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关于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以及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王春梅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多变的外部环境,使得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超越预算模式的提出和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弊端,并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一定的优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预算的不足之处,以及超越预算的基本观点与原则,然后试图构建超越预算模式的框架,并对于超越预算模式在当前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超越预算;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
自20世纪20年代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诞生以来,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便一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预算管理作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以往企业面临的持续渐进的变化已经转变为不可预测、非连续非渐变式的变化,而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使得传统预算管理逐渐暴露出缺陷,超越预算的概念便由此提出来了。
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预算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预算管理最基本的两项职能是资源配置和业绩评价,而传统的预算管理却存在着两项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资源配置要求企业实现配置的准确性,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减少其失误和浪费,追求的是资源的现实性和客观实现性。基于此特点的预算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是客观实际,而与此同时,现代企业的业绩评价则要求企业对未来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所追求的是预算目标和考核评价。如果预算既要承担资源配置,又要实现业绩评价,往往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2.传统预算编制依据比较片面。
传统预算往往依据的是企业短期内的销售利润目标,容易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下的发展,长此以往,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除了利润目标以外,传统预算管理对于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上,所依据的通常是标准成本,而标准成本中又主要集中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方面上,这对于传统企业的编制十分有效,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成本中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些无形资源的消耗难以在传统预算上体现出来。
3.传统预算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
传统预算所强调的是企业组织的集权化特征,强调的是一种控制和指挥的文化,更加注重企业预算模式的刚性,缺乏预算的柔性。传统预算管理对于员工的授权也不够充分,员工们的自由度较低,不利于员工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为企业提供长远的价值创造。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探索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而超越预算的思想和实践便应运而生。
1.超越预算的经济内涵。
超越预算最早是由欧洲两位学者霍普(Jeremy Hope)和弗雷泽(RobinFraser)于 1998年 1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现代的公司应当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弹性,以便应对难以预测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超越预算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在不编制预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应用各种预测和绩效管理的方法,管理和评价企业的业绩,并进行适当的授权实现企业组织的分权化,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
2.管理原则。
超越预算管理模式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应性经营过程的原则,这能够使得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价值创造;另一个是组织分权领导原则,提高管理的效率。这两大管理原则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预算管理中的缺陷。
第一,适应性经营过程原则。超越预算的目标并不是基于固定年度,而是长期持续目标,能够激发出企业的长期绩效的潜能,从而避免传统预算管理所带来的短视问题。适应性经营过程原则要求企业在考核评价的时候,不仅仅将个人所完成的目标作为考核的指标,同时还要将整个团队和组织共同的结果作为一种奖励报酬,综合多方面的业绩评价来完成绩效成果。这一原则赋予企业管理者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力,按照组织的实际需求来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避免年度预算对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规划。
第二,组织分权领导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治理结构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原则和基础来制定监管框架,通过制定较为明确的指导方针,对各个层级的成员明确管理目标。在明确了经营指导方针的前提之下,以共同的价值观来对企业组织成员进行合理的道德约束,尤其是在面对绩效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压下的不道德行为。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下的授权,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的授权可以做到更为充分,各个层级的成员所拥有的权限更为自由,大大提高成员们的积极性。
超越预算的核心理念是不以预算编制为核心,而是以对企业的预测为追求,使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管理。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合理地授权各个层级的企业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超越预算模型的理论框架可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使用动态的财务预测和计划。
在超越预算模型框架下,企业通过预测来编制未来一定期间内的财务业绩,并依据这一编制预测来有效地配置企业的资源,以更高效的配置方式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利用滚动预算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可以不断地去更新企业最近的一段时间的预算信息,同时将较为早期的预算信息剔除,可以较为合理地预测出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相比于其他预算模式,滚动预算更为实际与合理,通常以两到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来不断更新预算,这种方式可以更加合理地计划并控制企业短期的细节,适应企业最新的变化情况,并减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督促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审核企业的经营情况。这种动态的预测模式,也能够促进管理人员更加积极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时调动企业全体员工们的积极性。
