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简政放权革新突破

2017-12-09 14:04石艳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常态评估

石艳文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68)

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简政放权革新突破

石艳文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6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模式也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跨越,经济发展的形态更加高级、分工更加细化。经济发展一直有两只手在控制,一只手是市场自身的调节,另一只手则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两只手的职能发挥保障着我国的经济走向。在经济进入新时代之后,政府的简政放权是促进和推动经济迎来新春天的重要保障和途径。但是在我国,政府简政放权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政府的简政放权进展受到阻碍,急需得到妥善的解决。

新常态;简政放权;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事实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基本告别了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原来的粗放式逐渐转向集约式,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和调整,岗位分工更加细化,社会分工也变得日趋复杂,这些现实环境决定着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体制上的改革,以此来谋求在新时期的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相应的经济政策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政府的职能发挥也要进入新的篇章。简政放权是进一步促进经济迎来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曾提到,“政府的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新。”这种革新犹如壮士断腕,必然会削弱政府的权力,触及到利益,但是这种简政放权的局面十分必要,而且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一、政府简政放权对有效发挥市场作用的意义

(一)政府简政放权有利于激发市场自身的主体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想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想要进一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条必经之路就是政府内部的革新和简政放权。当市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时,每一个经济实体都具备足够的自由和独立,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利益,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使得自身的劳动时间低于同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自身效率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当本行业所有的经济实体都致力于提高生产率的时候,该行业的发展就向前迈出一大步;当整个社会的所有经济实体都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时候,这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市场决定下的经济模式为经济实体扫除了很多政策的壁垒,提供了更广泛和更丰富的渠道,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但是在我国,自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但政府这只手对市场的控制出现过度的情况,阻碍了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抑制了经济发展的另一只手。这时候,想要改变时局,就要在政府的权力上做做减法;相反地,在市场上,多做加法。

(二)政府简政放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曾在其著作中提出“内生动力”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第二,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和人才是经济发展、行业进步的两架马车,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首先,我们从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角度来分析,在市场的决定和控制下,根据市场的指导性,不同行业的经济实体会有效地做出产品规模上的调整。其次,为了能够在行业竞争中获取优势,只能通过不断减少自身的必要劳动时间,而技术革新和进步则是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技术的改革和进步能够有效帮助该经济个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站上制高点。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则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条条框框,不利于企业的自由发挥,因此,政府的简政放权自然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我们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在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等政府都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干涉和指导。换句话来说,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流向市场的是什么人才都是经过政府干预的,这一点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十分不利的。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其人力资本的积累都是在市场的指导下由各个高校自身决定的。换句话说,高校在市场的指导下,培养相应的人才,这一点对于及时提供专业人才,促进经济飞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我国政府干预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则和市场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一方面不能及时为市场提供必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因为和市场脱节而陷入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地。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足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下,政府的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政府在客观上对于经济发展实行了强行的行政审批,对于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人为的调整和控制,实际上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审批和计划经济下的指导性行政审批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政府的调节不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是带有一定行政目的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和政治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调控对于市场的调节是不利的,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这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不足

我国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审批环节有着过度的痴迷,但是只会审批,不会监管,监管环节一直是工作的短板,这种只批不管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发展出现混乱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政府的审批工作是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的重要举措,是自己形式权利的表现;另一方面,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担心如果不审批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让自己陷入被问责的局面。出于对上述两个主要因素的考量,诸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项目文件的审批上很积极,但是后期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工作无人问津,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最终要么不了了之,要么就直接荒废。因此,政府部门的“既批又管”则显得尤为重要。像以前那种只批不管,留下烂摊子的局面必须要改革。

(三)行业专业性评估市场不健全

政府简政放权,意味着政府在审批工作上削减了自己的权利和职能,但是政府将这一职能转让给了相关的专业性评估机构,自此,企业的项目不经手政府的审核和批阅,但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于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评定和审核,只有经过审核通过且拿到评定机构的专业评估后才能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去。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这种负担既包括财政上的压力,同时也包括审核时间的浪费造成的项目拖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负担,最终都是企业自己来买单。先拿财政压力来说,据调查,某公司的一亿元项目在评定阶段就已经花费了50万元,这样的压力造成企业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专业评定机构的审核效率差强人意,拖泥带水导致很多项目在工期上显得不足。此外,当前我国专业的评估机构还比较少,而且在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数量上的不足,质量上问题导致很多评估机构直接沦为承包商,甚至在中间大捞油水。

三、新常态背景下政府简政放权的革新突破方法与建议

(一)政府解放思想,树立服务意识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政府的工作、改革都应该进入新常态。当前政府简政放权改革新常态应该是用效果说话、让群众评判。既然是改革就一定会触及到传统的行政手段,想要破除现有局面的尴尬和停滞不前,就一定要大刀阔斧改革,小打小闹的隔靴搔痒不仅不能实现体制上的革新,还会浪费行政资源,降低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政府的形象,得不偿失。当前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一心求改革,渴望通过革新来实现政府的简政放权,但是思想上却承袭着过时的老一套,也有一部分领导没有改革的魄力,杞人忧天,更有部分领导担心简政放权后政府的职能将会降低,政府的权利也会被削弱。种种的顾虑和担忧导致在简政放权上政府一直没有比较深刻而彻底的前进。既然国务院已经提出了简政放权的决策,地方政府就应该不遗余力去执行,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一心为人民做实事。简政放权就是要破除传统,改革不利于市场发展和进步的政策条例。

(二)创新方法,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

首先,有一点必须明确,我们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做市场的加法,这一点决然是没有错的。但是政府的简政放权不等于政府的放手不管,政府要做到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对于市场的有效监管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不能打着简政放权的旗号逃避自己的责任。

其次,政府可以创新自己的监管方式,政府单独的监管能够顾及到的范围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宽度上来说都是有限的,因此应该调动社会各个群体,形成群众、社会、企业、政府的共同监管,这种全社会的共同监管不仅加强了监管的力度,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威慑力,同时也会减少政府政策上的失误,提升政府的形象。

(三)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政府简政放权后,部分审批和评估职能转交给了第三方评估机构,这本是政府简政放权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评估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导致部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反而比政府简政放权之前还要重,这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这一现实如果得不到有效抑制,那么改革的成果很难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因此,具体来说政府对于第三方的评估机构要做出一定的规定。首先,对于不必要的审核进行废除或者减少,这样既节约了评估的时间,也降低了成本。其次,对于评估机构也要实行政府的监督职能,避免部分机构或者评估人员扰乱市场秩序,阻碍改革的前进。

[1]张占斌.经济新常态下简政放权改革新突破[J].行政管理改革,2015,(1).

[2]刘喜生.经济新常态下简政之道的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7,(4).

[3]王博楠.论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必要性[J].思政探讨,2015,(20).

[责任编辑 杜娟]

F019

A

1673-291X(2017)26-0149-02

2017-05-22

石艳文(1984-),女,山西阳泉人,硕士,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干部教育培训研究。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常态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治理迭代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