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非恶意逾期不良信息处置方法的探讨
——基于对三起征信维权案例的反思

2017-12-09 20:08:14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异议人民银行

关于对非恶意逾期不良信息处置方法的探讨
——基于对三起征信维权案例的反思

张朔

部分非恶意逾期不良信息非信息主体本人责任造成,针对非恶意逾期信息而提出的异议申请数量逐步攀升,若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信息主体不满情绪,进而与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产生纠纷甚至发生诉讼事件,严重影响人民银行日常业务及社会形象。本文基于三起信息主体因非恶意逾期信息而提出异议申请的案例,探讨非恶意逾期信息的成因及处置方法,旨在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征信服务水平。

非恶意逾期;信用信息;征信管理

各金融机构对“非恶意逾期”的界定不尽相同,广义来讲,非本人刻意、多次拖欠导致的未按时还款行为都可称为“非恶意”的逾期。随着个人信用信息质量及可参考性逐步提升、应用领域日渐广泛,逾期信息对民众在信贷活动、经济往来、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非恶意逾期导致的不良信用记录对信息主体信贷活动开展影响较大,加之个别该类不良信息的维权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及人民银行征信服务水平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 非恶意逾期信息的形成——三起案例

案例一:2017年5月,信息主体A(以下简称A)查询信用报告发现一家名为“北银金融消费服务有限公司”在其不知情的状况下以其名义办理了200000元的“个人消费贷款”,该笔贷款虽已全额还清,但在还款过程中产生了3次逾期。A由于个人经营需求向本地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受阻,在查询信用报告时才发现自己曾“被贷款”,且已产生了不良记录,不但影响信贷业务办理,其他商业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A报案后,公安机关认为所有款项已经还清,并未发生经济损失,且由于发生逾期信息的金融机构在外地且已注销,无法前往该机构核实贷款信息,故不做立案处理。A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但因金融机构已注销,该笔异议申请信息审核的相关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案例二:2017年3月,信息主体Z(以下简称Z)赴人民银行反映,其在中行办理的住房贷款每期均在还款日按时还款,却在2016年4月和10月发生了两次逾期,对其经济业务的开展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Z查看与贷款账户关联的借记卡流水后发现,发生逾期的当月,Z均在还款日当天将相应款项存入该借记卡,但款项却在次日才被划入贷款账户,造成逾期。Z向中行提出异议后,中行未对该不良信息作出修改,Z认为逾期并非其本人原因所造成,再次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向中行核实状况后得知,中国银行每天设置两次集中汇划处理时间,错过集中处理的时间点后,款项就会顺延至第二天汇划。Z以其对中行的划款政策并不知情,不良记录非本人刻意造成为由,向人民银行提出投诉。

案例三:2016年5月,信息主体X(以下简称X)向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人员反映其用建设银行信用卡的美元账户透支后,按照该行工作人员要求在还款日按当日汇率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存入该卡。一段时间后查询信用报告发现该美元账户发生逾期。X再次电话询问建行工作人员,被告知美元账户欠款后,必须存入相应数额人民币并进行购汇后,才能缴还美元账户的欠款。X只是将人民币存入信用卡,但未进行购汇,故导致逾期。X认为在第一次询问时建行工作人员未履行完整的告知义务,故针对此笔业务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

二、案例分析——非恶意逾期记录的成因和影响

(一)形成原因

1.因身份信息泄露而被冒名贷款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猖獗,网络交易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缺失,部分线下机构也通过“扫码赢礼品”等手段骗取个人身份信息,个人信息安全状况堪忧。部分民众,特别是偏远地区民众对身份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随意在网络交易或线下经济活动中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户籍信息等个人身份信息,信息被泄露后进而导致严重后果。由柜台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群众因身份信息泄露而在本人未授权的情况下被其他金融机构查询过信用报告,其中一部分已被办理了信贷业务并产生了不良的信用记录。2017年以来,辖区针对该类不良信息的异议申请数量持续攀升,但由于各种原因,此类信息维权较为困难,对信息主体造成的侵害十分严重。

2.因相关金融机构告知不明或个人疏忽导致逾期

部分金融机构以贷款合同或其他业务文书的形式与客户约定信贷业务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但未作出能够引起注意的标识;还款相关条款言辞含糊,模棱两可,容易被客户忽略或误解。 信息主体不了解相关信贷业务的还款政策、误记约定的还款日期、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欠缴年费等个人主观失误,也是导致信贷业务逾期的重要原因。