2.以综合指标为基础创建业绩评价系统。
传统预算往往只以特定的某些指标来构建业绩评价系统,而超越预算管理模式则以综合指标为基础来创建业绩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了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对企业进行预测的业绩评价工具,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应用和认可。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一业绩评价方式,企业能够更为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在这种综合评价体系下,业绩评价系统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各个方面,克服了传统预算管理中只注重财务数据这一不足,将非财务数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好地包含在里面。与此同时,这种评价体系将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业绩评价目标,能够较为合理地规划好各个层级的业绩评价,既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能给各个层级的员工指明明确的方向,并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
3.以相对标准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
相对标准是指企业通过设置相对标杆,依据企业的业绩目标来设置相应的合理标杆,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来提升业绩,对于业绩不佳的部分则利用相关的信息分析来提升业绩,以此来最终提高企业的业绩水平。企业通常可以挑选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挑选外部行业内领先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设立最佳的相对标准。
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可以设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相对标准,以避免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中常常出现的标杆设立不合理而引发的问题。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中,标杆设立通常依据过往的经验数据,这种容易产生管理层操纵数据的现象,同时,建立在过往经验数据之上的标杆,不利于节约资源,容易产生预算的过度宽裕,员工们容易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而超越预算的相对标杆建立在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之上,减少了企业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员工的激励。
由于超越预算所采用的是相对独立的预算体系和奖励机制,与传统预算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进行较大的变革,企业需要从内部进行较大的转型,从企业的文化意识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两方面去进行改变。具体应用如下:
1.设定目标。
企业应当依据业绩考核来设定相应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应当建立在对企业长期绩效的潜力基础之上的,鼓励企业的团队挖掘更高的潜力,着眼于未来而非局限于过去,以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设定的目标不再是基于某一特定年度,而是应当将目标限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这种目标的设定方式能够缩短并简化预算的编制过程,以提供持续创造价值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以相对目标来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础,按照绩效对员工进行奖励,按照绩效来合理支付薪酬。超越预算的奖励系统,根据绩效合同的有效范围,确定一系列的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来推动企业的长期业绩发展。
在设定目标之后,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所指定的计划同样应当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持续进行改善。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计划的改善成为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十分地敏感,从而使计划的适应性更强,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环境的改变,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按需分配资源。
预算管理体系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应当按需分配资源,根据企业各部门所需来合理分配资源。企业的运营部门应当及时地获取相关的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信息,以实现运营部门的需求。按需分配资源,需要一些指标和规则来限定资源的分配方式和审批流程,并提供相对自由的审批程序,在各个部门间形成较为自由的内部市场。企业可以开启一些简易便捷的程序,根据各个部门的需求,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可以较为灵活地调度资源,将资源配置到最有利的地方,以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3.协调公司行动。
超越预算模型下,企业不需要按照以往的传统预算编制来规划该年度的计划,而是基于超越预算的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管理人员依据生产和销售的需求来合理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行动,灵活调度企业的资源,让各个部门的行动能够更加及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对于生产量和销售量的规划根据市场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4.有效监控。
协调好公司各部门的行动之后,企业会对各部门的行动采取有效的监控,对企业进行多层面的控制,根据动态的控制来了解企业的动态情况。超越预算框架体系下,企业的监控也变得更为灵活,给各个部门更加自由的空间,不过分干预各个部门的行为。而有效监控是建立在对信息的大量收集和分析之上的,要保证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够获取到充分的信息,避免扭曲事实的情况出现。企业采取综合性的分析体系,对各个部门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考核,提醒各层级的管理人员注意,从而提高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
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而言,超越预算意义重大,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值性和业绩,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超越预算管理的适应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多变的环境,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超越预算也能够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并且能帮助企业节约预算的编制成本,将资源最优化配置。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并不完全具备应用超越预算的条件。企业应当考虑到自身的经营特征和企业目前预算管理程序的运行状况,全面衡量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好预算的变革工作,将超越预算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1]比亚特·伯格斯尼思.实施超越预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官小春.实施超越预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袁涛.谈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企业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7,(20).
(作者单位: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投资有限公司)