然我国为此制定了一些完善的措施和政策,但总体看,我国民族经济依旧与其他个别民族存在经济上的差异。
(4)复杂性。民族经济所呈现的形式往往是复杂的,不同民族所处的地区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矛盾和问题,甚至有一些特殊性问题也要纳入其中。宗教问题一直是民族问题的重点研究范畴,与宗教问题有关的民族问题会存在较大的复杂性。
(5)国际性。不同国家对待民族经济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大多数国家会选择将一部分少数民族安置在边境地区,有的安置在跨境地区。现今我国大约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这些民族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国外民族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关系旨在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和谐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也是我国解决民族关系的关键,民族关系的这几点特征要通过经济领域加以实现,政治领域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必须要将各民族经济发展作为其前提条件,才能保证平等的真正实施。为此,我国更加重视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在教育、交通、农业、工业以及水利等多个方面都予以辅助和支持,为我国民族地区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我国民族经济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强化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民族经济的发展带动下,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密切,在各民族交流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在形成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促进了能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彼此不可分离,相互依存。另外,由于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密切,使得民族的语言文字、社会礼仪、服饰风格以及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不同事物之间保持着必需特色的同时,也在其他民族的带动之下有所提高,各民族之间的合作精神也在不断提高,这是保持各民族良好关系的重要体现。我国汉族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人口众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泛,经济水平却没有汉族发展得好,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将会极大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
1、促进民族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民族关系是保证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当着眼于现实情况,根据已有的实际经验,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提出有效的实施对策,排除一切阻碍因素,以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
(1)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念教育,强化民族关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者所提出的关于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解决实际民族问题的主要依据。一个有效正确的民族观念是保证民族关系发展的关键,为此,应当重视各民族之间保持树立良好的民族观念,抵制不良思想观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2)保证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利益和权利,民族利益的完善是保证各民族有所发展的重要依托。为此,维持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当重视每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待遇,同样受到人们的接受和尊重,不同民族之间所具有的经济利益应当尤为重视,避免出现严重的纠纷问题。国家应当通过一定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给各民族提供保障的同时,让各民族之间都可获得自身利益,达到经济的良好发展。
(3)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合作。我国应当重点保持各民族之间良好的关系,在各个方面首先考虑各民族是否存在合作共赢的意识和想法,国家应当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各民族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发挥各民族的潜在能力,激发各民族的实际价值,进而促进我国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
2、完善民族经济发展的应对机制
(1)国家政府做好引领工作,带动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不足,使得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陷入困境。民族经济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施展自身的价值,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为此,国家应当重视民族经济地区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予以适当的帮助和扶持,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政府应当促进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协作发展,利用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予以民族地区技术上的支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先进化和有效化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
(2)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必须重视经济的转型发展,从而为我国民族地区的进步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局势,我国应当努力改变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传统理念,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进行全面创新,提高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第三产业,为民族地区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发展途径。
(3)促进民族法制的良好建设,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应当积极做好民族的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我国民族的政策建设,不断弥补我国民族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外,不断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各民族对民族法律的建设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动之下,应当以平等对待各民族为基础条件,将一些民族政策提高到法律日程上来,保证相关法律政策不容有失,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民族关系得到了良好的维系,那么我国民族经济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同时也代表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应当重视我国各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彼此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关系,深化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进步,着眼于各民族的优势和价值,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实现我国民族经济得以发展的最终目的,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1]那仁英·那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2]张艳:宁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4]李大健:论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01:34-39.
[5]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
[6]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云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史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