3.因征信系统问题或相关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逾期信息

此类逾期信息并不常见,因信贷信息在系统自动匹配将姓名相似的二人信息匹配错误,或因人员手动录入时发生操作失误,使得本不存在或其他信息主体的不良信息误录入信用报告。

(二) 非恶意逾期记录造成的不良影响

1.限制信息主体信贷活动

案例一中,A因被冒名贷款造成的逾期记录导致其无法办理信贷业务,提出异议申请后,由于处理结果的反馈具有时滞性,其在短期内依然面临着办理信贷业务受阻的局面,使得其经营活动遭遇瓶颈,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案例三中,X因该笔不良记录导致住房贷款办理受阻,未按规定日期偿付房款,可能需要向开发商偿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因第三方责任、金融机构告知不明、业务文书条款表述不清造成的逾期不良记录,侵害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对其经济往来和日常活动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2.引发信息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甚至诉讼事件

由于该类逾期信息大多非信息主体刻意造成,针对该类型的异议申请数量较大,但该类型的异议申请常因相关制度约束、信息核实困难能原因难以取得信息主体期望的结果,易引发信息主体与金融机构间的矛盾纠纷,甚至导致诉讼事件。

3.对人民银行的社会形象和舆论造成不良影响

若该类逾期信息处置结果与信息主体所期望得到的结果不符,则有可能引发信息主体的不良情绪,部分信息主体会选择诉诸媒体,制造负面舆论影响,使得民众对人民银行征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与此同时,在矛盾纠纷产生后,人民银行同样会面临诉讼风险。2008年,某地居民因对信用报告中信息的真实性存疑,向法院起诉当地人民银行。尽管终审判决原告败诉,但该起诉讼事件对人民银行的社会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目前对非恶意逾期负面信息的处置实践

(一)提出异议申请或添加个人声明

目前,《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信息主体提出异议的权利,信息主体通过依法行使异议权,使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及时更正错误、遗漏的信息,是信息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对于无法核实的异议信息,或信息主体对处理后的信息仍有异议的,可申请针对该条信息添加个人声明。

(二)申请行政救济

信息主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对异议处理的结果不满,可申请行政救济,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提出投诉。所在地人民银行有义务对信息主体提出的申请进行核查,经调查确实存在侵害信息主体权益行为的,人民银行有权立即阻止。

(三)目前的处置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众的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工作实际,对于有维权诉求的群众来说,维权存在以下瓶颈:一是不清楚应向哪个机构提出维权诉求。部分群众在对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异议时,不清楚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段维权、应该向哪些机构提出维权,因而错过了维权的黄金时间,严重影响维权结果。对维权方法的了解局限性,使得其即便对异议处理的结果不满意,也不清楚还能否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维权目的。

二是目前的异议处理方式存在局限性。一是异议处理核查所需时间较长,核查结果的反馈存在时滞性,信息主体提出异议申请诉求后,短时间内无法明显地改善其不良信息的状态,如案例一中的信息主体依然遭受了经济损失;二是在信息主体提出异议的信息发生机构退出系统、注销等情况发生时,异议信息核查将难以开展,无法得出理想结果,信息主体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个人声明的可参考性不强。据信息主体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金融机构对个人声明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对于信用记录中存在异议处理结果不理想的不良信息的信息主体来说,个人声明对期信贷业务开展的正面作用不明显。

四、相关建议

一是信贷业务机构应更好地履行提醒和告知义务。结合工作实际,各金融机构应着力提升逾期行为事前控制的水平和效率,在贷款合同等业务文书中使用能够引起注意的方式对还款政策进行标注,确保客户在签订合同等文书前明确知晓还款的具体日期、方式及其他要求。金融机构应在还款日前通过可靠渠道及时提醒信贷业务客户还款事宜,尽量避免其由于疏忽而导致的逾期行为,进而减少此类不良信息的发生。

二是各金融机构可酌情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解决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使得信用信息使用者能够尽可能全面了解信息主体在其他机构产生不良信息的具体情况,减少信息沟通成本,有效提升对非恶意逾期不良信息的研判效率,更好更快地做出处置反映。

三是可尽快制定关于逾期不良信息的分类判定标准,各金融机构按照标准判定逾期信息的性质,分类处理,对不同类型的逾期不良信息区别对待。对于因系统问题、被第三方冒名办理业务或信息主体偶然疏忽导致的逾期不良信息酌情给予一定的宽限力度,尽量避免该类信息对信息主体的经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甘肃 嘉峪关 735100)

[1] 一起电信诈骗案受害人异议申请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征信,2016(9):46-47.

[2] 弹好防控曲,念响维权经[J].中国征信,2016(10):47-49.

[3] 涉及第三方征信异议的法律视角探析[J].中国征信,2017(02):45-48.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异议人民银行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注销异议登记的实务探讨
异议登记只能破解善意取得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异议登记的效力
欧专局改革异议程序,审结时间缩短至15个月
河北省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